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不能對寶寶做的八大禁忌

不能對寶寶做的八大禁忌

1:不能隨便親吻寶寶,更不能親寶寶的嘴巴,

不能對寶寶做的八大禁忌

嬰兒抵抗力很弱,大人們在親吻小寶寶的時候,病毒或者細菌可以通過呼吸道傳播。親吻孩子時千萬不要嘴對嘴,因為大人口中有幾百種細菌,通過親吻可傳染的細菌超過幾百種,幼兒抵抗力差,如果被傳染就會很容易生病。

2:不能嘴對嘴給寶寶餵食,

嬰幼兒的口腔粘膜薄嫩、唾液分泌少,易受損傷和病菌感染,而幽門螺桿菌的傳染力非常強,可通過嘴、手、不潔食物等途徑傳染。理由跟第一條差不多。

3:不能將寶寶搖晃·抖動·拋·舉高·轉圈。

由於寶寶頸部較為柔軟、脆弱,且頭部的重量也約佔全身重量的1/4,再加上頸部欠缺支撐力,大腦也尚未有發育完全的髓脂(一種起保護作用的蛋白質。)當在劇烈搖晃或拋顛時,寶寶腦組織與顱骨相撞擊,受撞擊的大腦部位極可能出現損傷。表現為局部水腫,周圍血管也會破裂,形成硬膜下血腫,引起「腦輕微震傷綜合症」,可造成嬰兒大腦嚴重的神經損傷及嚴重的後遺症,將來可能會出現智力滯後、學習困難、失明、運動障礙等,甚至會危及生命,尤其是有腦血管畸形者。

4:不能給寶寶捏擠乳頭。

擠壓新生兒奶頭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做法。局部的擠壓,很容易引起皮膚的破損,除了給新生兒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外,還可使皮膚表面的細菌乘虛而入,造成新生兒乳房紅腫熱痛,發生乳腺炎。而新生兒的抵抗力比較差,很有可能引起病菌在全身的擴散,出現敗血症,危及新生兒的生命。新生兒乳房腫大是新生兒時期特有的生理現象,父母不必進行任何處理,尤其是千萬不要熱敷、按摩、擠壓,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生兒腫大的乳房會自行消失。

5:不能給寶寶挑馬牙。

嬰兒口腔黏膜非常嬌嫩,黏膜下血管豐富,加上嬰兒本身的抵抗力很弱,一旦損傷了口腔黏膜,極易引起細菌感染,嚴重的話甚至危及嬰兒生命。過去有些新生兒為此喪命,民間認為是「馬牙」被孩子吞到肚子里,其實真正的「兇手」是感染。

6:不能給寶寶綁腿。

在嬰兒期,髖關節還處於不穩定期,如果孩子下肢可以自由活動,當他像青蛙一樣外展,股骨頭就處於髖臼里。最後變直的時間,人種之間可能有點差異,根這種狀態可以讓髖臼和股骨頭可以互相刺激發育,讓髖關節更穩定。如果孩子下肢被綁得筆直,股骨頭就可能跑到髖臼外面去了。 影響寶寶四肢的血液循環,易造成外傷。臨床上有很多新生兒由於手腳被布條等物品捆綁而導致四肢淤青,甚至由於長期血液不循環而面臨截肢的危險。寶寶四肢被捆不能自如活動,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極其不利。 四肢被捆還容易造成寶寶手腳活動不靈活,影響寶寶生長發育。

7:不能過早給寶寶把屎把尿。

從小給寶寶把尿的後果是孩子完全不知道根據便意排尿,只知道根據「把尿」這個動作來反射性排尿,而不是生理性的需求了。這樣既不利於嬰兒髖關節的發育,也容易造成嬰兒脫肛、肛裂等現象。

8.不要過早給寶寶學坐,學站,學走

嬰幼兒的骨骼硬度差彈性大,容易變形;同時肌肉的力量不足,不能耐受過強的運動。過早學坐,可影響脊柱的發育,引起畸形,過早學走,可能導致下肢彎曲畸形,牽手向上走路,由於孩子肘部橈骨小頭的環狀韌帶薄弱,倘若學走路過早,因下肢骨柔軟脆弱,經受不住上身的重量,容易疲勞,下肢的血液供應也因此受到影響,故而容易導致下肢出現佝僂病似的X型腿或O型腿,甚至發生疲勞性骨折。由於足部發育不健全,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會影響到足部的發育,導致寶寶出現扁平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