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品對觀眾的主觀抗拒性

藝術品對觀眾的主觀抗拒性

 在看這段文字之前,我其實和郡主討論過這個話題,我們一致認為藝術品重在二次創作上,好作品無一例外的能引起共情,我們在觀賞藝術品的時候,二次創作產物才是衡量藝術品的標準。

 不過,我不贊同「反基礎主義」,我堅信藝術作品是「虛像」,不過這種虛像不缺乏真實性,也不會缺乏與原動力的關係。

的確,我贊同特德·焦壓的觀點,這種僅代表自己的欣賞作品的態度,對於自己,對於原動力本身,也太過自私了。

這種自私,一方面是對於自己而言,這種建立在自身經驗基礎上的欣賞方式,莫非太過於依賴片面的理解與經驗。另一方面,對於作者而言,這種主觀見解會直接將藝術作品本身固有的建築性被抹殺,而這種建築性就是原動力,創作者賦予的。

不過的確,我應該反思自己對於藝術的欣賞方式的片面,就如同我們常說的那句「以意逆志,知人論世」我過去對於藝術作品太過於在乎主觀的看法,而常常忽略整個藝術作品和藝術家在藝術史的位置和藝術家本身的感受。其實,我們所能欣賞的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本人的藝術家人格與自己對話的過程或者結果,特別是在藝術史第二次革命後,更是如此,比如我們欣賞傑克遜波洛克的畫作,更是在觀賞他的創作過程,這種觀念已經成為藝術本身的一部分。而我也常常從這種「過程性與建築性」的藝術作品中感受到其對於觀眾的主觀抗拒程度。Jazz是一種非常重視本能與自發性的藝術形式,所以大概焦亞才會如此的明白這個道理。

畢竟,藝術不是用來取悅大眾的工具。

In A Sentimental Mood

A John Coltrane Retrospective: The Impulse Years

Duke Ellington;John Coltrane

00:00/

讀完這本書,重新認識了一遍爵士,重新認識了一遍艾靈頓公爵。

噢,對,我曾經發的那篇後觀音就是我過於自私的產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劃破氣流的鳥與花 的精彩文章:

TAG:劃破氣流的鳥與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