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用臭氧疼痛觸發點注射治療腰部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的效果與安全性

醫用臭氧疼痛觸發點注射治療腰部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的效果與安全性

醫用臭氧疼痛觸發點注射治療腰部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的效果與安全性

杜超群1,陳麗萍1,劉勃臣1,劉忠誠1,王福根2

(1.北京恆安中醫院骨科,北京朝陽區100024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康復醫學科,北京海淀區100853)

[摘要]

目的:

探索醫用臭氧疼痛觸發點注射治療腰部肌筋膜疼痛綜合征(MPS)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將118例入選臨床研究的MPS患者採用隨機、單盲法分作兩組,其中對照組59例使用消炎鎮痛液注射治療而研究組59例應用低濃度醫用臭氧注射治療,評價兩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

結果:

兩組治療前VAS評分及腰背功能活動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後VAS評分及腰背功能活動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結論:

醫用臭氧疼痛觸發點注射治療腰部MPS療效更好,安全性更高,適合臨床進行廣泛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醫用臭氧;腰部肌筋膜疼痛綜合征;安全性

隨著現今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加,長時間的伏案工作或者坐姿不良等是造成腰部肌筋膜疼痛綜合徵發病的主要原因,給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其工作均帶來嚴重影響[1-2]。而腰部肌筋膜疼痛綜合征是一種臨床多發的、難治的疾病,目前治療方法主要有傳統針灸、射頻熱凝、痛點注射等等,其治療效果差異較大,且各有弊端[3]。而探討腰部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的臨床治療是當今研究的重點課題,而本文重點分析醫用臭氧疼痛觸發點注射治療腰部肌筋膜疼痛綜合征(MPS)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以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因腰腿疼痛於我院門診就診並經臨床檢查證實的118例患者納入本研究,診斷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標準[4],其中男性49例,女性69例,年齡最小43歲,最大69歲,平均(58.99±4.42)歲,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10年,平均(3.89±0.44)年。入選時排除局部佔位性病變或破壞性病變患者、急性軟組織損傷、風濕病或類風濕病、重度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局部感染患者、精神異常或不能配合治療者、血液疾病者、妊娠期婦女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臭氧過敏者等。研究內容報醫院倫理委員會批准,入選對象均對研究內容知情並簽署治療協議。將入選患者採用隨機、單盲法分作兩組,各有59例,而組間性別、年齡、病程經統計學分析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資料具有很好的可比較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消炎鎮痛液,即利多卡因5mL+維生素B6200mg+甲鈷胺1mg+地塞米松棕櫚酸酯4mg,用0.9%的NaCl稀釋至20mL,確認患者最明顯的疼痛觸發點進行注射,每點3~5mL,2次/周,若注射後該痛點鄰近區域疼痛不完全消失,則可於疼痛局部行放射狀追加註射。而觀察組患者採取醫用臭氧疼痛觸發點注射治療,即臭氧40μg/mL,注射方法同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1.3 療效評定

採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定患者疼痛情況,即0分為無痛,10分為難以忍受疼痛。採用腰背功能活動評分,即0分為不受限,1分為輕度受限,2分為中度受限,3分為重度受限。療效評定標準:VAS下降75%以上為優,VAS評分下降50~75%為良,VAS評分下降25~49%為差,VAS評分下降25%以下為無效。以(優+良+差)/總例數計算有效率。監測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並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建立資料庫並將結果數據錄入,運用SPSS13.0統計學軟體包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差異分析採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差異分析採用2檢驗,P

2 結果

2.1 治療前後VAS評分及腰背功能活動評分比較分析

兩組治療前VAS評分及腰背功能活動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後VAS評分及腰背功能活動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治療效果的比較分析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89.83%)高於對照組(71.1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7.32,P

2.3 不良反應情況

對照組出現4例失眠、5例食慾增加、2例血糖升高和3例心率加快,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3.73%,而觀察組僅出現1例失眠,其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9%,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8.43,P

3 討論

肌筋膜疼痛綜合征是臨床最常見慢性疼痛性疾病,也是引起神經肌肉疼痛的主要原因且以慢性軟組織源性疼痛、自主神經癥狀、慢性鈍痛、肌肉痙攣、運動障礙等為主要特徵,而臨床認為由一個或多個疼痛觸發點引起,且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及運動員。其中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綜合征以腰背肌肉及筋膜產生無菌性炎症反應或滲出、水腫、纖維化和組織黏連等主要病理改變而刺激或擠壓患者腰脊神經後支的分支或者返神經而導致出現疼痛及功能障礙[5]。

目前臨床治療MPS的手段有很多,但取得的臨床效果存在較大差異,缺乏特異、有效的根治方法,而長期應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物或者肌松藥物會引起患者消化道潰瘍或肝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且患者停服藥物後會出現複發[6]。本研究對臨床確診並納入研究治療的腰部肌筋膜疼痛綜合征患者進行分組且對觀察組患者採用醫用臭氧疼痛觸發點注射治療以探討其臨床治療效果,結果顯示臭氧疼痛觸發點注射治療組患者經治療後VAS評分及腰背功能活動評分均較本組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後數據有明顯降低,且治療有效率顯著提高。臭氧因較強的消炎和鎮痛作用而已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於各種軟組織疼痛性疾病的治療,其作用機制主要表現為較好的抗炎作用及鎮痛作用,相關文獻已證實[7],臭氧局部注射可迅速止痛,改善血液循環,並加速局部炎症物質的代謝,可減少滲出。另外,醫用臭氧疼痛觸發點注射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69%)較對照組明顯降低(23.73%),安全性更好,總結上述研究得出,醫用臭氧疼痛觸發點注射治療腰部MPS療效更好,安全性更高,適合臨床進行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鳳林.O3聯合局麻藥治療腰背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的臨床應用[J].頸腰痛雜誌, 2010, 31(3): 214~215.

[2] 馬玲, 毛秀麗, 汪俊.衝擊波聯合局部注射治療腰背肌筋膜疼痛綜合征[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誌, 2011, 26(5): 444~445.

[3] 農洪升.肌筋膜疼痛觸發點配合經絡穴位治療腰背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 2013, 28(7): 1091~1092.

[4] 孔莉, 張紅.衝擊波治療腰背肌筋膜疼痛綜合征近期療效觀察及康復指導[J].中國矯形外科雜誌, 2013, 21(9): 948~949.

[5] 黃丹婧, 黃強民, 呂嬌嬌, 等.肩周炎關聯肌筋膜疼痛觸發點的濕針治療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1, 17(9): 1220~1222, 1225.

[6] 王興高, 黃喬東, 凌地洋.靶點射頻熱凝技術結合臭氧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症臨床療效分析[J].河北醫學, 2011, 17(9): 1188~1191.

[7] 宋德偉.星狀神經節阻滯結合藥物治療纖維肌痛綜合征臨床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 2008, 7(9): 103~104.

杜超群,陳麗萍,劉勃臣,劉忠誠,王福根.醫用臭氧疼痛觸發點注射治療腰部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的效果與安全性[J].河北醫學,2016,22(07):1070-107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國卡特三氧醫學論壇 的精彩文章:

TAG:德國卡特三氧醫學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