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趙匡胤為什麼傳位於兄弟,而不是兒子?其實原因很簡單

趙匡胤為什麼傳位於兄弟,而不是兒子?其實原因很簡單

趙匡胤領軍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

大軍回京後,恭帝被迫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

當初趙匡胤打算將皇位傳給弟弟,完全是遵照其母親老太后的想法。太后曾經問過匡胤,你能得天下是何原因?

匡胤答道:「自己承受天命,歸心歸德」。

太后搖頭說道:後周「主上幼小,難聚人心,所以才有你的皇位」。

第一個傳說是「燭影斧聲」。趙匡胤駕崩之前的那天晚上,他召見趙光義進宮,然後屏退左右,哥倆單獨喝起了酒。室外的宮女和宦官在燭影搖晃中,遠遠地看到趙光義時而離席,擺手後退,似乎在躲避什麼,又見趙匡胤手持玉斧戳地,「嚓嚓」斧聲清晰可聞,還傳出趙匡胤的喊聲「你好自為之,好自為之」。趙光義深夜告辭回家,凌晨時分,趙匡胤就死了。趙光義似乎早有預料,帶人趕在趙匡胤的兒子之前來到宮中。皇后情知不妙,只能默許把皇位傳給趙光義。究竟當晚哥倆之間發生了什麼,誰都不知道,有人說哥哥就是被弟弟毒死的。

關於傳弟說,《宋史》和野史記載頗多。大意是說,趙匡胤即位之後,其母杜太后經常參與政事。杜太后臨終時,曾把兩個兒子叫到跟前交待遺言,自己說,由宰相趙普記錄並見證,確定了一個皇位繼承的順序:趙匡胤死後由趙光義接任,趙光義死後趙廷美接任,再由趙廷美傳位給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或者趙德芳。寫好後,杜太后安排「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這就是傳弟說的證據:「金匱之盟」。

趙匡胤在母親的建議下,指定了自己弟弟趙光義為接班人 ,若自己早死的話,便由弟弟繼承自己的皇位。

若是兒子繼位,年齡不夠沒有足夠的手段、實力掌控,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肯定會如五代時期的歷史一般拱手讓人。

所以趙匡胤傳位自己的弟弟這件事情我覺得是合理的,但趙匡胤無法預測自己的死亡時間,如果自己的兒子長大了,能掌控全局了,皇位還是要傳到自己兒子身上的,所以這只是一種口頭上的約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歌不老 的精彩文章:

TAG:情歌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