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黃姜棚膜栽培技術

黃姜棚膜栽培技術

黃姜棚膜栽培技術

栽培生薑以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為宜。生薑生長周期為6 個月,整個生育期積溫為5000℃。生薑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不耐低溫霜凍,忌連作。喜弱光,強光照射下,葉片易枯萎變黃,生產上均進行遮蔭栽培,然而對日照長短要求並不嚴[[吉山花瑤]]。植株肉質根入土淺,根系並不發達,需肥量比較大,除施足基肥外[2],應在不同時期及時追肥。

1 施肥整地

耕地前,將12 立方米的雞糞和8 立方米的優質腐熟牛糞均勻撒於地表,用旋耕機深翻20~30 厘米,使土壤和肥混合均勻,確保土壤疏鬆,通氣性好,以利根系生長發育。

2 選種

選擇耐貯藏、品質好、豐產、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選擇飽滿、肥大、表面光澤、無機械損傷和無病蟲害的姜塊留種。

3 姜種處理

3.1 曬姜

在播種前20~30 天,清洗姜種上的泥,清洗時應避免損傷姜種。選擇晴天翻曬姜種1~2 天。下午收回屋內,以免凍傷姜種。如果日光強烈,應適當遮蔭以防在強光下暴晒。

3.2 困姜

姜種晾曬結束後,在姜種上面蓋上一層草簾,溫度保持在11℃~15℃之間,堆放2 天后,淘汰乾癟縮皺、質軟變褐的劣質姜種。

3.3 催芽

在4 月上旬左右開始變溫催芽,將姜種一層層擺放在筐內,放在農家炕上,再用草簾蓋上,溫度控制在21℃~29℃,經過20多天,當幼芽長度生長到1 厘米左右時,取出姜種用於播種。

3.4 切姜種

用刀將姜種切成50~100 克的姜塊,重量最好均勻一致,每塊姜種上保留1~2 個壯芽,剩下的幼芽全部去掉。

3.5 浸種消毒

採用草木灰溶液浸種30 分鐘,或用1%波爾多液浸種30分鐘,或用50%多菌靈溶液浸種30 分鐘,或用1%石灰水浸種30 分鐘後,在消毒液取出後放在乾淨地面上晾乾備播。

4 播種

4.1 播種期

在4 月中下旬至5 月上旬之間,5~7 厘米地溫穩定在高於16℃時播種。

4.2 播種密度

土壤肥力高的田地每畝種植5000 株,土壤肥力中等的田地每畝種植5500 株,土壤肥力差的田地每畝種植6000 株。在同等肥力下,大塊的姜種稀種植,小塊的姜種密種植。

4.3 播種方法

梨樹縣一般採用條壟栽培法,按照50~60 厘米行距開種植溝,均勻施放底肥,澆足底水,水滲透後,將蘸勻草木灰的姜種幼芽朝上向西,按照16~22 厘米的株距水平放在溝內,覆土4~6 厘米,對田間噴施除草劑。

5 田間管理

5.1 遮蔭

當大棚內姜出苗率達到50%時,應在冷棚上覆蓋一層遮陽網,避免強光照射,8 月上旬一定要及時撤掉遮陽網。

5.2 中耕培土

生長期進行中耕培土3~4 次,由於生長前期根系少應適當深耕,生長中後期根系多一定要淺耕,避免傷根。每半個月中耕培土一次。

5.3 溫度控制

栽培後至出苗時,可以搭小拱棚,使地溫控制在20℃~30℃,待苗長至20 厘米時撤掉小拱棚。整個生長期冷棚內溫度控制在20℃~39℃。

5.4 水肥管理

出苗達80%時澆一次水,當進入旺盛生長期,視墒情每4~7 天澆一次水。

第一次追肥時間在姜苗長至30 厘米時並出現小分枝;第二次追肥時間在三杈期;第三次追肥時間在根莖膨大期。

6 病蟲害防治

6.1 農業防治

實行3~4 年以上與十字花科輪作;避免連作或前茬為番茄、茄子等茄科作物;選擇地勢好,沒有積水的壤質土。

6.2 病害防治

6.2.1 姜瘟病在播種前浸種消毒可以預防姜瘟病,如果後期發病,及時用50%代森銨1000 倍液噴施2~3 次。

6.2.2 姜斑點病發病初期噴施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或64%惡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 倍液,8 天噴一次,連續噴施2~3 次。

6.3 蟲害防治

6.3.1 金針蟲在整地結束後,種植之前向田間噴施線蟲丹藥液或地蟲王藥液預防金針蟲。

6.3.2 小地老虎在2 齡幼蟲期,用2.5%氯氰菊酯乳油3000 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進行葉面噴施。

7 採收與留種

一般採收時間為10 月中旬。待植株枯黃,根莖肥大飽滿時採收。收穫前,先小水使土壤充分濕潤,待土壤稍干後,將植株拔出,在莖基部以上2 厘米處切掉莖稈,摘除生薑上的鬚根後,即可貯藏。

黃姜棚膜栽培技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錢柳 的精彩文章:

沾冬2 號冬棗的大棚建造其管理技術

TAG:青錢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