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人的睡眠習慣會有差異?

為什麼人的睡眠習慣會有差異?

睡眠習慣的個體差異是生活中一個常見的現象。譬如說,青少年大多屬於晚睡晚起型的「夜貓子」,老年人則習慣於早睡早起。為什麼會這樣呢?

50年前,有位心理學家曾提出一個「哨兵假說」。他認為,群居動物在睡覺時往往以讓一部分成員清醒,其餘成員休息的方式來保持警惕。而為了能實現這一點,大自然讓它們進化出不同的睡眠習慣。有的是早睡早起型的,有的則是晚睡晚起型的。一般來說,少年時是晚睡晚起型的,到了老年就成早睡早起型了。大家的睡覺時間彼此錯開,這樣,在任何時刻總有成員是清醒的,而它就起到為集體「放哨」的作用。

這個假說在其他群居動物中已得到證明,但在人類中還沒有驗證過。

那麼,人類的情況到底如何?睡眠習慣的個體差異是否足夠讓一個集體在夜間保持警覺?或者,一個集體是否在夜間任意一個時刻,都至少有一個人醒著呢?為了了解這一點,人類學家到生活於坦尚尼亞北部的哈扎人中做調查。

哈扎人是迄今世界上剩下的為數不多的原始部落,他們一直過著狩獵-採集生活。他們活動於野獸出沒的灌木林中。夜間集體睡在茅屋裡,每間屋睡1到2個成年人和數名兒童。他們的一個營地大約有30名成年人。

奇怪的是,儘管他們的生活環境夜間充滿危險,但哈扎人在集體睡覺時,竟沒有派一個人放哨。

人類學家從22間茅屋招募了33名成年人,讓他們手腕上戴上運動感測器,監測他們的睡眠情況。調查持續了20天。結果表明,在受試者中間,所有人同步睡眠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在99.8%的睡眠時間裡,至少有1個人要麼醒著,要麼睡得很淺,稍有風吹草動,就能立刻醒過來。

這就是說,哈扎人之所以夜間睡覺不派專人放哨,不是他們警惕性不夠,而是沒有必要,因為睡眠的自然差異使得在整個集體中,任何時刻總有人,不是你就是他,能夠保持著警惕。這印證了「哨兵假說」在人類中也是成立的。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這種睡眠時間錯開的現象幾乎完全可以歸因於集體成員的不同年齡搭配。

過去早就有人認識到,不同年齡的人生活在一起,有許多進化上的優勢。譬如有一種理論認為,人類比其他哺乳動物活得更長,能夠在繁殖期過後還能活著,具有一個進化上的優勢,即祖父母可以幫助照料後代——這叫做「祖母假說」。

現在這項研究表明,可能還有另一個進化上的優勢,即不同年齡的人生活在一起,可以在集體睡眠時增強類似哨兵的行為。人類學家戲稱之為「睡得不好的祖父母假說」。

這項發現還可以讓那些經常失眠的人安心。因為有的時候,你睡不著,而別人卻睡得很香,這其實都是正常的,是大自然的安排,並不意味著你有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火星下雪霧蒙蒙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