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5%的患者服藥方式不正確!服藥時,飲水方式很重要

45%的患者服藥方式不正確!服藥時,飲水方式很重要

疾病治療怎樣才能獲得最佳療效

答案很簡單

正確服用藥物

然而一份調查資料卻顯示

45%的患者存在著服藥方式不正確的情況

影響了療效

其中,服藥時不能正確飲水

就是影響因素之一

服藥時應當如何飲水呢?

這與藥物的理化性質和藥理作用有關

1

服用大多數藥物

一般情況下,患者服藥前應當先喝一口水濕潤下咽喉部,服藥後再飲用一定量的水,有利於藥物的運輸、崩解、分布和吸收,更好地發揮療效。

2

服用部分藥物宜多飲水

解熱鎮痛葯

一方面多數解熱鎮痛葯(例如阿司匹林)對胃有一定的刺激,需多飲水稀釋其在消化道的濃度;

另一方面患者服藥退燒後可因大量出汗而造成水和電解質平衡失調,也應當多飲水進行補充。部分抗菌消炎藥物(例如磺胺類藥物、喹諾酮類藥物、慶大黴素等),其代謝產物對腎臟有一定的影響,甚至可在尿中析出結晶,引起泌尿系統損傷。

服用此類藥物必須多飲水稀釋其在尿液的濃度,加速其排泄。

對消化道有刺激的藥物

如四環素類藥物等對消化道有刺激的藥物,不論劑型如何,均要加大送服的水量,以減輕對消化道的刺激。

膠囊包裝藥物

因為不喝水,膠囊只能依靠體液來溶解,而且膠囊易粘附在胃壁上,溶化的藥物不能均勻地散開,只能集中於胃的某一部位,導致局部濃度過高,刺激胃黏膜,而且不能迅速形成一定的濃度,無法起到治療作用。所以,服用膠囊劑尤其應注意多喝水

服用中藥沖劑

中藥沖劑是在中醫湯藥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用水沖開後即相當於煎好的湯劑,所以我們需要參照煎制湯藥的方法。煎藥時,每付中藥煎兩次,每次煎約200mL左右,混在一起分兩次服下。所以,飲用中藥沖劑每次用一杯水約200mL就可以了。

3

不宜用熱水送服的藥物

用50~60℃以上的熱水服藥,部分藥品遇熱後會發生物理或化學反應,進而影響療效。

助消化類

如胃蛋白酶合劑、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均含有助消化的酶類。酶是一種活性蛋白質,遇熱後會凝固變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指出:「胃蛋白酶遇熱不穩定,70攝氏度以上即失效。

維生素類

例如其中的維生素C不穩定,遇熱後易被還原、破壞,而失去藥效。

活疫苗

如小兒麻痹症糖丸,含有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服用時應當用涼開水送服,否則疫苗滅活,不能起到免疫機體、預防傳染病的作用。

含活性菌類

乳酶生含有乳酸活性桿菌,整腸生含有地衣芽孢桿菌,媽咪愛含有糞鏈球菌和枯草桿菌,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劑)含有嗜酸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此外,酵母片、麗珠腸樂等藥物均含有用於防病治病的活性菌。遇熱後活性菌會被破壞

清熱類中成藥

中醫認為,對燥熱之證,如發燒、上火等,應採用清熱之劑治療,此時不宜用熱水送服。用涼開水送服則可增加清熱葯的效力。

4

不宜用水送服的藥物

並不是所有葯服用時都需要多喝水。有些藥物因其特殊的起效方式,服用時不僅不能多喝水,甚至不能喝水,否則會降低藥效,失去治療作用。

下面這些藥物服用時不宜多喝水

急性冠心病類藥物

治療突發性心臟疾病最常用的急救藥物。如:硝酸脂類藥物(包括硝酸甘油 、消心痛等)就不能用水送服,而必須是含服

胃藥

某些治療胃潰瘍的藥物,這類藥物多被製成混懸劑,進入胃後變成無數不溶解的細小顆粒,像粉末一樣覆蓋在受損的胃黏膜上,這樣胃黏膜才能免於胃酸侵蝕,慢慢長出新的組織,並恢復其原有功能。服用這類藥物時,如果喝水多反而會稀釋藥物,使覆蓋在受損胃黏膜上的藥物顆粒減少,保護膜變薄,從而失去治療作用。

此外,服這類葯後半小時內也不要喝水,因為短時間內大量喝水,同樣會把剛剛形成的保護膜衝掉,使受損胃黏膜重新暴露在有腐蝕性的胃酸中。

止咳藥

常見的例如急支糖漿、復方甘草合劑、蜜煉川貝枇杷膏等藥物質地較為黏稠,服用後藥物會黏附在咽部,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形成一層保護膜,從而起到消炎止咳作用。如果喝過多的水,會把咽部藥物的有效成分衝掉,使局部藥物濃度降低,影響藥效發揮。如果覺得口乾,應在服藥半小時後再喝水。

苦味健胃劑

這一類藥品(如復方龍膽酊)往往利用其苦味,通過舌頭的味覺感受器,反射性地促進胃液分泌來增進食慾,故不宜多喝水,以免沖淡苦味而影響藥效。

選對了葯

還要正確服藥

才能有效治療疾病

小夥伴們要記牢噢~

來源:江蘇省飲料工業協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州疾控 的精彩文章:

TAG:蘇州疾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