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庸人不露相」

「庸人不露相」

「庸人不露相」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語出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九十九回:「悟空,這裡人家,識得我們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恐為久淹,失了大事。」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現於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臉或暴露身份。

而真人的不露相未必是心甘情願的,滾滾紅塵中有幾人能懷揣滿腹經綸做到隱忍不發,獨自追求內心精神的寧靜?你可能立即會說出陶淵明、蘇軾來反駁我,但別忘了,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與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表達的都是在「露相」不成慘遭被貶之後的無奈。真人想露而無法露出相,位居要職的庸人本應無相可露卻飛黃騰達,這是舊時落後體制的悲哀。所謂「庸人多福,天才蒙難」正是這個道理。古時候有真才幹的人是不輕易張揚自己的本事的以免自身戴上驕縱的名頭,像毛遂自薦這樣的事兒是極其罕見的。

說到底還是個性問題,庸人之所以是庸人,就因為其生活態度採取的是明哲保身,而真人常不按常規的思路去出牌,這樣的話就會觸犯到許多上層階級,真人們特立獨行,孤傲的性格決定了他們不肯屈服,後果自然會遭到上層階級的報復,而庸人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他們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然陶公蘇公的背影已漸漸離我們遠去, 「庸人不露相,露相即真人」的觀念已深入人心。

當今社會,原來各種束縛人的條條框框都土崩瓦解了,個性的釋放有了空間,漸漸成為一種時尚,只要勇於表現,才華總有得以展現的那一天。以李宇春為代表的選秀節目的佼佼者,演唱會一場場的開,能說人家不是真人嗎?群眾演員王寶強憑自己的絕對實力完成從草根到明星的華麗轉身,好戲一部接一部,能說人家不是真人嗎?非文學和歷史學專業出身當年明月,用老道、通俗、幽默的手法,將歷史還原得清晰深刻、豐滿圓潤,一時洛陽紙貴,能說人家不是真人嗎?例子不用舉太多,真人就是真人,成功渠道的多元化,更加印證了是金子,總要發光的道理。

隨著社會監督體制的完善和透明度的提高,庸人得以露相的土壤理所當然的變得越來越貧瘠。生活在真人之中的庸人,如雞立鶴群,那請問這雞怎能露相?隱藏自己還來不及呢!可越是隱藏就越難露面,像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矇騙混飯吃的庸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

頂替同班同學上大學的「羅彩霞事件」在時隔五年後東窗事發,東北財經大學「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僅僅兩年後真相即大白於天下,現出了庸人平庸至極的本來面目,混跡於世的面孔更加醜陋。更有餘秋雨老人家「捐款門」、「懺悔門」的頻繁曝光,讓大家更接近真相,直接拷問庸人那本已脆弱不堪的靈魂!即便庸人靠投機鑽營,謀得高位,殊不知狐狸的尾巴是藏不住的,以「叉腰肌」一語搞暈中國足球的謝大掌門,最終不也是慘淡謝幕,留下罵聲一片?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博士、清華大學歷史系副主任王奇在一部學術專著中將蔣介石(ChiangKai-shek)翻譯成「常凱申」。王奇能位居清華歷史系副主任一職,任誰都不會懷疑其身懷長技,不想區區「常凱申」三個字就讓他原形畢露了……

是真人,就迸發激情,隨心所欲的展現自我的才華吧!這是真人即露相的時代!

是庸人,貴有自知之明,要麼甘於平庸,要麼發憤圖強,千萬別趕鴨子上架。

因為這同樣是「庸人不露相」的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