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看穿孫權真實用心,可惜意見被否決,痛失消滅東吳最佳時機

此人看穿孫權真實用心,可惜意見被否決,痛失消滅東吳最佳時機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劉曄傳》注引《傅子》,時間是在曹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主人公是劉曄。原文如下:

此人看穿孫權真實用心,可惜意見被否決,痛失消滅東吳最佳時機

(曹丕)遂受吳降,即拜權為吳王。曄又進曰:「不可。先帝征伐,天下兼其八,威震海內,陛下受禪即真,德合天地,聲暨四遠,此實然之勢,非卑臣頌言也。權雖有雄才,故漢驃騎將軍南昌侯耳,官輕勢卑。士民有畏中國心,不可強迫與成所謀也。不得已受其降,可進其將軍號,封十萬戶侯,不可即以為王也。夫王位,去天子一階耳,其禮秩服御相亂也。彼直為侯,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義也。我信其偽降,就封殖之,崇其位號,定其君臣,是為虎傅翼也。」

此人看穿孫權真實用心,可惜意見被否決,痛失消滅東吳最佳時機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曹丕接受東吳的投降,繼而拜孫權為吳王。劉曄又對曹丕表示:「不能這麼做。自先帝起兵一來,已兼并天下十分之八的土地,威震海內。陛下受禪繼位,聲名傳遍四方。孫權雖有雄才大略,但不過是以前漢朝的一位驃騎將軍而已,官小勢微,其治下百姓畏懼我國,難以與我國造成威脅。如今我們接受了孫權的投降,可以晉封他為將軍,封十萬戶侯,但不可以立即封他為王。因為王這個位置距離天下只有一階,王的禮儀、官秩、服飾、車馬與天子區別不大。如果封孫權為侯,江南百姓與他就不存在君臣之義。我相信他此次的投降是詐降,如果再給他很高的地位,這無疑是給老虎添上翅膀,助長壞人的勢力。」

此人看穿孫權真實用心,可惜意見被否決,痛失消滅東吳最佳時機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劉曄口中的「為虎傅翼」,意為給老虎添上翅膀,比喻助長壞人的勢力。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逸周書?寤敬篇》中的「毋為虎傅翼,將飛入邑,擇人而食之。」

此人看穿孫權真實用心,可惜意見被否決,痛失消滅東吳最佳時機

劉曄啰啰嗦嗦說了這麼多,到底想表達什麼呢?其實劉曄是另有目的的。夷陵之戰開打前,孫權上表歸順曹魏,曹丕非常高興,下詔冊封孫權為吳王。這一做法遭到不少曹魏大臣的強烈反對,劉曄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認為應該利用劉備攻擊孫權這一有利時機,曹軍趁機從東線向東吳發動進攻,一舉削弱或消滅東吳政權,而不應該與東吳確立君臣關係,置身事外。只可惜這一建議被曹丕否決。此後,孫權在夷陵之戰中打敗劉備,隨後對曹魏的態度越來越冷淡。直到這時,曹丕才決定發動進攻,可惜已經失去了最佳時機,最終只能以失敗告終。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深得劉備賞識,還得到劉表器重,曾為劉備做過兩件大事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