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學路上,有智慧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單打獨鬥

留學路上,有智慧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單打獨鬥

01

前段時間,衡水中學備戰高考的一組圖片刷遍了朋友圈:

每個人旁邊都堆著高高的試卷,幾乎遮住了窗戶。

在校園裡,幾乎看不到「走路」的學生,大家都一路小跑。

看著心疼,但也沒辦法。我們來看兩個數字:

剛剛結束的2018年高考,考生有975萬;

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20萬人。

所以,在國內,孩子每走一步,面臨的都是數以萬計的競爭對手。有家長說:在我十七八歲度過高考歲月時,我就發誓將來不要讓我的孩子再來一遍。

原因很簡單:

太苦了。

但是,對出國的孩子和家長來說,走出國門,其實只是得到一張入場券,關於未來、關於明天的種種陰晴雨霽,才剛剛開始。

02

所謂「父母之愛子女,必為之計深遠」,拋去現實的競爭壓力,忍痛送孩子出國,也是為孩子的未來做更深遠的打算。

對很多父母而言,自己一生努力的意義,就是想給孩子一個更高的起點——我曾經流過的汗,絕不讓孩子再流;我們已經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但至少多給孩子一些選擇的籌碼:

孩子,爸爸媽媽並不在乎你日後是否功成名就、衣錦還鄉,只希望你能按照自己最喜歡、最自在的方式生活,通過出國留學,希望你能拓寬眼界,看到不同的人,接納不同的生活姿態:

有人喜歡高強度高薪水的工作,選擇進入世界500強,迎晨曦出門,披星星回家;

有人希望幫助別人,就背起行囊,去印度的老人之家做一名義工,自己粗茶淡飯,換老人們一個安穩晚年;

有人喜歡動物,在畢業後去動物園喂犀牛、訓海豚,自得其樂;

有人執著創業,就一點點找機會、攢人脈,爭取抓住下一波時代浪潮。

……

世界那麼大,我希望你既能看到沙漠的壯闊,又能體會一粒沙的自由;既能仰望星空,又不忘腳踏實地;既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

這些,是留學生活可能送給你的禮物。

03

話雖如此,但真的有一天,孩子帶著這些美好的願望,遠渡重洋,在大洋彼岸另起爐灶,投入新生活時,身為父母,既開心,又難掩心中的一點失落:

臨行前,幫孩子收拾行囊,兩個大箱子,滿滿地裝走的是他的生活用品,留給我們的,卻是空落落的心。

出國後,一片大洋,分隔兩端,不僅日夜顛倒,和孩子間的感情好像也有了「時差」:

看到美國地震,心急火燎地打電話過去,而孩子正在睡覺,不耐煩地咕噥一句:離我遠著呢。

聽說留學期間要慎重選課、多參加社團,第一時間把消息分享給孩子,而他聽了半天,只說了句,媽你不懂就少操心。

曾經遇到一個學生,出國後,就幾乎和家裡「失聯」了,每次和爸媽打電話,說不上十句話,就掛電話,常常是媽媽還在這邊熱心地問長問短,那邊已經是忙音。

後來有一天,我聯繫了那個孩子,認真地問他:你為什麼不愛跟爸爸媽媽聊天呢?一個人在國外,不想找人說說話嗎?

他想都沒想,說,他們不懂。

我笑笑,接著說:你其實也很想和他們聊,是不是?但因為媽媽爸爸不了解你在這邊的生活情況,不知道你每天見些什麼人、學什麼東西,也沒辦法真正理解你面臨的困難。一個人在這邊,你也會難過、會孤獨,但又覺得即使和父母說了,他們也幫不上忙,還會白白跟著擔心,對嗎?

孩子紅了眼圈,沒有說話,但用力點了點頭。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覺得青春期的孩子難溝通,不是因為他們要掙脫家庭、要隱藏自己,而是覺得父母和自己不再同步,所以乾脆什麼都不說。

看起來,這好像正應了龍應台《目送》那段話: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但其實,也未必非要如此。

小時候,我們俯視孩子的頭頂;長大後,我們注視著孩子的背影。而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在兩者之間,還有第三種選擇,就是父母不放棄自己的成長,始終和孩子肩並肩。

要知道,做父母也是一件需要學習、需要努力的事:爸爸媽媽,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媽媽。

(《請回答1988》劇照)

面對生活、面對成長,我們和孩子,都是初學者。

那麼,孩子出國後,家長應該怎樣自我成長、自我更新,又需要了解哪些信息,才能更好地陪孩子山水一程呢?

孩子出國後,家長可能遇到的問題:

很難獲取學校動態和信息;

和海外學校及寄宿家庭的溝通有語言、文化障礙;

不能第一時間獲取緊急情況信息,溝通有延遲;

和孩子失去共同話題,沒辦法提供情感支撐。

而這些,也正是EduCare一直全力為家長解決的問題:

1.即時翻譯的雙語聊天。

在專業的後台翻譯團隊及人工智慧的合作下,幫家長解決最基本的語言關。打通和海外老師、寄宿家庭間的聯繫通道,是接觸孩子海外生活的第一步。

2.緊急消息及時送達

當孩子遇到緊急情況,校方/寄宿家庭可以使用24小時緊急消息功能,在最短時間內聯繫到家長,既保證消息的及時性,也不給騙子可乘之機。

3.成長過程詳細記錄

校方/寄宿家庭可上傳孩子的照片,並發布文字內容,相當於創造了一個孩子專屬的「朋友圈」,即使相距千里,家長也能隨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分享孩子成長中的重要瞬間。

4.獲取第一手學校資訊

想獲取孩子所在學校的最近新聞資訊,可點擊翻譯,後台團隊會及時處理,讓家長像了解國內學校一樣,無障礙掌握海外學校的實時資訊。

有了EduCare,我們便不再是把孩子一個人留在了大洋彼岸,只是換了一種方式陪在他身邊。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加入我們:

我們這一代人,在成長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有委屈和遺憾,所以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而最好的教育,拼的不僅是父母的權利、財力、實力,更是父母的愛和用心。當你不知該如何對那個身在異國他鄉的孩子「用心」時,EduCare,願意告訴你孩子需要的全部。

寫在最後:

孩子,我們何嘗不想每天做好熱騰騰的晚飯,在氤氳的菜香中和你聊天,說說今天的開心事。

也想像其他父母一樣,晴天為你遮陽,雨天為你撐傘,分享你的快樂,抱慰你的迷茫。

但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註定風雨兼程。就像《飛鳥集》里所說:「你的負擔將變成禮物,你受的苦將照亮你的路。」

希望未來的你,會感謝自己今天所付出的一切,願我們,都能收穫更好的彼此。

(本文為推廣文章。內容服務由EduCare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留學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三個孩子全部送進斯坦福,她認為從小應培養孩子這11種品格

TAG:美國留學媽媽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