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蒙哥汗戰死,一場汗位之爭拉開序幕

蒙哥汗戰死,一場汗位之爭拉開序幕

忽必烈生於1215年,蒙哥汗在1251年繼汗位時,忽必烈年已三十七歲。蒙哥汗命他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即主管蒙古大沙漠以南中原漢族地區的軍政大事。

蒙哥汗即位不久,就發動了對南宋的大規模軍事進攻。為了對南宋實行大包圍,他命忽必烈率師出征雲南。忽必烈征雲南這是我國古代軍事史上一次罕見的、長距離的遷回進軍。1253年忽必烈由甘肅臨洮出發,經今甘肅、四川、西藏邊界荒無人煙的高山峽谷,繞道二千多里,然後兵分三路。忽必烈親率中路,途中「舍騎徒步」,越過高山峻岭,到達金沙江畔,乘皮囊及木筏強渡,不久直抵大理國都大理城(今雲南大理)。

清初著名的軍事地理學家顧祖禹,對忽必烈進軍大理的軍事行動推崇備至,稱之為「師從天而降」,說忽必烈進軍大理的路線及戰術,在中國二千多年的用兵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一次。他 出奇制勝地滅掉了在雲南的割據政權大理國,自己北還,並留下大將兀良哈台繼而平定了雲南全境。

蒙哥汗於1258年認為大舉攻宋的時機已到,命忽必烈攻鄂州(今湖北武昌),蒙哥汗本人親率主力由六盤山(今甘肅東部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進入四川,又命留守雲南的大將兀良哈台攻潭州(今湖南長沙),這樣便可對偏安一隅的南宋形成三面圍攻的態勢。然後,沿長江東下,一舉消滅南宋政權.

蒙哥汗軍隊於1259年初進入四川合州後,合州軍民在守將王堅等的領導下,憑藉釣魚山的天險,對蒙古軍的進攻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抵抗。7月,蒙哥本人在攻城中被宋軍炮石擊中,死於合州城下。蒙哥之死,使崛起西北、方興未艾的蒙古貴族突然失去了首領,於是,誰繼汗位,是急待解決的一件大事。

這時,忽必烈正在圍攻鄂州,得知蒙哥汗的死訊,還不肯收兵北還,說:「我奉命而來,豈能無功而回?」但忽必烈的幕僚郝經、廉希憲向他建議:「應立即北還即汗位」,郝經還建議:「立即派軍隊去迎接蒙哥的靈車,搶先接受大汗寶璽(大印)」於是,忽必烈採納了他們意見,趁南宋宰相賈似道求和的機會與其簽訂了密約,免除了後顧之憂,就北歸了。而賈似道卻向南宋朝廷假報戰功,說已把忽必烈打敗,騙得了一份獎賞。

1260年3月,忽必烈在塔察兒、穆相哥、大合丹、赤因鐵木兒,爪都及木華之後忽林池等一批蒙古貴族的支持下在開平(後稱上都,今內蒙多倫附近)登上了大汗位。當初,在蒙哥南征時,命其幼弟阿里不哥留守蒙古大本營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上游),管理留守的軍隊。

蒙哥汗死後,皇后忽都台及蒙哥諸子,還有一批貴族大臣都支持阿里不哥,所以,無論從政治上,軍事上阿里不哥都有相當的實力,足以同忽必烈較量,於是阿里不哥也在1260年4月,在和林自立為大汗。「天上只有一個日月,地上如何有兩個主人於是兄弟二人爭奪汗位的鬥爭終於拉開了序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忽必烈滅掉南宋的真相
成吉思汗到底是不是中國人?沒想答案是這樣的!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