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傳軟銀再投資 WeWork 數十億美元,後者估值飆升到 350 億美元

傳軟銀再投資 WeWork 數十億美元,後者估值飆升到 350 億美元

傳軟銀再投資 WeWork 數十億美元,後者估值飆升到 350 億美元

【Technews科技新報】據 Bloomberg 報導,聯合辦公空間服務商 WeWork 正在尋求以 350 億美元的估值進行新一輪募資,該公司的投資方軟銀願景基金負責人 Rajeev Misra 表示,外界認為 WeWork 的估值大約在 170 億美元,但該公司在未來有可能成為一家價值 1,000 億美元的公司。

WeWork 是共享經濟模式的代表公司之一,該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為新創公司和大公司提供共享辦公空間及其配套服務,成立至今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2017 年 WeWork 獲得了軟銀高達 44 億美元的投資,同時還將亞洲業務部門拆分為 3 家子公司。

據知情人士透露 WeWork CEO Adam Neumann 在幾周前到訪東京,與軟銀董事長孫正義會面,雙方有可能數十億美元的投資進行溝通,軟銀對 WeWork 的估值大約為 350 億美元到 400 億美元。這也讓 WeWork 成為了繼 Uber 之後估值最高的美國新創公司。

WeWork 自 2010 年成立至今,主推的聯合辦公模式得到了眾多投資者的追捧,持續成長的業績和估值也讓質疑者感到不解,為什麼缺乏技術支撐的 WeWork 能夠獲得如矽谷科技公司一樣的估值,WeWork 的投資者認為聯合辦公模式將顛覆全球辦公市場,許多公司將放棄長期租賃辦公室的方式而選擇 WeWork 提供的更靈活的方案。

WeWork 透過與房地產商簽訂長期租賃合約,為辦公區域配置咖啡廳、傢具等辦公基礎設備,再將空間拆分租給個人或者小團隊,為了更好地提升客戶的辦公體驗,WeWork 還將業務拓展到了辦公空間之外,投建了公寓、健身房和教育機構,甚至還收購了一家搜索引擎服務公司,為用戶提供網路平台的基礎服務。

獲得軟銀的巨額投資後,WeWork 在全球範圍內展開了快速擴張,大規模地購入大樓,在過去一年中 WeWork 的年營收和會員數量都達到 100% 以上的成長,2017 年 WeWork 的營收達到了 8.86 億美元,由於聯合辦公業務的前期投入較大,該公司的虧損也擴大到 9.33 億美元。

WeWork 逐步將服務對像從個人、小團隊拓展到大公司,比如 Amazon、Facebook 這樣的公司已經不再購入整棟大樓或者租用整個樓層,而是使用聯合辦公空間,確保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辦公室的調整,滿足業務發展的需求,WeWork 大客戶業務收入佔總營收 25%,預期在未來兩年內將提升到 50%。

(首圖來源:WeWork)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長期觀察中國市場生態,了解中國本地多項產業的變化與市場知識,提供第一手的中國市場觀察。 現居中國上海,同時也關注全球的資訊軟體、電子商務、互聯網與移動運算設備的持續發展。

Latest posts by linli

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NIH 提七大建言,阿爾茨海默病邁向精準醫學
科技驚悚片之父麥可?克萊頓,跨領域知識造就科技文化視野

TAG: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