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灣創投老總:台灣未來別靠張忠謀及郭台銘

台灣創投老總:台灣未來別靠張忠謀及郭台銘

台灣高科技產業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地位。圖為半導體廠內作業情形。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報道,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創新的重要中心,對台灣、香港、澳門來說也是重要的市場,反觀擁有許多高科技人才的台灣,這幾年被大陸追了上來。台灣創投老總有感而發表示,台灣已成退休養老的首選地方,正與世界失去連結,與未來連結也不夠,「張忠謀光榮退位,郭台銘再創高峰,但台灣的未來已不在他們身上。」

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表示,20年前一般人對於香港的印象多半是金融或房產,澳門為博弈或觀光,台灣則是「高科技島」,中國大陸為大型國企或基礎建設。但20多年過去後,大陸已成全球創新的重要中心,在AI及電動車等許多領域領先全球,香港及澳門則仍在原地踏步,台灣也逐漸被大陸追趕上來。

他認為,未來大陸對港、澳而言既是市場也是技術提供者;大陸對台灣除了是重要市場外,未來也可能成為技術供應者,只是台灣科技發展至少可以自主,港、澳就得依賴大陸。但香港有一項贏過台灣,就是吸引很多新創企業赴港上市。

黃齊元說,台灣不再是工作及投資最好的地方,卻是退休養老首選地點,雖然有很多經濟問題,但整體產業仍有相當「韌性」,台股也一直維持萬點以上,這代表許多企業有跟上全球新經濟腳步,只是我們的獲利大半都在硬體裝置端,而非來自於互聯網新商業模式。近期5G周邊的產業股票大漲,都和雲有關。

他認為,台灣最強的專長是「製造」,未來轉型「智能製造」一定要有「智慧+」的內涵,但真正智慧化需靠傳統企業覺醒,未來不同行業的「數字轉型」如同新創企業,是浴火重生的過程。雖然張忠謀退休代表一個時代結束,但不代表半導體產業沒落,台灣未來創新不能再靠張董,應寄望張董的孫子那一代。

黃齊元分析,台灣過去以PC產業鏈為主的新創企業成功模式已徹底破滅,但直至今日仍圍繞在PC和智慧手機周邊,並未形成真正「數字」的生態系統。反觀香港的創新環境,透過與大陸相互交流,正漸漸萌芽,只要香港持續開放擁抱大陸人才,並與內地市場緊密結合,香港就有可能在創新領域彎道超車。

香港已有3家獨角獸,其中兩家是純本地公司,未來可能發展出自己的創新生態系統,黃齊元提醒台灣要特別注意。剛公布的全球競爭力排名,香港排名第二,馬雲也說,香港是離外面世界最近的中國城市,黃齊元有感而發說,台灣正與世界失去連結,與未來連結也不夠,雖然張忠謀光榮退位,郭台銘再創高峰,但台灣未來已不在他們身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久聞久事 的精彩文章:

TAG:久聞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