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佳能EF口超廣鏡頭私家指南

2018年佳能EF口超廣鏡頭私家指南

看文章前,應該要有個概念,對於超廣角這一焦段的鏡頭來說,全幅系統的可玩性以及成熟度都是所有畫幅中相對而言最佳的。大多數情況下,超廣鏡頭廣袤的視角是其全部意義所在。

以下分為原廠&副廠可選項,不考慮轉接及年代過於久遠的老鏡頭,雖然其中不乏精品,但考慮到淘二手不是件人人都會的事,本篇不詳述。以後有機會可能會填上這個坑。部分鏡頭完全不值得推薦,以下清單中已略去。蔡司,福倫達等涉及諸多專業內容,將單獨討論。

原廠中,可選項分別有:

Canon EF EF 11-24mm f/4L USM

Canon EF 16-35mm f/2.8L II USM

Canon EF 16-35mm f/2.8L III USM

Canon EF 16-35mm f/4L IS USM

Canon EF 17-40mm f/4L USM

副廠中,可選項分別有:

Tamron SP 15-30mm f/2.8 DI VC USD A012

Sigma 12-24mm F4 DG HSM | Art

Sigma 14-24mm F2.8 DG HSM | Art

Sigma 14mm F1.8 DG HSM | Art

Sigma 20mm F1.4 DG HSM | Art

LAOWA 12mm F2.8 Zero-D

LAOWA 15mmF4.0 MACRO 1:1

先說原廠鏡頭。第一支,視野爆炸廣的EF 11-24mm f/4L,其實這隻鏡頭當年發布時幾乎找不到對手,發布後網上也出現了大量相關評測,好在大多客觀,基本不存在軟文,具有一定的參考性。燈泡前組設計,同樣的F4恆定光圈,犧牲了一些視野,換來了邊緣的橫平豎直。在超廣角鏡頭的範疇里,每廣1mm,視野範圍都有著明顯的差距,每廣1mm,都是廠商投入大量資金和研發資源的成果。絕大多數情況下,越廣越貴,越貴越好。EF 11-24mm就是這樣的一隻鏡頭,儘管畫質優異,解析度可以餵飽目前任何135高像素機身,堆料帶來的後果是超級重,燈泡頭對於濾鏡系統不夠友好,且嬌弱。此外,11mm的視角並不是人人皆可駕馭,也很少有需要視野這麼廣的題材,超廣即正義並不是無底線的。所以,沒試過的可以去上手玩玩,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的已經入手了,在加上這玩意巨貴,在和長一段時間價格都不會跳水,所以在這裡不安利。

接下來就屬於大三元的範圍了,首先是EF 16-35mm f/2.8L II USM,作為上一代的大三元,(截止更新,最新版本為三代),二代16-35的邊緣畫質和全開畫質在各大論壇和愛好者之間飽受詬病,但經過長期使用後,個人認為實際情況並沒有到無法接受的程度。首先,抗眩光不夠好是真的,帶上遮光罩改善都不是很大,包括但不僅限於舞檯燈光,日出日落等環境。全開邊緣的色散比較明顯,且畸變和暗角(邊緣失光)低於平均水平,多數可後期去除,但確確實實影響了畫面。銳度在我看來是16-35這一焦段的鏡頭最看重的方面之一,二代16-35做的一般,屬於能夠接受,但完全不能稱之為好的程度。全開條件下對於2000w像素級別的機器還說得過去,再往上就開始吃力了,經不住100%放大。總之個人是很喜歡的,色彩略帶油潤,對暖色的畫面渲染出色,畫面不銳但足夠有質感,明確的說,如果對畫質要求不高,這隻鏡頭在這個價位提供了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Canon EF 16-35mm f/2.8L IIIUSM和Canon EF 16-35mm f/4L IS USM放在一起說,同樣是兩隻評測文章和視頻無數的鏡頭。自從5DS和5DSR發布後,佳能陣營的全幅系統對於高畫質超廣鏡頭需求急劇上升。這兩隻鏡頭都是近期更新的超廣角大小三元。Canon EF 16-35mm f/2.8L III的畫質相比Canon EF 16-35mm f/4L來說自然更好,但是普通用戶可忽略不計,稍高的解析度會對照片帶來質的改變,如果沒有星空拍攝需求,大多數用戶應該考慮EF 16-35mm f/4L IS,有了IS的加持,簡單練習便可在夜晚做到手持半秒曝光畫面清晰可用。專業用戶不用多說也知道應該如何選擇,在此略過。總之,這兩隻鏡頭有著相似的設計思路,在保證色彩,微反差,畫面渲染等方面過得去的情況下,通過光學設計和特殊鏡片儘可能優化解析度,是典型的現代鏡頭。跑分優秀,可靠穩定,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下面是張EF 16-35mm f/2.8L III的官方樣張。

最後一隻佳能原廠超廣角是被笑稱為紅圈狗頭的EF 17-40mm f/4L,然而事實上,這隻鏡頭有很多被大多數人忽略的優點,例如,F4恆定光圈大部分情況下是被第一個忽略的,由於相對可承受的售價,大多數用戶關注於光學素質,忽略了作為一隻鏡頭最基本的使用體驗,如做工等。在此,大家心中應該建立起對於一隻好鏡頭的標準,解析度很多時候並沒有想像中重要。扯回來,EF 17-40mm f/4L足夠輕便,體積對於超廣角鏡頭來說足夠小巧,濾鏡口徑易於搭配,恆定光圈很良心,也有著不錯的耐天候性能,雖無法和高端L鏡頭相比,但抵禦旅行或日常生活中的雨滴,沙塵來說綽綽有餘。由於更多的意義在於焦段,EF 17-40mm f/4L畫質方面顯然略有遺憾,全開稍軟,收1檔可用,色散暗角畸變等方面都不算優秀,也沒有亮點。質感不佳算是光學部分以外的缺點之一,但定位問題決定了EF 17-40mm f/4L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與任何一隻16-35級別的鏡頭競爭。用戶群體重合有限,適合預算吃緊的全幅用戶或希望減輕旅行重量卻又不希望缺少焦段的用戶。EF 17-40mm f/4L是一隻合格的「第一支超廣鏡頭」。

接下來說說副廠鏡頭。騰龍適馬佔據了半壁江山,騰龍靠著15-30巧妙的與原廠大三元錯位競爭,與尼康14-24相比擁有價格優勢,各項跑分和光學性能接近,但視角少了1mm。與佳能16-35 F2.8相比,視角更廣,但犧牲了使用濾鏡的便利性,某種程度上有些可惜,但對於預算有限,希望追求高解析度同時不過分看重便攜性的用戶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騰龍的15-30在可預見的未來即將更新,預計光學性能不會有大幅提升,如果屆時價格沒有大的提升,可作為選擇之一。

適馬有兩代12-24mm的超廣,畫質兩代均無硬傷,二代提升了解析度和邊緣表現。新款有了恆定F4的光圈,和更好的做工及畫質。Sigma 12-24mm F4 DG HSM | Art屬於適馬旗下的專業級鏡頭,自發布以來,和EF 11-24mm f/4L一樣,一直不溫不火,究其原因,還是過於小眾。需要注意的是,適馬的耐天候性能一直不是很硬核,可靠性方面較原廠有差距,預算充足的還是盡量原廠。

一直以來,14-24mm F2.8這一規格的鏡頭由尼康獨佔,事實上,尼康的14-24G非常良心,現在適馬也有了同樣的規格,性價比更高,且解析度更為出色,畫面色彩平淡,反差略微生硬,但銳度略高過尼康的14-24,僅次於上文提到的佳能EF 16-35mm f/2.8L III USM。如果佳能用戶希望入手一隻比16mm更廣,擁有F2.8光圈,且能夠自動對焦的變焦鏡頭,適馬14-24mm F2.8是唯一的選擇。燈泡頭在維護和使用中略有不便,需克服。我的主力機目前是尼康F系統,我個人寧願為了更細膩的畫面層次,更油潤的色彩和更具有質感的微反差選擇尼康原廠14-24,二手價格也與適馬14-24全新相差無幾。

適馬的14mm F1.8 Art和20mm F1.4 Art放在一起講,兩者均為超廣角大光圈定焦,同樣擁有不妥協的畫質和接近的體積及重量,選擇的點在於更大的光圈和更廣的視角哪一條更重要。其中,適馬的14mm F1.8 Art常常被當作高規格星空專用廣角頭。近幾年適馬發布的Art系列幾乎每一隻都能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14mm F1.8 Art就屬於規格突破的類型,同時,還保持了優秀的光學性能。目測暗角在一檔半左右,如果有條件盡量用在5D4以後的機身上以獲得在後期校正後能有更好的邊緣畫質。20mm F1.4 Art相比之下由於視角原因更可控,也更容易上手。需要注意的是,適馬Art系列的鏡頭的對焦環向來不容易清理,橡膠環較軟,且易粘灰,長時間使用後汗液或雨水會留下灰白色的痕迹,因此,對於在戶外條件下需要遭受惡劣天氣侵襲的超廣來說,適馬仍有提升的空間。

老蛙是近些年來的國產新興品牌,LAOWA 12mm F2.8 Zero-D作為單反系統中的超廣主打產品,綜合來看是非常良心的,12mm,F2.8以及老蛙主打的畸變是所有賣點。其最大的優勢在於犧牲自動對焦和變焦功能換來的合理的體積控制並達到了F2.8的最大光圈。優勢明顯,缺點亦同。另外,對於希望嘗試比16mm更廣視角的用戶來說,老蛙提供了一個輕便,高性價比的選擇。12mm F2.8 Zero-D同樣可以運用於星空或星野等題材,F2.8所帶來的優勢極其明顯。儘管在全開光圈下畫面邊緣有些許慧差,但整體來說可以接受。

老蛙15mmF4.0 MACRO 1:1是支很有意思的鏡頭,作為國產品牌的初次嘗試,可玩性極高,但硬傷不可忽略,老蛙幾乎是第一家嘗試將微距,超廣,和移軸結合在一起的廠商,就超廣而言,達到了中等偏上一點的水準,但上手之後會發現,實際使用並沒有老蛙宣傳的優秀,首先,在全幅上,這是一隻15mm的超廣,但移軸功能卻只能用在APS-C畫幅的機身上,如果強行在全幅機上用,會出現無法修復的暗角。此外,可靠性同樣不夠出色,雖然是全金屬手動對焦且鏡身材質為全金屬,但進灰和移軸結構滲油的問題時有發生。總之,這是一隻可以嘗試的鏡頭,其意義在於以低廉的價格讓用戶能體驗到諸多有趣的玩法,然而,專業或者進階用戶大概率是不會考慮它的。

以上就是截止目前全部的體驗,總體來說,在佳能系統下挑一隻靠譜的超廣角鏡頭是很容易的,各位客官有啥後台私信見,將儘快回復。

膠捲販賣機,持續更新,敬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膠捲販賣機 的精彩文章:

TAG:膠捲販賣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