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被塵埃裹住的機遇號,願你平安脫險

被塵埃裹住的機遇號,願你平安脫險

以太陽能為動力的機遇號,遭遇了它在火星上遇到的最強塵暴,已經好幾天看不見太陽了。塵暴還在加強,情況還在惡化,它能不能聽過這道坎,現在只能聽天由命了。

登陸火星的第5000個火星日,機遇號留下了這樣一張自拍照。現在的機遇號,已經被黑暗吞沒。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機遇號正在經歷登陸火星以來最黑暗的日子。

它是一輛漫遊車,被派去火星尋找曾經有水的證據。NASA給它配備了太陽能板,為原定90天的考察任務提供電力。機遇號不僅完成了任務,還在火星上超額工作了5000多個日日夜夜。只要還有太陽,它就能堅持下去,繼續探索。

可現在,機遇號賴以生存的太陽消失了。

機遇號在6月6日還拍到了太陽(左圖),到了9日太陽就完全看不到了(右圖)。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火星上颳起了沙塵暴

令太陽消失的,是火星上的一場塵暴。這場塵暴形成於6月1日,幾天內迅速壯大,席捲了機遇號所在的堅忍環形山。到6月11日,塵暴肆虐的面積已經超過地球上的北美洲,覆蓋了火星表面的1/4。

不同於地球,火星上空氣過於稀薄,就算是強風,也掀不起飛沙走石。然而,億萬年來隕星的反覆撞擊,在火星表面留下了極其細密的一層塵埃。這些塵埃被強風揚起,捲入高空,形成塵暴,遮天蔽日。

對於依賴太陽能的機遇號來說,這意味它無法用陽光給自己補充體力,只能眼睜睜看著電量越耗越低。

從5月31日到6月11日,這場火星塵暴(紅色)愈演愈烈,已經覆蓋火星表面的1/4。地圖正中是機遇號所在位置。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MSSS

它曾挺過上一次塵暴

如果機遇號有知覺,它會記得上一次面對同樣境遇時的恐懼。那是2007年,一場塵暴在火星上席捲全球。天色越來越昏暗,直到陽光幾乎消失。在長達兩周的時間裡,機遇號停止了一切不必要的活動,後來甚至中斷了與地球的無線電通信,只為了最大程度地節省電量

省下來的電量,是機遇號拿來續命的。在塵暴帶來的漫漫「長夜」,火星上的氣溫會降到零下好幾十度。機遇號必須耗費電量來維持體溫,特別是讓電池等關鍵設備保持活性,才有更大的機會存活下去。省下來的電量越多,它在塵暴中就能堅持越久,也就越有可能撐到重見天日的那一天。

2001年,一場全球性塵暴席捲火星。這兩張照片拍攝時間只隔1個月,展示了塵暴前後的兩重天。圖片來源:NASA

2007年的那場塵暴,機遇號倖存了下來,不能不說是個奇蹟。那一年發生在機遇號上的另一件奇事,對它最終度過難關也有很大的幫助。

一般來說,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待得越久,機遇號身上就會蒙上越多的塵埃。這些塵埃在太陽能板上落了一層,雖然不至於完全擋光,卻也會讓機遇號的充電效率越來越低。巧就巧在,2007年初,在那場塵暴發生之前,機遇號上的蒙塵被火星上時常出現的旋風清了個乾淨,充電效率恢復到最好的狀態。這也讓機遇號在面對那場塵暴時,基本上處於滿電的狀態。

火星上的旋風在2014年也幫機遇號清過一次蒙塵,左右為前後對比圖。圖片來源:NASA

而這一次,情況卻要兇險得多。沒有旋風來給機遇號及時清理蒙塵,它的電量本來就不滿。而突如其來的這場塵暴,也遠比11年前的那一場,來勢洶洶得多。

火星上最黑暗的日子

對機遇號來說,一場塵暴有多糟糕,主要看τ這個參數。它代表了大氣的不透明度,數值越高,空氣就越不透明,機遇號的處境也就越暗無天日。

2007年那場火星塵暴,τ最高達到過5.5。這個最高紀錄保持了近11年,直到被現在這場塵暴打破。

6月5日,機遇號上一次測量時,τ已經飆升到了10.8。這意味著,抵達火星大氣頂層的陽光,每10萬個光子中,只有2個能照到火星地表。再往後,這個數值高到爆表,天色也暗到幾乎完全黑暗,機遇號已經測不出有效的數據了。

機遇號在不同年份測量記錄的τ值,右邊的紅色尖峰是2007年那次塵暴,中間那條飆升的綠線是現在這場。圖片來源:NASA

機遇號的太陽消失了。事實上,太陽已經消失了整整10天:從6月5日起,機遇號就再沒有看見過太陽。11年前的那場噩夢,恐怕又要重來一遍了。陷入黑暗的第2天,它就暫停了手頭上所有的科學觀測工作。除了偶爾看一眼黑暗的天空,向遠在地球的人類報個平安以外,機遇號小心翼翼地保持著體溫,恨不能把每一度電掰成兩度來用。

科學家模擬了不同τ值下機遇號所見的天空。從左到右,τ值依次為1、3、5、7、9、11。目前機遇號面對的,就是比最右更黑暗的情況。圖片來源:NASA

而這場塵暴,才剛剛開始,還在不斷加強,並向火星全球擴散。

撐到最後一絲電量

6月9日,停止工作的48小時後,機遇號給地球報了一次平安。儘管已經昏天黑地,但塵暴起到了一定的保溫作用,當地的氣溫只降到了-29℃,遠遠高於-55℃。這是它理論上能夠承受的極限低溫。按照約定,再過72小時,它會再給地球報一次平安。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

假如情況進一步惡化,恐怕連報平安的電都要省下來了。機遇號將關閉通信設備,切斷與地球的聯絡,好讓自己堅持得再久一些。上一回,它就是這麼做的,最終等到了久違的陽光。但這一次,誰也不知道,結局還會不會如此。

6月12日,到了之前約定的日子,地球上最靈敏的深空天線對準了火星。這一天又過去了,我們沒能等到機遇號發來的任何訊息……

6月9日,機遇號傳回地球的照片。前3/4顯示了當時它已經被一片昏暗所籠罩,後1/4則是照片沒有傳完信號就中斷了。圖片來源:NASA

陷入沉睡,期待奇蹟!

機遇號撐到了最後一絲電量,這場塵暴卻絲毫沒有消散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大有席捲火星全球之勢。現在,只剩下一條路可走了。為了防止電池電壓過低而損壞,機遇號大概已經切斷電源,放棄了保暖,進入了沉睡模式。不過,它也給自己留下了一線生機。

機遇號會把所剩無幾的電力,接給一個不間斷計時的鬧鈴,讓它負責定期喚醒自己,看一眼電量還剩下多少。如果情況沒有好轉,電量仍然過低,機遇號便會繼續沉睡,等待下一次蘇醒。

或許,就在某一次醒來之後,機遇號會發現電量終於有了起色。它已經再次被陽光照亮,太陽能板產生的微弱電流,正在給幾乎耗盡的電池補充電力。機遇號將在那裡沐浴陽光,積攢體力,給地球上的我們報一個平安,然後繼續出發,開啟新的篇章。

但也有可能,最後一次醒來時,機遇號發現電量已經見底,連鬧鈴也無以為繼了。真到了這種境地,它也別無選擇,只能再次沉睡。而這一覺睡過去,可就再沒有鬧鈴來喚醒它了。機遇號將長久地挺立在這裡,成為一座紀念碑,無聲地述說自己探索火星的傳奇,直到無盡的時間將它埋沒。

這是機遇號在登陸火星的第4682個火星日拍攝的風景照。山坡下那個白色小點,就是它目前所在的位置。圖片來源:Seán Doran

一個月後,最多兩個月後,塵暴終會散去,陽光也將再度普照這片紅色大地。到了那時,期待奇蹟可以再次發生,我們會收到機遇號發回的信號,告訴我們,它還好。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DMGAME 的精彩文章:

澳門電競嘉年華震撼來襲 鬥魚主播17shou紫藍等受邀
Eidos:《古墓麗影:暗影》我們已經玩上一年了!

TAG:3DMG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