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莫把折騰當精進

莫把折騰當精進

學佛講精進,然而怎麼才算精進?精進不是使勁,不是折騰造作,精進只是善護念,時刻覺察著自己,不起妄想分別之念而已。

經云:「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如今許多佛弟子,錯會了精進二字,拚命地折騰造作,東奔西忙,忙法會,忙施捨,忙放生,就是靜不下心來。即使打坐,也是七想八想,或者咬牙練腿子,沒有片刻清凈。誦地藏經一天要誦六七遍,念佛每天要念幾萬聲,磕頭每天要磕幾千個,或者動輒數十天餓著不吃飯,以為這就叫修行。他們著急上火趕進度,趕數字,恨不能三天就成佛,全無半點平常心,不弄出毛病才怪。教他放下,他就把這個放下當事,使勁放下,拚命放下;教他少打妄想,他就一個勁地在數妄想,一個妄想,又一個妄想,糟了,又一個妄想!豈不知惦記著不打妄想本身,就是一個大妄想,讓人看著都累。

學佛是讓心休息,休息還要使勁兒,那叫休息么?社會上有舞廳,有蹦極,有過山車,有漂流,都是給人休息用的。玩刺激,沒辦法,世人太躁了,太煩了,太緊張了,壓力太大了,沒法靜下來休息,結果休息還要拚命,實在可憐。仔細觀察一下,那些學佛拚命折騰造作的人,大多也是些業力很大的人,他們心中有太多的不安、太多的煩惱,坐不住,定不下,只好拚命誦經,拚命磕頭,拚命奔走忙乎,在拚命中暫時忘記煩惱,這都是業力使然。佛門之所以要搞那麼多法門,敲打唱念,持咒禮拜,折騰身心,都是對治眾生煩惱習氣的,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如果有一天,你靜下來了,沒有緊張感了,身心放鬆了,心頭無事了,看一切都順眼了,那你的修行才真的上路了,見效了。

摘自趙文竹《旁觀者》

莫把折騰當精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弘教還須先修己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