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也有戀物癖:君王墓一毛錢都沒有,卻埋著3000把劍!

古代也有戀物癖:君王墓一毛錢都沒有,卻埋著3000把劍!

自古以來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姑蘇城的美麗於是成了無數人的嚮往,而隨著蘇東坡的名揚天下,他的一句「至蘇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更是讓姑蘇虎丘名聲響徹天下。

而虎丘,也藏著春秋時期吳王闔閭的墳墓。

根據《越絕書》的記載說道,「吳王闔閭葬山下,葬經三日,金精上揚,化為白虎蹲踞其上,故名。」因此吳王闔閭的葬身之地被他的兒子兒子吳王夫差改名為「虎丘」。

明代張岱曾寫道,「人無癖不可交,以其無深情也」,當然。吳王闔閭也是個有癖好的人,可是他不喜歡美人也不喜歡錢財,他有戀物癖,戀的是什麼呢?是劍。

於是他的兒子夫差便派人四處收集寶劍,在闔閭下葬的時候,以「扁諸」、「魚腸」等名劍3000柄殉葬,堂堂君王墓有可能一毛錢都沒有,放眼望去都是劍山劍海,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劍冢。

吳王夫差花了三年的時間來修建他父親的陵墓,據記載,當年他俘虜了越王勾踐以後,把越王勾踐一家趕到闔閭的墓地石屋裡,讓他們為修建墓室的工匠們洗衣做飯,打草砍柴。

勾踐一行人在虎丘山下吃的都是糟糠野菜,穿的衣服都破破爛爛,直到闔閭墓修建完工,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的勸告,把他們給放走了,釀成滅國大禍。

說回吳王闔閭墓,相傳夫差為了不讓盜墓賊們打擾父親,於是在他的墳墓上方挖了一個大池塘,用來隱藏陵墓的進口。後來的秦始皇、孫權等王侯將相和無數的盜墓賊,他們想得到闔閭墓里的寶劍都因為這個池塘不得其門而入,所以只能放棄。

這個池塘,就是著名的「虎丘劍池」,劍池周圍的石壁上刻著許多著名書法家的題字,有唐代顏真卿寫的「虎丘劍池」,有宋朝米芾所題的「風壑雲泉」,壁上的「劍池」二字相傳更是王羲之所書。

地方志上有記錄,說劍池終年不幹,清澈見底,可以直接飲用,唐代的李秀卿更是把它稱為「全國第五泉」。

二千多年以來,史書上多次記載掘墓未遂的故事,更為闔閭墓添上了一股神秘的色彩,為了不破壞吳王闔閭墓,所以就算後來有幾次有關部門用現代的手段把劍池抽干清理淤泥,也沒有強行進入闔閭墓。

虎丘山下,劍池深處,沉睡著吳王闔閭和無數寶劍,只能留待後人一探究竟了。可是希望有關部門都是也要做好古墓的保護工作,別再讓一些盜墓賊破壞這麼有歷史價值的古墓了,你們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最犀利的4位刺客,荊軻只能排第二,第一位連殺三個皇帝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他這樣一個舉動讓他丟失了自己的國家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