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才「撿漏」,看看老李老劉他們「穩穩的收藏」

這才「撿漏」,看看老李老劉他們「穩穩的收藏」

有備而來的收藏

老李幾次在小趙發布的微信朋友圈裡搶購藏品,都敗下陣來。一次,老李看好一件物品,此物品僅上圖兩分鐘,就被人「狂掠」而去。老李拿著手機,無奈地對手機那一頭的小趙說,才短短兩分鐘,還沒看清楚,就插翅飛了。小趙安慰說,等下次吧。下次會是什麼情況,老李不敢想。老李遇過教訓。有一次,他在小趙發的圖片中見到一裝訂本,上面手工繪有若干年畫畫樣,認準是過去年畫藝人使用的畫譜,當即拍下,當時圖片上看著好,拿到手後卻感到不滿意。沒辦法,在微信朋友圈裡購買藏品,受目力和時間限制,無太多的選擇餘地。而小趙說,很多人熱衷於此,要的是排除困擾、力拔頭籌的勝利感。

6月12日下午,一件曾藏鞋盒裡的「清乾隆 宮粉地洋彩鶴鹿同春如意瓶」,拍出1.22億

小趙的日程是這樣安排的,白天驅車外出收貨,晚上才會到家。到家後,再把收到的各類物品拍照發到朋友圈裡。老李心想自己趕不上別人眼疾手快,就依笨鳥先飛的規則行事,搶在小趙收貨回來之前,守在他家門口。小趙回來的時間沒定點,有時是晚上七八點,有時到了十點。這種等候的方式,讓老李深刻體會到,什麼叫作「望眼欲穿」。抱有這種「守株待兔」想法的,不光老李一人。當夜幕降臨,在小趙家門口附近,會影影綽綽冒出同樣等候的人。老李和這些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期望值隨著小趙收穫的潮汐,漲而漲,落而落。老李戲言,舊時古玩市場有「鬼市」一說,那是趟早「鬼市」,他現在趟的是晚「鬼市」。

民國五彩博古花卉紋小罐

老李很享受這個過程,管此舉,叫「拿頭貨」,是靠守候,爭取來的優先選擇權。古玩圈有行規,誰把物品拿在手上,誰對這件物品便具有臨時占有權,別人只可作「隔岸觀」,不可多言和插手。有人護「犢」心切,會一連抓起多件物品,供斟酌取捨。老李對此不甚適應,感覺不雅。但在古玩圈內,此行為屬合理衝撞,不算犯規。淘寶行動便如此,在你棄我撿、既霸道又友好的狀態中進行。小趙並不是每天都有進項,也有撲空的時候。又一傍晚,老李不約而至,小趙的家中只剩淘余的物品,悵然若失當頭,見一隻民國時期的五彩博古牡丹紋小罐,形單影隻立在一角。小趙嫌這隻小罐太普通,缺蓋,沒拍照往朋友圈裡發。老李拿起這隻小罐,跟小趙談好價後,故意賣關子說,你知道我為什麼要買這隻小罐嗎?小趙瞪大眼睛,靜等下文。老李說,我家裡有一隻與這隻一模一樣的小罐。繼而,老李遍訪周邊各古玩市場,終為這隻小罐配上蓋。看單只小罐,畫面是靜止的,兩隻擺在一起(見圖),畫面就活了起來。彷彿能看到陶瓷藝人坐在作坊里製作一批相同圖案小罐的場面,他們先在罐口沿部繪多道釉下青花弦紋及絞絲紋,罩釉入窯經高溫燒後,再在罐腹部勾畫釉上五彩,畫出瓷瓶、盆景、書籍、牡丹等圖紋,再入窯經低溫復燒,一批一「母」同生的小罐就這麼出籠了。

老李是一位有準備的收藏愛好者,善於用發現的眼光來填補藏品的缺憾,為藏品牽上理想的紅線,為藏品搭建通往故事的橋樑,讓一件本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藏品有了亮點。(柳建明/收藏快報)

老劉的古玩生意

十多年前,我剛搞收藏時,認識了老劉,那時他下崗沒多久,在古玩市場擺了個小地攤。

一個雨天,我去朋友的店裡談事情時,看見老劉背著包站在古玩市場門口,雙手套在袖子里,在寒風下直打哆嗦。

我很奇怪,就好奇地問:「天這麼冷,沒擺攤咋不早點回去?」

老劉憨笑著說:「老張相中了我的一件瓷瓶,約好來和我拿的,我等一下他。」說著,從包中拿出一件報紙包著的青花瓶給我看。

清代青花山水罐

我看後笑著說:「那您等吧!我先去有事了!」

和朋友談好事情後,朋友送我到古玩市場門口時,我看老劉還在那,我告訴了朋友原由,朋友上前對老劉說:「把瓷瓶給我瞅瞅。」老劉隨即把瓷瓶拿了出來。

朋友端詳著老劉手中的瓷瓶,說:「老張估計不會來了,要不這樣,您把瓷瓶賣給我,我在他價格上加個三百元。」

老劉搖搖頭說:「不行,既然答應老張,我就得留給他,你無論出多高的價我也不賣!」正說著,老張氣喘吁吁地踏著自行車從遠處過來了。待老張停下車後,老劉直接把瓷瓶包好就放入老張的車簍里,老張一邊給錢,一邊不好意思地說:「有事耽誤了,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老劉依舊一臉憨笑:「拿回去玩吧,這青花瓶不錯的,康熙貨。」

一周後,我在古玩市場碰到老張,攀談中得知,老張昨天因家中來客而耽誤了時間,但他知道老劉不會把自己相中的東西賣給別人,他了解老劉這人,平和踏實,許多藏友都喜歡和他交流。

我說:「老劉蠻憨厚的,大家都信任他!」

老張卻一本正經地說:「我覺得是老劉人品好,誠實有信。幾個月前,老劉在鄉下買了個青花碗,回來後反覆琢磨,發現東西不對,後來有藏友想買這隻碗,老劉卻主動告訴他這是仿製品。後來這事兒在古玩圈裡傳開了,和老劉交易的人越來越多。」聽了老張的話後,我從此也常去老劉的古玩攤上淘寶了。

如今,老劉在古玩市場盤下了一間鋪子,開了個小古玩店,生意做得很紅火,許多外地藏友都去他店裡光顧。(文/李晉收藏快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範 的精彩文章:

中國書協:他的逝世,是中國書法界的巨大損失

TAG:風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