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0歲以上的癌症患者,在治療時,為什麼不提倡再做放化療了?

60歲以上的癌症患者,在治療時,為什麼不提倡再做放化療了?

網友回答:一般人為何這麼厭惡化療,因為化療讓人多少不同程度的痛苦、化療費用也不低,部分甚至不能報銷,並且化療也會導致諸多的不良反應,比如骨髓移植、噁心嘔吐、腹瀉、皮膚色素沉著、脫髮甚至手腳麻木等。這些副反應都會讓患者不舒服。但是不能否認化療在惡性腫瘤治療中的巨大價值。在沒有更有效的、副反應更小的藥物出現前,化療在中晚期腫瘤治療中的作用是無法替代的。化療在降低根治術後腫瘤複發風險和延長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是有確切證據的。對於化療在癌症患者中的應用,反對一刀切的論調。一定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正確的做法就是在規範的腫瘤治療指南的指導下,結合患者具體的個人情況,來選擇是否化療和化療方案以及化療時間。

網友回答:首先,我們先要了解什麼是放療,什麼又是化療。所謂放療是指通過電離輻射的方式,從局部入手,抑制或者殺死腫瘤細胞,目前主要用於腫瘤局部、一個或多點轉移灶;而化療則是通過口服、注射或其他方式將化學藥物送入人體內,從而抑制或殺死腫瘤細胞,其作用範圍較於放療來說要更大一些,除了可以治療局部病灶及轉移灶外,還可以殺滅微小殘留病灶。兩者都有其副作用的存在,放療以局部反應為主,而化療由於其選擇性差,可同時殺滅正常和惡性細胞,故而全身癥狀更加明顯,例如形體消瘦、骨髓抑制、胃腸反應等。而60歲以上的老人,身體各個臟器、生理功能都開始衰退,體虛邪實是其主要表現,這個時候應該以扶正培本為主,抗癌解毒為輔。這一年齡段的人群,我們更加註重的是減少病人痛苦,提高其生存質量,爭取做到帶癌延年,故而不再提倡一味的放療化療。

網友回答:為什麼60歲以上老人患癌,不建議放化療呢?無論男女過了六十歲,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已經減退,自我修復功能(自愈力)下降,對放化療的反應相對比較遲緩,在遭受了放化療的毒副作用後,一時難以迅速顯現出來,一旦出現後果,卻難以補救。人到了六十歲以上,身體常常出現了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足,消化功能減退,放化療的毒副反應,會產生或加重上述癥狀,造成二次損傷。老年人癌症相對年輕人患癌,發展速度慢,只有不過分刺激它,可以帶瘤生存很長時間。如同一塊土地,莊稼長不快,雜草長也不快。人如果能活到120歲,體內會有3~4個惡性腫瘤,但它們不會影響人的 生活質量。人的年紀越大,腫瘤的惡性程度就越低,風險也越低。癌症是衰老過程中的必然產物。DAN在複製過程中發生突變,就有產生癌細胞。複製過程如同複印文件一樣,複印時間越長,複印材料越多,出差錯的機會越多。如果我們把80歲左右病故的人都做一遍屍解,就會發現100%的人體內都有腫瘤。隨著年齡的增高,患癌的幾率也就越大。如果人在70歲以前長腫瘤,這就是病理性的。70歲以後,生長的腫瘤就是生理性腫瘤,沒有什麼病理意義。

網友回答:我GG60歲查出肺癌晚期,惡化的很快。做完放療,大夫讓家屬考慮做不做化療,我們考慮不做化療,然後那個主任,每次她帶人查房,都特意問我GG多大歲數了,然後拍拍我GG肩膀上,才60歲不治療太可惜太可惜了。因為GG性格關係,我們一直都沒告訴他他得的是什麼病,寬慰他。大夫那麼說了之後我們也沒辦法向他解釋,唉。雖說沒化療,但是我們住院採取對症治療,減輕痛苦,最誇張的時候,輸液體從早上護士接班開始輸一直輸到半夜三點多才輸完一天液體,後來兩根管一起輸,再後來三根管一起輸,也得輸到晚上八九點。從檢查到人走,整整三個月,如果不過度的治療,應該沒那麼痛苦,也沒那麼快。經過這件事情,覺得有的時候醫德比醫術更重要,尤其面對不治之症的時候。

網友回答: 化療要因人而異,不可一概而論。一般來說,我堅決反對過度化療,因為過度化療破壞了人體免疫力,而且癌細胞對抗化療藥物的辦法就是休眠,不分裂繁殖化療藥物就失效了。 用化療藥物治療癌症,要特彆強調戰術,掌握好劑量和用藥時間,還有一個是藥物的種類,要選擇對這種癌症有效的合適藥物。另外,癌症治療必須要用綜合治療方法,不能僅僅依賴一種方法,手術、化療、放療、靶向藥物和細胞免疫治療綜合運用,才能夠戰勝癌症。

網友回答:我家有個親戚已經70多歲了,她患了淋巴癌。醫生都說治不了,抬回家裡面自己找一點麝香就醫治好了。現在已經過了七八年已經80多歲了,和正常人一樣。另外,有個年輕的得了癌,也吃的是麝香,現在好很多了。這個是真的,不是假的。患了癌症的朋友如果相信,可以自己去買真的麝香來試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老中醫提示!癌症最怕這四種水果!趕快告訴家中人!
美國發現排查癌症的新方法,或提高癌症患者存活率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