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超詳細!化療飲食方案,告訴你每個階段怎麼吃

超詳細!化療飲食方案,告訴你每個階段怎麼吃

化療就是運用化學藥物治療腫瘤的方法,屬於全身治療。給藥方式包括注射、口服、腔內給葯等。因化療藥物會損傷部分人體正常細胞,所以會引起各種各樣的不良反應,其中最常見的是消化系統反應,如噁心、嘔吐,造血系統的反應,如血象下降等。

那麼,化療期間該如何對患者進行營養支持,來預防或緩解不良反應的發生呢?

營養原則一

間隙療法

化療那幾天,化療反應比較重,飲食應以補水為主。可食用半流質、流質、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腸內營養劑)等,以及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每日的液體量應比原來增加50%以上,達2000~3000毫升,水分有助於促進化療葯在體內代謝和排泄,減輕毒性。補水的措施包括多喝水、喝湯、粥、淡茶、菜汁、果汁等。

化療間隙,化療反應漸漸減輕,逐漸給予「三高」,即高熱量(增加20%)、高蛋白(增加50%)、高維生素(增加50%)的飲食,維持體重在正常水平,有利於機體遭受化療損傷後的修復;增加餐次,進食量逐漸增加,與食慾、消化功能協調。食物攝入不足時,可兩餐之間補充易消化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腸內營養劑)。

具體來說,每日食量要有所增加,食物結構科學合理,注意營養平蘅,膳食多樣化。下面分三大類來介紹 「三高」。

第一大類:肉、魚、蛋、奶、大豆及製品、堅果類

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也可增加熱量。例如每日增加二兩草魚、一杯奶、一個蛋,就可增加約30克蛋白質、300千卡熱量。

這類食物包括畜類,如豬、牛、羊、兔的瘦肉及內臟(肝、肚、腸、心等);

禽類,如雞、鴨、鴿子、鵪鶉等及內臟;

水產類有各種魚類(淡水、海水)蝦、貝、烏龜、水魚、河鮮、海鮮等;

蛋類有雞蛋、鴨蛋、鵪鶉蛋及製品;奶類有純牛奶、酸奶、奶粉等;

大豆類及製品:大豆包括黃豆、黑大豆、青大豆,乾的、新鮮的象毛豆 ,大豆製品有豆腐、豆漿、香乾、素捆雞、百葉、豆筍等,大豆製品比大豆易被機體消化吸收(注意日本豆腐不是豆製品,而是蛋製品)。

盡量選用新鮮的原料,每日推薦量為:肉魚蛋100克~200克(2~4兩),奶300克、大豆40克或其製品。

第二大類:穀類(米、面、雜糧)、薯類、雜豆等糧食

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熱量及B族維生素,是我國膳食中的主要熱量來源。

穀類有大米、麵粉製品、玉米、黑米、薏米、燕麥等;薯類如紅薯、芋頭、淮山、藕等;雜豆如綠豆、赤小豆、芸豆等。

建議每天2兩以上。如每日增加100克(2兩)此類糧食,便能增加360千卡熱量(肥胖者不增加)。

第三大類: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可提供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及植物化學物質,對機體有保護作用。根據統計學結果,多食新鮮的蔬菜、水果有預防癌症的作用。

這類食物的品種真是太多了,參照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日提供蔬菜1斤-1.5斤,每日5個品種,水果半斤-1斤,注意蔬菜與水果不能互換,不能只吃水果不吃蔬菜。

一般來說,紅、綠、黃等顏色較深的蔬菜和水果含營養素比較豐富,且含有較多的可以抑制腫瘤的植物化學物,所以應多選深色蔬菜和水果。

菌藻類如各種蘑菇、雲耳、銀耳、海帶、紫菜等,這類食物含有一些多糖類化學物,如香菇多糖、銀耳多糖等,證明有抗癌作用,應該經常(每日)食用,且新鮮的比乾的好。

以上三大類食物最好在三餐食譜中都具備。因此,如果食慾尚好,消化功能正常,適量增加上述三類食物攝入,可以幫助你實現「三高」——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但要注意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不宜長期進食太多,以免造成肥胖,消化不良,加重肝、腎負擔。

營養原則二

不同時期,不同營養方案

化療前營養準備

化療前1~2周開始,能進食、消化功能正常的,依照上述原則進行積極的營養支持;

進食不足,消化功能差的,或已有營養不良者,根據病情給予口服或管飼全營養型腸內營養劑(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經腸營養不足或不能者,給予含有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維生素、電解質、微量元素等的腸外營養支持(打營養針)一周左右。

化療進行時

化療用藥當天,將早餐提前、晚餐推後,拉開反應時間,可避免或減輕發生噁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另外,化療病友的早餐要清淡,量取平時的一半,3~4小時後進行靜脈化療,可有效減輕化療所致的嘔吐癥狀。

化療期間大量補水或飲料以減輕藥物對消化道粘膜的刺激,並有利於毒素的排泄。

化療期間一般都有噁心、嘔吐的反應,宜進食清淡一些的飲食,可多食一些半流質食物如粥類(如薏米粥、薑汁粥、陳皮粥、綠豆粥、肉末粥、魚片粥等)、麵條、米粉、豆漿、稀腸內營養劑、蔬菜水果及清淡的湯類、果蔬汁飲料等水分充足的食物。避免油膩肥厚的食物如大魚、大肉、雞、鴨等難消化的食物。還要根據病友的食慾和化療反應調整飲食的內容、數量、餐次和時間,食慾好、反應輕可以多進食。

飲食宜採用少量多餐制,喝水與進餐分開,少量多次,進食速度不要太快,溫度適中不燙不涼。

化療間隙期

間隙期,反應已過,應加強營養,給予富含營養的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飲食,以促進機體的恢復。

注意進食要循序漸進,由清淡少量開始,由半流質如粥類、麵條、蒸蛋等逐漸過渡到普食。食物加工方法以燉、煮、蒸等易消化為主,必要時做成勻漿飲食,少用油炸和燒烤的食物。增加餐次,注意水分的補充。

有味覺、嗅覺改變者,除在烹調方法和調味品的使用上多下功夫外,應避免接觸不喜歡的氣味和食物。

有時候,病友嘗試自己動手做一些食物來吃,可能會胃口大開、食慾大增,不妨試一試。也可以嘗試少量食用酸豆角、泡菜、腐乳、少辣鮮剁椒等開胃食物。

還可以多選用健脾和胃、助消化的藥物如多酶片、胰酶片、湘曲、保和丸、酵母片等,配合葯膳如淮山、薏米、黃芪、党參,山楂麥芽飲(山楂10克、炒麥芽10克、甘草數片,泡開水服)等。

對於進食不足者,要特別注意給予高營養密度、易消化的食物,同時需要給予腸內、腸外營養支持(見前述)。

適量補充益生菌,或可改善腸道環境,利於腸道修復和功能恢復。

「白細胞下降」時,除藥物處理,亦可配合脆弱擬桿菌提升。

BF839細胞壁完整肽聚糖和細菌裂解物呈現免疫原性,刺激宿主細胞上特異的TLR,產生不同的細胞因子。其中IL-10、IL-6和β轉化生長因子,可促進Th0細胞向Th4增強免疫球蛋白的轉化,產生IgA(免疫球蛋白A )。

BF839還能激活T細胞的非特異性功能,從而抵抗感染、細胞突變、腫瘤,並能增加粒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及自然殺傷(nature killer, NK)細胞的數量和活性、特別是能增加血液中白細胞的含量,從而增強體液免疫應答,調節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發揮抑制腫瘤的作用。並誘導機體細胞產生干擾素、白細胞介素等細胞因子,通過淋巴循環活化全身的免疫防禦系統,增強機體抑制癌細胞增殖的能力。

文章來源:乳腺癌互助圈

本微信平台屬於公益性醫學類學習平台,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轉載文章只用於科普學習使用,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原作者可與我們聯繫,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連圖騰生物 的精彩文章:

這6種維生素很重要,抗癌有了它效果更好!
《柳葉刀》:有80萬人,患癌竟是因為這!

TAG:大連圖騰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