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達·芬奇密碼》更真實,比馬基雅維利更冷酷

比《達·芬奇密碼》更真實,比馬基雅維利更冷酷

理想國按:

這是理想國譯叢的最新一本,談論的是二戰前,教宗庇護十一世與義大利總理墨索里尼如何一步步勾連糾纏,將歐洲拖向戰爭的深淵。

作者大衛·I.科澤,研究興趣長期集中在義大利政治歷史、梵蒂岡研究、天主教會和猶太人,這一次他利用梵蒂岡秘密檔案館最新公開的史料,以生動的文筆書寫了一段不為我們熟知的歷史往事。

提起二戰跟教宗,很多人會想到那位一方面對納粹表現軟弱,另一方面又幫助數十萬猶太人逃離虎口的庇護十二世;而這一次作者將鏡頭對準了他的上一任,庇護十一世阿契爾·拉蒂。

在大衛·I.科澤高超的敘事技巧下,教宗和墨索里尼的政治生涯各自發展又交織在一起,一邊是憂心於教會權威衰落的教宗希冀藉助法西斯的力量,一邊是野心家墨索里尼憑藉教宗的祝福提升公信力,進而掌控義大利。

大衛·I.科澤熟讀史料,利用精彩詳盡的細節,鋪陳了兩人的爾虞我詐、利益糾葛,真的比小說還過癮。

難怪有媒體稱這本書堪稱真實版的《達·芬奇密碼》,卻運用了最規範的學術體例和最可靠的史料,使我們對馬基雅維利權術的冷酷再添新的理解。

這本書獲得普利策獎,不僅僅是因為大衛·I.科澤的高超筆法,更是對他挑戰學界既定觀念的褒獎。他顛覆性地重寫庇護十一世與墨索里尼的共謀故事,為我們打開了理解那段歷史的一扇多年緊閉的窗。

今天就為大家奉上本書的序言,透過1939年梵蒂岡三樓辦公室的窗戶,疾病纏身的教宗庇護十一世即將迎來他生命的終點……

教宗庇護十一世(阿契爾·拉蒂(Achille Ratti),1857—1939)

羅馬,1939年

教宗庇護十一世年事已高、疾病纏身,上一年差點因為循環衰竭而作古,如今他只求天主能夠再給他些許時日。他身穿白袍,坐在梵蒂岡三樓辦公室的書桌前,手杖倚在就近的牆上。旁邊還有銹跡斑斑的指南針和氣壓計,都是他攀登阿爾卑斯各座山峰時用過的舊物,令他回想起那些遙遠的歲月。

抽屜里有一支老舊的音叉,可是上一次取出已經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他對自己的歌喉非常自豪,深信音準沒有棄他而去,他曾一有機會就練習,不過總要先確定沒人能聽見他的聲音。如今,知道自己大限將至,他查看了每一個抽屜,確保所有文件秩序井然。

多年以來,教宗都身體安康,而旁人則驚嘆於他繁重的日程。他曾經堅持過問梵蒂岡事務的所有細節,對或大或小的事務都親自裁斷,可如今每一天都猶如挑戰,每一步都會招致疼痛。到了夜晚,他每每無法入眠,雙腿因靜脈曲張而顫動,哮喘則令呼吸費力,最糟糕的是,他的心頭總是瀰漫著一種感受,覺得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出了差錯。

白天的時候,日光會從俯瞰聖彼得廣場的三扇窗戶湧入他的辦公室。可現在正值夜晚,他那盞小小的檯燈正將黃色的燈光投射在面前的紙張上。他思索著,天主讓他活著,一定是有原因的。他是天主在這世間的代理人,在把應當說的話說出口之前,他還不能死。

教宗將義大利所有的主教都召集到羅馬,聆聽他最後的話語。集會將於一周半後(即1939年2月11日)在聖彼得大教堂舉行。這個日子正好也是《拉特蘭條約》(Lateran Accords)簽訂十周年紀念日。

這項由庇護十一世與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達成的歷史性條約,結束了義大利和羅馬天主教會長達數十年的敵對關係。在六十八年前,義大利王國建國時曾實行政教分離,這標誌著義大利正式成為一個現代國家,這項條約卻意味著這個現代國家已然壽終正寢。一個新的時代已經到來,教會積極地與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開展合作。

1929年2月11日簽署《拉特蘭條約》現場,右二為墨索里尼。

在十七年前的1922年,剛剛晉陞樞機的阿契爾·拉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接掌了教宗本篤十五世的寶座,取名號為庇護十一世。

下半年,各地暴亂四起,三十九歲的法西斯領導人貝尼托·墨索里尼當選義大利總理。從那個時候開始,這兩人就相互依靠。獨裁者依靠教宗,為政權謀求教會的支持,由此獲取他們亟須的道德正統。而教宗也要指望墨索里尼的幫助,才能夠恢復教會在義大利的權勢。

現如今,手中執筆的庇護回想那些年,心中感到深深的悔恨。

他竟然聽信讒言、誤入歧途。墨索里尼似乎視自己為天主,而且還和希特勒勾結在一起,希特勒則深受教宗鄙夷,他不僅破壞教會在德國的勢力,而且還自立一門異端宗教。在去年春天,羅馬見證的那幅慘痛景象還縈繞在他的腦海里:德國元首在凱旋遊行中穿過這座城市歷史悠久的街道,紅黑的納粹旗幟猶如海洋覆蓋了整個羅馬。

希特勒造訪梵蒂岡兩個月後,墨索里尼發表的聲明震驚了世界,他宣稱義大利人是純正高貴的種族。儘管猶太人早在耶穌之前就已經定居羅馬,如今卻被官方認定為一個道德敗壞的異族。

教宗震驚了。他在一處公眾場合質問,義大利領導人為何要對德國元首這般亦步亦趨?這個問題令墨索里尼怒不可遏,因為最令他憤懣的事情,莫過於被喊作希特勒的跟班。

教宗核心集團的成員趕忙出來修復這段受損的關係。相比起民主社會,他們顯然在獨裁體制中更為自在,而且他們也害怕失去墨索里尼許給教會的各項特權,由此,他們覺得教宗肯定是老糊塗了。

他已經疏遠了納粹領導人,而他們擔心,現在他又要將梵蒂岡和法西斯政權的和睦關係置於險境。

教宗與墨索里尼

在羅馬台伯河另一側的總部,墨索里尼正對教宗的言論發火。

義大利人現在還去參加彌撒,完全是因為他告訴他們要去,要不是因為他,那些反教會分子早就失控了,他們會穿梭在義大利的街巷裡,洗劫教堂,把蓖麻油灌到那些畏首畏尾的教士喉嚨里。

義大利法庭和學校教室的牆上還掛著耶穌受難像,教士們還在義大利的公立學校佈道,這一切完全是因為得到了墨索里尼的命令。而國家之所以還慷慨地撥出資金支持教會,那也是出於他的授意,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在法西斯政府和梵蒂岡之間達成互惠互助的關係。

1月31日晚上,庇護熬到很晚,一直在起草他將於主教集會上發表的講話。

教宗原本也算是個登山家,曾經精神飽滿,體格健壯,可如今已經憔悴而瘦弱,原先飽滿的面容已經消沉下去,布滿了深深的皺紋。

但無論是誰見到他,都能明顯地感受到,他有極大的決心要發表這番演講。法西斯的密探無處不在,甚至包括教會的廳堂。在警醒各位主教之前,他還不想死。這是他最後的機會,他一定要譴責墨索里尼對納粹種族主義的皈依。

在演講前的最後一周里,教宗剩餘的生命力逐漸離他遠去。他站不住了,只好躺在床上。

曾經的庇護十一世,在1934年復活節慶典上

歐金尼奧·帕切利樞機在梵蒂岡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務卿,他懇求教宗將集會推遲舉行。教宗拒不聽從,並且命令梵蒂岡的日報報道他健康狀況良好的消息。

2月8日,他擔心自己在三天後可能沒有足夠的力氣發表演講,便命令梵蒂岡印刷廠為每一位主教列印了一份演講稿。第二天晚上,他的健康狀況愈發堪憂,午夜過後,他的呼吸變得越來越吃力。

服侍人員小心翼翼地將氧氣面罩繫到他的嘴上,以免碰歪頭上的白色小瓜帽。凌晨4點,他們叫醒了帕切利樞機。樞機趕到教宗床邊,雙膝跪地開始祈禱。他紅腫的雙眼裡噙著眼淚。

庇護十一世躺在那張簡易鐵床上,生命力迅速地枯竭下去,很快就咽下了最後一口微弱的氣息。

天主沒能允諾他最後的請求。

明天,主教們晉見他的地點將不再是聖彼得大教堂,而是近旁的西斯廷教堂。2月10日的下午,他枯槁的遺體擺在西斯廷教堂高高的平台上。那些曾在他全盛時期見過其風采的人,現在已經無法辨認他的遺體,彷彿躺在米開朗基羅穹頂畫下、身穿教宗絲質白色教士服、頭戴紅絨帽的,是其他什麼人。

1939年2月10日清晨,教宗庇護十一世去世,享年81歲

台伯河對岸,墨索里尼聽到教宗死訊時,吐出一聲安慰的嘆息,不過他也非常不願意讓教宗的守靈儀式干擾他和克拉拉·佩塔奇的下一次幽會,這位擁有碧綠眼眸的年輕女子乃是他的情婦。

不過除此之外還有最後一件要緊事。多年以來,他在梵蒂岡安插了一個無孔不入的密探網路,並且密切地關注他們提供的報告。近幾天來,他們提醒他說,教宗準備要做一場極具煽動性的周年演講以譴責墨索里尼的反猶運動以及他和德國元首愈發緊密的關係。

他擔心,如果這份講稿現在泄露出去,仍將有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這將是教宗來自墳墓的控訴。

獨裁者思索著,還有一個人能夠幫得上忙。

他聯繫了帕切利樞機,身為教宗名譽侍從的他如今將負責處理庇護遺留下來的一切事務,包括堆積在他書桌上的手寫文件,以及剛剛印刷出來、準備發放給各位主教的那疊演講稿小冊子。墨索里尼要把所有的演講稿都銷毀掉。

他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帕切利會順從他。帕切利生於羅馬一個顯赫的家族,世世代代都和歷任教宗有著密切的聯繫,在過去幾個月里,他一直都活得膽戰心驚,害怕教宗會與墨索里尼為敵。

他思索著,這狀況真是危機四伏,不確定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是的,他虧欠教宗很多,教宗將他提拔至國務卿的位置,在很多方面都幫助過他,但他感覺自己肩負著更大的責任,他要保護教會。於是他下令清理教宗的書桌,把所有演講稿小冊子都收繳起來。

三天後,大批民眾在聖彼得廣場不耐煩地等候著,而樞機們則在進行教宗選舉會議。當使徒宮飄出一道白色的煙霧時,人群中爆發出歡呼聲。

樞機執事站在高居聖彼得教堂大門上方的陽台上宣布:「教宗誕生(Habemus papam)。」很快,一位高大瘦削、戴著眼鏡、身著教宗白長袍、頭戴鑲滿寶石的三重冕的人物,大步流星地走了出來,降福眾人。

歐金尼奧·帕切利取名號為庇護十二世,以此向那個他近來陪侍床邊、為之抹淚的人致敬。

1939年3月,新任教宗庇護十二世在聖彼得廣場上

文:大衛·I.科澤

選自「理想國譯從」最新作品

M027《教宗與墨索里尼》

《教宗與墨索里尼》

理想國 2018年6月譯叢027

[美]大衛·I.科澤著 陶澤慧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理想國LIVE 的精彩文章:

TAG:理想國L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