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志怪故事:蛟龍禍害人間,魏徵除蛟龍斗龍王

志怪故事:蛟龍禍害人間,魏徵除蛟龍斗龍王

在唐代,在寧州郊外的山洞裡,盤踞著一條蛟龍,這條蛟龍已經修鍊五百餘年。民間有言蛇十年為蟒,百年成蛟,千年化龍。蛟龍不願再苦修五百載,便想著捷徑修鍊成仙,古法記載應龍修鍊龍之精血,曾吞食童男童女四十九名,藉此縮短自己的修鍊年限。

蛟龍出洞下山,到山下的村落興風作浪,所到之處千畝良田瞬變湖泊;盡興之時巨尾橫掃之地,房倒屋塌。村民為求保佑禱告上天,蛟龍變作上仙提出自己的要求:每年初一獻童男童女,祭拜山洞內的蛟龍,方得一方平安。

轉眼十載村民雖得苟安,卻恨透了那洞內的蛟龍,怎奈凡人軀體,無除妖之能,只能希冀於高人除妖,饒是天數有定,魏徵此地上任後除蛟龍、斗龍王,留下一段佳話。

據前任州官說:得到上仙指點後,每年初一貢獻童男童女,蛟龍便沒有再下山危害村民。為了給蛟龍送童男童女,開始依次輪流每家送小孩給蛟龍,百姓們的哭聲也躲不了親離子別。魏徵到寧州上任,得知此情,命令下人照例而行,但特別囑咐,多準備一口大鍋,同時加熱油鍋;準備多個刺箭,待我親往祭祀。」到了正月初一,魏徵親自前往。他命人埋伏在洞穴,在洞穴的門口旁邊鋪滿了稻草後,讓童男童女在門口大喊蛟龍,但是不允許進入洞里。蛟龍在聽見童男童女的叫聲之後,蠕動而出,在它張開血盆大口時,魏徵立馬讓官兵放箭,但是這些箭完全不能傷害到蛟龍在受到挑釁之後,暴跳如雷,魏徵立馬命衙役將油鍋撒向蛟龍,並且點燃稻草。只聽一陣怪吼,蛟龍在熊熊烈火中燃燒而死。兩孩子安然無事;寧州的百姓不再受蛟龍的禍害;孩子們也不再擔心受怕。

志怪故事:蛟龍禍害人間,魏徵除蛟龍斗龍王

話分兩頭,這蛟龍修鍊五百年又得修鍊秘法,豈能是普通的妖物,真身是龍王的太子轉世歷練。愛子被活生生的燒死,這可激怒了龍王。龍王決定不再給寧州雨水,為兒子報仇,覺得還不夠又化作一彪形大漢挑走了寧州百姓的用水的所有地方。

恰時,托塔李天王,駕雲橫空而過,見一大漢挑江海之水,寧州周圍的河地都已乾涸。李天王化作一個老者,上前施禮道:「請壯士恩賜一口水,老朽焦渴死矣」「老東西,喝去吧!」龍王見來人是一個文弱老者,傲慢地隨意讓他喝。這邊的水可是相當於一個江河,一個弱不禁風的老者能喝多少,哪知老頭很快就快喝完一桶,又準備喝另一桶水時,大漢猛然一嚇:啊!這老不死的怎麼這麼能喝!一邊罵著一邊阻止了再讓老者喝水。李天王看著大漢遠去的背影心道:這一點水,仍然不夠寧州百姓生存,我得助魏徵一臂之力。

話說這一天,魏徵忙完公事,異常睏倦,臨近午時,不禁伏案而睡。魏徵夢到一鶴髮童顏老人,說道:「一會有人送黑馬,寶劍給你,快快去接」魏徵驚醒,夢境猶在,這時手下衙役來報,「適在衙頭,有人為老爺送來黑馬,寶劍各一件」。魏徵忙問道:「是否是一位鶴髮童顏老人?」衙役慌忙答道:「是的」魏徵一臉茫然。

半夜子時,一直盯著寶劍魏徵想到最近水資源全都乾涸,且不降水,心有所悟。魏徵立馬騎著黑馬帶領手下來到九河。龍王龍聲震吼,魏徵奮力抵抗。挎著黑馬,披荊斬棘,拔起寶劍對著龍王刺去。魏徵借著人間正氣,加上寶馬寶劍,激戰片刻,便斬了龍王。

寧州瞬間下起大雨,激流下川,水灌溉著乾涸之地。至今,縣內有許多與這一故事相聯的地名。龍池――即當時斬除九龍河老龍的地方;九縱坡――是追趕老龍,黑馬八縱而過的山坡;爛泥溝――本是淤泥陷住黑馬的爛馬溝;黑馬衚衕――則是黑馬疲累死後掩埋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