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忽必烈的繼承人之爭,你了解多少?看看背後的故事吧

忽必烈的繼承人之爭,你了解多少?看看背後的故事吧

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南宋的釣魚城城下被宋軍擊傷,不久死去。蒙哥死後,蒙古內部很快因為誰來當姐承認的問題,而爆發戰爭。1260年,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都各自宣布自己為大汗。之後,二人衝突,以至於血戰四年。忽必烈能坐到蒙古大汗,甚至是中國元朝皇帝的寶座,原因在於蒙古國和後來大元王朝的「繼承人不知道是誰」的問題困擾著蒙古汗國的興衰,乃至於元朝從建立到滅亡的全部過程。

忽必烈從阿里不哥手裡搶奪到皇帝寶座後,忽必烈做夢也想不到的是,就在阿里不哥投降的三十年後。他的家族也將在姐承人的問題上,險些又是一番血雨腥風。

忽必烈的第一任皇后是察必皇后,察必皇后在生前生下了四個男孩,分別是長子朵兒只,次子真金,真金1243年出生,三子忙哥剌。四子那木罕。其中朵長子和三子都可謂是早逝,所以忽必烈如果想要選擇繼承人的話,只能從次子和四子這裡選擇。而忽必烈最看重的還是次子真金。真金也可謂是很想忽必烈。忽必烈的奪位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使用漢人,獲得漢人的幫助。在漢地推行漢法,以及通過漢地所獲得物品,比如糧食來對蒙古草原上的部落進行收買,逐步瓦解阿里不哥在草原的勢力。正是因為阿里不哥不能保證,給蒙古草原上的聯盟部落們如糧食那樣的收買條件,因此敗於忽必烈之手。

真金在小時候就深受漢人儒家文化的教育。據說真金這個漢名就是高僧海雲給起的。少年時代開始,真金就接觸儒家文學。到了20歲的時候,正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打的你死我活的第三個年頭,真金的漢人導師王恂不僅在學習上安排真金接受儒家思想的培養。還在生活的飲食起居上,包辦了真金官家的職務。王恂認為真金不該接觸的人,都不讓他們成為真金的下人和奴僕。

在真金三十一歲的時候,忽必烈立真金為太子。這又是中原王朝的皇帝即位,就要立太子的國本套路了。可是,雖然忽必烈在取得種種勝利的道路上,離不開漢人的幫助,可在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對漢人的文化僅僅是局限於使用的方面,也就是說,忽必烈本人其實是不想漢化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抵觸的心理。就好比他用阿合馬為高官的例子。

阿合馬上台後,對推行中的漢人制度,隨意的踐踏,甚至可以說是有目的的破壞。比如對國子監的學生們。阿合馬甚至不讓這些未來的朝廷後備官員們吃飽飯。讓漢人官員看到這裡,都想辭職不幹了。而阿合馬能那麼做,敢那麼做的原因,就是因為忽必烈的支持。

有觀點認為,阿合馬之所以受到忽必烈的信任,是因為阿合馬斂財是一把手(倒是很像和珅)。後來,阿合馬得罪人太多被殺,被殺後,阿合馬的黨羽陸世榮被忽必烈提拔,繼續在理財的道路上,為大元王朝貢獻自己。盧世榮上台後,正是因為盧世榮推薦的官員,才害死了真金太子。

當時大概是因為阿合馬生前對漢人官員的極度打壓,漢人官員們得知真金太子的名聲和事迹後,當然是早些希望真金太子繼位。然而,忽必烈這個人又十分「長壽」。有「吃錯藥的」官員就上書,希望忽必烈禪位給真金。此事不提倒好。當忽必烈知道這個餿主意後,大怒。真金在被盧世榮等人誣告後,在四十三歲那年憂鬱去世。忽必烈以後的皇位繼承人又不知道選誰了。

對忽必烈來說,只能從孫子裡面選了。說的更直白,從真金的兒子們裡面選。不是不能選老四,而是忽必烈很討厭這個自己家的老四。

真金的最後有資格成為太子候選人,是真金的長子甘麻剌和幼子鐵穆耳。忽必烈在死前,選擇了鐵穆耳。照理說,這不算有什麼其他是否合法的問題了。而就在忽必烈以為自己做的沒錯的時候。在忽必烈死後不久,甘麻剌隨時都想重做忽必烈的舊事。但是,幸運的是,甘麻剌未能掌控過強的軍事力量,最終失敗。繼承皇位的鐵穆耳,就是後來的元成宗。此時,正是1294年。

1260年,當蒙哥去世的時候,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在宣布自己為大汗的時候,誰都沒有過多的考慮蒙哥家族的列承人來繼位。就在忽必烈稱大汗的六十年後,1320年,元順帝妥懽帖睦爾出生。13年後,元朝大臣們看不上忽必烈後代的妥懽帖睦爾,打算廢掉他,立蒙哥的重孫為皇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中國還有哪些皇帝陵寢沒被找到的?
忽必烈帶領的蒙古軍隊為什麼對這個國家遲遲攻打不下來?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