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動了誰的利益

華為——動了誰的利益

中國有句俗話:斷人財路者猶如殺人父母。一家家中國公司在美國市場面對不公平待遇,阿里雲服務、華為高端手機業務等等。到底動了誰的乳酪,驚動了誰的利益?

華為——動了誰的利益

打壓由來已久

其實,從當年GSM的歐標美標,到強推CDMA進3GPP標準協議,美國就對華為「十分關照」。2017年美國兩大運營商:Verizon——美國最大無線電通訊公司和AT&T——美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紛紛毀約,禁止在美國銷售華為手機。這兩家運營商掌握著美國86%以上的手機銷量。這就好比你花錢幫中國的移動、聯通建好基站,然後人家突然就不跟你玩了。

美國以信息安全和專利保護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這是基於中國全產業鏈競爭的結果,因為驚動了他們的利益。不論是中興還是華為。區別在於一個是美國製造業企業的強力對手,一個是全產業鏈全力競爭的對手。中興的核心設備依賴高通、思科。而華為不僅有海思麒麟970等旗艦處理器,還有Hi6421電源管理晶元、Hi1102多合一晶元等一系列晶元。

華為——動了誰的利益

華為——動了誰的利益

華為生產的處理器

實際上經過英特爾、德儀等處理器企業的退出,半導體通訊行業實際分為四個陣營。1.美國高通陣營(包括蘋果,受高通專利保護);2.台灣聯發科陣營;3.三星陣營;4.華為陣營。

華為有18萬員工,2017年,從事研究與開發的有將近8萬名,佔全公司員工總數的45%。國外像愛立信、思科、阿爾卡特、朗迅這樣公司是無法想像的,僅僅工資成本就夠受的了。這樣的規模讓華為可以保持強大的全產業鏈競爭能力,一家公司承包所有工作。論成本、產品裝備、服務,誰都無法撼動。

這就好比中國高鐵行業的競爭離不開龐大基建能力的加持一樣,一出擊,對手根本沒辦法對抗。華為進入美國市場爭奪的不只是手機市場份額,還有高通、思科、蘋果這些企業的核心利益。製造領域、服務領域、專利方面全面發力,這本身就讓美國正在迴流的製造業受到了影響,國家財政收入增收計劃也受到了影響。

華為——動了誰的利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