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烏克蘭和俄羅斯有何歷史仇怨,為何要抵制俄羅斯世界盃

烏克蘭和俄羅斯有何歷史仇怨,為何要抵制俄羅斯世界盃

文/寂寞的紅酒

6月14日,球迷們期盼已久的第21屆俄羅斯世界盃將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拉開帷幕。俄羅斯世界盃吸引了世界各國的目光,也引來了世界各地的遊客。比如中國,雖然沒有球隊參賽,但除了足球隊,其他的都去了。當然,也有一些國家不買賬,比如澳大利亞和烏克蘭,尤其是烏克蘭,堅決抵制俄羅斯世界盃。而俄羅斯也對烏克蘭發出警告,不僅拒絕其球迷入境,而且警告烏克蘭不要鬧事。可以說,兩國鬧的不可開交。那麼烏克蘭和俄羅斯有何歷史仇怨,為何烏克蘭要抵制俄羅斯世界盃?

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歷史淵源頗深。歷史上,烏克蘭和俄羅斯同根同源,同屬斯拉夫人東支,本是一家。最初,東斯拉夫人一盤散沙,他們分布在遼闊的東歐平原地區。8世紀,東斯拉夫人形成了一些較大的部落聯盟。9世紀,出現了一些國家的雛形,其中三個較大的分別為庫雅巴、諾夫哥羅德和阿爾塔尼亞。這些國家和部落內鬥不休,誰都不服誰。為了解決糾紛,他們請來了北歐的諾曼人來主持公道,結果引狼入室。諾曼人的首領留里克趁機帶著兵馬入主諾夫哥羅德,幾經擴張,建立了一個初步統一的斯拉夫國家呼羅斯王國,人們習慣上稱呼其為基輔羅斯。基輔羅斯被認為是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共同起源。

11世紀,基輔羅斯發生了內亂,形成眾多的基輔羅斯諸公國。羅斯人的分裂給外敵以可乘之機。13至15世紀,隨著基輔羅斯的解體,蒙古人、波蘭人和立陶宛人紛紛入侵基輔羅斯,形成了三家瓜分基輔羅斯的局面。其中,立陶宛統治的羅斯人形成白俄羅斯,波蘭人統治的羅斯人形成烏克蘭人,而蒙古人統治的羅斯人形成現在的俄羅斯人,這就是三個民族的現代起源,也是三個民族矛盾由來的起點。

16世紀,試圖擺脫波蘭人控制的烏克蘭人不斷起義,但由於對手過於強大,烏克蘭人的起義屢次失敗。為了擺脫波蘭人,烏克蘭人不得不向俄羅斯人求助。烏克蘭起義軍多次致信沙皇,希望能得到沙俄的幫助,他們願意接受沙皇的領導。但俄國人不願意招惹波蘭,所以一直對援助烏克蘭的事非常謹慎。1650年,沙俄與波蘭關於領土問題的談判破裂,沙俄決定援助烏克蘭起義軍,俄國政府和起義軍簽訂了《鮑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基本條約》。雙方達成協議後,沙俄開始幫助烏克蘭人驅逐波蘭人。在沙俄的幫助下,烏克蘭人趕走了波蘭人和他的盟友克里米亞人,最終贏得了獨立。獨立後的烏克蘭依附於沙俄政府,但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相處的並不融洽。儘管沙俄給了烏克蘭人高度的自治權,但沙俄一直在推行俄羅斯化的殖民政策,不僅掠奪烏克蘭人,而且試圖徹底同化和吞併烏克蘭。沙俄的野蠻和霸道直接導致了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的離心,特別是西部原波蘭統治區的烏克蘭人,他們對俄國人充滿了抵觸情緒,他們試圖脫離沙俄重新獨立。

為了擺脫沙俄,他們決定向瑞典人尋求幫助,他們甚至打算重新回到波蘭和立陶宛的統治下。憤怒的沙皇問訊勃然大怒,他取消了烏克蘭人的自治特權,又派兵攻打烏克蘭人的營地,雙方因此結下深怨。此後,俄國人為穩固在烏克蘭的統治,對烏克蘭人進行分化瓦解和高壓統治,導致雙方的矛盾進一步激化。但沙俄勢力龐大,烏克蘭人根本無法擺脫俄國人,但烏克蘭人的反抗一直沒有停止。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烏克蘭人不僅被俄國人當成炮灰派往前線,而且沙俄在烏克蘭橫徵暴斂,導致了烏克蘭人的反抗。1917年,沙俄爆發革命,陷入嚴重的混亂,德國人趁機入侵烏克蘭,並在烏克蘭扶植了一個傀儡政權。雖然後來蘇聯紅軍趕走了德國人,但剛剛復國的波蘭人又來了,他們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大肆入侵蘇聯。由於蘇聯人當時內外交迫,所以被迫將烏克蘭西部大片的土地讓給波蘭,和波蘭人進行和解。而東部的烏克蘭則加入了俄羅斯人主導的蘇聯,成為蘇聯的四個加盟共和國之一。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蘇聯趁火打劫,夥同德國瓜分了波蘭,奪回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西部的土地,烏克蘭終於實現了統一。雖然烏克蘭奪回了屬於自己的土地,但烏克蘭人和蘇聯的矛盾並沒有解決。由於蘇聯錯誤的政策,導致了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矛盾的進一步加深。雖然蘇聯政府把造船廠、飛機製造廠等重工業都放在了烏克蘭境內,但這並沒有改善烏克蘭人的處境,也沒有化解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的矛盾。由於蘇聯政府在烏克蘭強制徵收糧食和推行集體化農業,導致號稱「東歐糧倉」的烏克蘭在30年代發生大饑荒,烏克蘭餓殍遍地,但蘇聯不僅沒有大力援助,而且在當地大搞「大清洗」,還把很多烏克蘭人遷到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等地,烏克蘭的富人幾乎全部遭到逮捕和流放。蘇聯人的暴行讓烏克蘭人恨透了蘇聯,所以在二戰中,當德軍打到烏克蘭時,竟然發現當地人對這些侵略者夾道相迎,很多人甚至幫助德國人去打蘇聯人。

二戰後,儘管烏克蘭和蘇聯的關係有所緩和,但烏克蘭人仍然和蘇聯有很深的隔閡。1954年,為慶祝俄羅斯和烏克蘭合併300周年,赫魯曉夫把原屬於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管轄。在當時來說,克里米亞的劃轉其實就是把一個地區從一個省划到另一個省管轄那麼簡單。只是赫魯曉夫沒有想到他的這個「善意」舉動卻在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埋下了定時炸彈。

1991年,蘇聯解體,克里米亞以自治共和國的身份加入烏克蘭,並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承認。不過俄羅斯仍然保持著在當地的軍事基地和影響力。因為克里米亞對俄羅斯太重要了,由於俄羅斯迫於道義不能硬搶,而烏克蘭又默認了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存在,所以兩國關係還算融洽,也就沒有理會克里米亞問題。事實上,由於國家安全、經濟利益等原因兩國仍然保持著同盟關係。不過這種關係隨著俄烏裂痕的不斷擴大、西方勢力的滲透,烏克蘭在美英等西方國家的拉攏下開始轉向。2004年烏克蘭發生顏色革命後,烏克蘭開始倒向西方,兩國徹底鬧翻。為打壓烏克蘭,俄羅斯不斷策動烏克蘭西部親俄勢力獨立,引發俄烏衝突,直接導致了2014年的克里米亞事件。在克里米亞事件中,俄羅斯不顧國際輿論,悍然入侵克里米亞,從烏克蘭手裡奪回了克里米亞,雙方因此進入了敵對狀態。所以,烏克蘭抵制俄羅斯世界盃並不意外,這只是俄烏矛盾衝突中的一個縮影而已。

參考資料:《烏克蘭史》、《烏克蘭民族問題—對蘇聯民族問題歷史淵源的探討》、《烏克蘭與俄羅斯重新合併三百周年提綱》、《俄羅斯國家社會政治史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寂寞的紅酒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義大利陸軍的戰鬥力處於什麼水平,和日軍相差多少
二戰前日本的發達程度有多高?其實不比義大利和捷克高多少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