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驍龍 710 首秀——硬朗方正的小米8 SE 詳細評測來襲

驍龍 710 首秀——硬朗方正的小米8 SE 詳細評測來襲

小米科技創立至今已經八年,八年來,小米與高通一直都是親密無間的,今年更是不會例外。2018 年 2 月 14 日,小米在印度全球首發驍龍 636 機型——紅米Note 5。3 月 27 日,作為全球第一批拿到驍龍 845 移動平台的廠商,小米國內首發驍龍 845 機型——小米MIX 2S,並很快做到量產。

再到上月 31 日亮相的小米8 SE,小米再次全球首發驍龍全新系列產品——驍龍 710。作為驍龍 800 系列與驍龍 600 系列之間的產品,驍龍 700 系列可理解為未來驍龍 SoC 中更具性價比的平台。因為驍龍 700 系列即有驍龍 800 系列的旗艦特性下放,又彌補了驍龍 600 系列中的一些不足。

那麼,這顆驍龍 710 的首秀會有何表現呢?小黑將通過小米8 SE 的性能部分進行評測。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小米8 SE的基本參數配置。

從上面參數可見,小米8 SE 搭載一塊 5.88 英寸的三星定製 OLED 屏,裝配一塊驍龍 710 SoC,輔以 4GB RAM 起步的內存以及標配 64GB 的存儲空間。硬體跟上了,但它在小黑一周的使用下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本次測試的小米8 SE為6GB RAM + 64GB ROM版本)。


小米8 SE 既然隸屬於小米8 系列,那麼它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劉海屏這一「命門」設計。雖然正面與小米8 一脈相承,但整機的設計語言還是明顯不同的。小米8 SE 外觀風格不同於小米8 的圓潤,而是偏向於硬朗方正。

小米8 SE 機身採用目前千元機較為常見的前後 2.5D 玻璃+金屬邊框的「夾心餅乾」設計。但由於小米8 SE 可能是想給用戶營造一種硬朗的視覺,其 2.5D 的弧度不像上代旗艦——小米6 那樣圓滑。不僅不順滑,在金屬邊框與正面玻璃的過渡銜接處,小米8 SE 的過渡還略顯僵硬,背部玻璃與金屬邊框的銜接則沒有這一問題。

小米8 SE 正面搭載一塊比例為18.7:9 的 5.88 英寸 AMOLED 顯示屏,該屏幕解析度為 2244×1080(FHD+),支持 DCI-P3 廣色域。雖說該機正面屏幕達到 5.88 英寸,但其機身整體大小與 5.15 英寸(16:9)的小米5/6 相差無幾。

劉海位置的感測器從左至右順序依次是 2000 萬像素攝像頭、光線感應器、聽筒、呼吸燈以及前置柔光燈。小米8 SE 的劉海並沒有裝配小米8 的紅外相機,也就是說小米8 SE 在夜間關燈之後還是乖乖的用指紋識別解鎖為妙。

再看其機身背部,小米8 SE 無疑也用上了今年貫穿小米所有產品線的設計,1200萬 + 500萬 雙攝置於背部左上角處,閃光燈置於雙攝中間,不知這個設計小米今年還要用多久呢?指紋識別模塊置於背部中上處,背部下方是「MI」Logo。

其它方面,其依舊沒有配備 3.5mm 耳機介面,底部依次為主 Mic、type-C 介面、揚聲器;機身右邊為音量加減以及帶有同心圓紋路的電源鍵;頂部則有在小米8 取消的紅外線感測器以及次 Mic;左側為雙卡雙待卡槽開孔。

整體而言,小米8 SE 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驚喜,常規背部設計、經典的按鍵布局以及緊湊的機身做工都給人一種熟悉的感覺。


小米8 SE 全球首發驍龍 710(2×2.2GHz+6×1.7GHz)移動平台,作為高通驍龍最新產品,其除了同樣是提供一整套的移動設備解決方案外,驍龍 710 移動平台還通過軟硬體結合提供一整套 AI 方案。據官方介紹,驍龍 710 搭載多核人工智慧引擎,搭配頂級的 Hexagon 685 DSP 向量處理器,新升級的 Adreno 616 GPU、全新的 Kryo 360 在相互協同下,可擁有高達 2 倍的性能提升。

下面直接通過遊戲來看其遊戲性能表現如何。遊戲之前,我們先看小米8 SE 的各項跑分軟體數據。

左:安兔兔 ||中:GeekBench || 右:3D Mark

從以上數據可見,其性能表現要優於驍龍 660 移動平台,但比起驍龍 835 還是有點差距的,更不必論及今年的旗艦 SoC ——驍龍 845。當然,跑分僅是一個性能的峰值表現,下面我們將從《王者榮耀》以及《刺激戰場》來直觀的看下小米8 SE 的遊戲體驗。

《王者榮耀》開啟最高畫質、高幀率模式、角色描邊(能開的都開了)。其在技能滿天飛的深淵大亂斗中,表現十分穩定,一直在 59 幀上下浮動(±3)。雖說驍龍 660 也可以長時間維持在 58 幀上下,但其在打團或技能滿天飛的場景,還是會掉到 51 幀左右。由此可見小米8 SE 首發的驍龍 710 性能表現還是蠻優秀的。

若說現在《王者榮耀》並不能體現出一顆 SoC 的極限性能,那麼我們再看最吃性能的吃雞手游——《刺激戰場》。等等,在開始遊戲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小米8 SE 上的《刺激戰場》遊戲界面,可以清楚看到,《刺激戰場》並不像《王者榮耀》一樣針對劉海屏進行優化,在小米8 SE 的劉海處直接來一道「分割線」,在遊戲觀感上極其不適應。

雖然畫面觀感還不能帶來極致體驗,但我們還是要以《刺激戰場》來看看驍龍 710 的表現如何。因為目前小米8 無法破解至 HDR 高清及以上畫質,所以小黑將會以默認畫質(高清)以及高幀率(峰值30幀)來進行遊戲。一小時遊戲下來,跳傘、瞄準、射擊、開車、跑圈毫無壓力,並不會有驍龍 660 在後半程那般明顯的幀率波動。

整體而言,有驍龍 710 加持的小米8 SE 在遊戲體驗上並不會讓人感到失望,甚至在功耗上還有點小驚喜。小米8 SE 在滿電狀態下,後台系統不清理待機 10 小時耗電 8%,相較小米6X 不清理後台待機 8 小時耗電 39% 好上不少;兩小時視頻耗電 30%,一小時《王者榮耀》耗電 16%,一小時《刺激戰場》耗電 15%,其餘時間偶爾刷社交軟體、看看小說,下班還剩 23%。

雖然小米8 SE 有驍龍 710 加持,但由於電池容量所限,其續航也僅是滿足中度用戶的日常使用,重度用戶的話一天兩充還是很有可能的。都說電量不夠,快充來湊,這次小米8 SE破天荒的標配 18W 快充頭(小米今年發布的千元價位機型均支持QC 3.0,但不標配快充頭),從 10% 開始充,30 分鐘充電 44%,50 分鐘充電73%,充滿用時 86 分鐘。


本次測試的小米8 SE 系統為內測版 MIUI 10(出廠預裝的是最新的穩定版 MIUI 9),此前的MIUI 10 詳細評測已經介紹了其各大亮點。為 AI 發聲的小愛同學、全新的 UI 設計、更全面的全面屏交互等等。

那麼,在小米8 SE 上的 MIUI 10 有沒有什麼新特色呢?有,因為其採用三星的 AMOLED 屏幕,與採用 LCD 屏的小米手機相比,在顯示設置一欄,新增息屏預覽以及抬起喚醒功能。除此之外,小米8 SE 還可以在全面屏設置中選擇隱藏屏幕劉海。

也正是因為這劉海的加入,使得 MIUI 10 在小米8 SE 上的 Bug 比非劉海屏機型多上不少。上文曾說過,小米8 SE 在《刺激戰場》的遊戲體驗中,其畫面優化效果並不是特別友好。劉海處有一道明顯的「分割線」,使得畫面變得上直角下圓角,這對遊戲的視覺體驗實屬不佳。

當然,這不僅僅出現在遊戲體驗中,在觀看視頻時亦是如此,在全屏觀看時,可以清晰看到,除了劉海處會被隱藏之餘,劉海下方還有幾排像素點被阻擋。這對有強迫症的小黑而言,在其未進行完美適配之前,都不會再用其看視頻了。


看實拍樣張之前,先看小米8 SE 的相機配置,後置 1200萬 + 500萬 像素攝像頭,前置 2000萬 像素攝像頭(四合一 2μm 超大像素)。小米8 SE 既然是小米8 系列的一個分支,那麼它肯定也是支持 AI 拍攝(識別場景)。那它的拍照能力有怎樣的表現呢,我們直接樣張說話。(樣張全部開啟 AI 拍攝)

(日間戶外樣張)

(室內樣張)

從日間樣張可見,小米8 SE 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其出色的明暗對比度以及樹枝下樓宇的細節都能有著出色的表現。即使在陰天或者室內光線並不是太充足的條件下,依舊能很好的保留更多細節,室內燈光的光源也可以有效地壓制,不會出現泛光。

(夜間樣張)

到最考驗手機成像的夜間部分,小米8 SE 在光源單一的場景,其對路燈高光有著很好的把控,不會出現光源溢出的情況,當然,夜間暗部細節還有待加強。再看較為複雜的場景,其對「中華廣場」這幾個字的輪廓能清晰還原,但由於高光控制不佳,細節出現些許模糊,下面的英文字母更是;但夜空並沒有這一價位常見的塗抹感或者噪點,小米8 SE 的 AI 場景識別演算法還是值得肯定的。

硬體有驍龍 710 集成的 Spectra 250 ISP 加持,軟體有自家 AI 場景識別演算法。軟硬體有效結合使得小米8 SE 在同價位機型中有著更佳的成像水平,更討好眼球的實拍樣張。


一周體驗下來,小米8 SE 給小黑最大的亮點就是順暢,無論是出廠預裝的 MIUI 9,還是最新內測版 MIUI 10,都不會有此前小米6X那般諸多不足。但由於小米8 SE 也是小米首批劉海屏機型之一,MIUI 還需圍繞劉海進行優化,希望 MIUI 10 公測之後能讓用戶有最佳的視覺體驗,而不是讓用戶去適應這糟糕的視覺差。

當然,小米8 SE 1799 元起的售價,配合全新的驍龍 710 移動平台,使得其在同級別競品中依舊延續了小米基因中的「殘暴」性價比。對喜歡玩遊戲但目前囊中羞澀的消費者而言,小米8 SE 或許是目前最值得購入的手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卓中國 的精彩文章:

零界全面屏體驗非凡 vivo NEX本月23日上市
微軟自曝下代 Xbox:幀率/CPU 將獲重點提升

TAG:安卓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