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拆字說「贏」

拆字說「贏」

原標題:拆字說「贏」


來源:八一評論微信公眾號 作者:王剛


強烈的憂患意識、良好的訓練作風、過硬的軍事素質、強大的物質保證、紮實的基礎性工作,在戰爭中缺一不可。缺了哪一項,在戰場上就會成為瘸腿,贏得戰爭的勝利就是一件很難的事了。


拆字,是中國獨有的文化現象。通過拆字,能更深地理解詞義字義、把握要義。因為聰明的古人在造字時,不是率然為之,而是把人生的經驗與智慧融入其中,往往是一邊表形、一邊表意,既形象生動,又富於哲理。


現在講打贏,究竟怎樣才能贏?把「贏」字拆開來看,也許能幫助我們更深地理解「打贏」的涵義。


「贏」的最上面是個「亡」字。本來是要贏,為什麼最先的筆畫卻是個「亡」字呢?原來,此中有深意存焉。打贏靠什麼?靠備戰!居安思危,不備則亡。「天下雖安,未必能高拱無事」,無備其亡必矣。古人總結那些失敗的教訓,往往是「必不寇至一念誤之也」。所以時時警惕「閑暇苟不虞,倉卒恐見傾」,堅持做的是「年年防火起,夜夜防賊來」。




「亡」字下面是個「口」字。打贏靠的是實實在在的練,誇海口、玩虛套是不行的,所謂「空言無補,說食不飽」。看戰國時的趙括,兵書讀得不少,說起大話來,一套一套的,好像憑那三寸不爛之舌就能退敵。可一上戰場就露餡了,折戟沉沙,一敗塗地。可見,空口無憑是靠不住的。言不空泛則立信,事不偽飾則立世。再看戚繼光的選將與練兵,專挑那些誠懇樸實、不尚空談的人,訓練中花法虛套一概摒棄不用。平日操練的,一一如臨陣一般,學一日有一日受用,學一件有一件助益。作為一個從實戰中打出來的將軍,因為他清楚,「空想」和「虛聲」,在真刀真槍的戰爭面前是一定要吃苦頭的。



「贏」的左下面是一個「月」字。「月」在古漢語里指的是「肉」,這裡代指人的身體。古代戰爭是冷兵器作戰,對人的身體素質要求很高。沒有強壯的身體,丈八長矛提不起來,百斤強弩拉不開來,受不了熱,耐不住寒,這個仗就沒法打了。看看古代那些將士,一個個身體強健、肌肉結實,扛得住「磨」,經得起「造」,幾天不合眼、不吃飯,問題都不太大。




「月」的右面是「貝」字,居於「贏」字下面的中間部位。「貝」指錢財,是戰爭需要的物質基礎。軍隊生產安全,不生產穀物。但戰爭又是個高消耗的事,其全部糧秣給養,都需要國家和社會來提供。沒有全民的力量動員,沒有強大的物質保障,再強的軍事力量也支撐不了多久。所以,把「貝」放在打贏的中心位置,也很有道理。



組成「贏」字的最後一個字:凡。兵者,生死之道、軍國大事。但再大的事,也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尤其是戰鬥力建設,更需要做打基礎的工作,從平凡小事、平日養成做起。一口吃不成胖子,一鍬挖不出井水。好高騖遠、忽視基礎性工作,最終也是免不了要吃虧的。


把「贏」字拆開來分析,再合起來研究,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強烈的憂患意識、良好的訓練作風、過硬的軍事素質、強大的物質保證、紮實的基礎性工作,在戰爭中缺一不可。缺了哪一項,在戰場上就會成為瘸腿,贏得戰爭的勝利就是一件很難的事了。


作者單位:武警安徽省總隊機動支隊


配圖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軍隊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業考試計劃和新舊專業課程頂替方案印發全軍
第二十一計:「金蟬脫殼」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