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老師所有經費,統歸我負擔

南懷瑾老師所有經費,統歸我負擔

宗性法師聽說是要為袁太老師修靈塔,覺得是一件功德之事,於是十分爽快地應承了下來,回川後便立即四處打聽袁太老師靈骨下落。雖然他俗家是玉溪口,與袁太老師骨灰可能存在的地方很近,但是若要真找起來,也是頗費艱辛。他歷經干辛萬苦,輾轉數度,尋訪多人,最終才了解到,原來袁太老師去世後,骨灰剛開始本來是放在成都家裡的。但是不久之後,「文化大革命」開始,袁太老師的骨灰如果還放在成都家裡的話,肯定會遭到破壞。為了保護袁太老師的骨灰,袁太老師的三太太陳雪倩就委託親戚李成武,將袁太老師的骨灰罈子背回潼南玉溪口,讓他好好保存。

之所以要將袁太老師的骨灰送回玉溪口,一是因為陳老太太娘家就在玉溪口,對那裡比較熟悉,而且放在那裡有親戚可以幫助埋葬和守護,不用擔憂外人破壞;二是因為袁太老師與玉溪口也有著淵源,他為玉溪口做了很多好事,玉溪口的百姓都很感激他,他生前與玉溪口的感情也極為深厚;三是袁太老師在潼南和玉溪口有很多朋友和學生,他們都對袁太老師十分尊敬。如澄南縣長高登海(號柱東)、議長田肇圃皆是袁太老師的好友。《維摩精舍叢書》第一函中,曾收有袁太老師致高柱東的書信兩函,並有詩《玉溪口舟行經紅岩嘴夜抵潼南口號》記之:「一葦紅岩後,微微夜色升。疏林傳客鼓,漁火接風燈。水落舟行礙,潮平渡幸能。莫愁雲黑夜,恐是有龍興。」

後來哀太老師離開潼南時,也曾以(別潼南諸子)一詩告別潼南諸位好友:「不可別君日,舒懷強賦詩。何堪春冷冷,況對柳絲然?飛的營巢急、歸車載道遲。殷勤報桃李,珍重未開時。」可見,袁太老師與玉溪日有著極深的湖源,其骨灰只有放在那裡,才可以保證不受損壞。

李成武既受陳雪情之託,便覺得一定得找一個可靠的地方,將袁太老師的骨灰好好保存。當時,李成武夫人的娘家就住在潼南青石壩,李成武認為將骨灰放在岳父家應該不錯,於是他便先將衰太老師骨灰放在青石壩岳父家中。無奈岳父家人認為家中無故放著別人的骨灰很是不吉利,讓他趕快重新找一個地方放置。於是幾天後,李成武又將骨灰背到了玉溪口古溪鎮(原名紅花多)陳老太太的姐姐家。為了不被他人發覺,當天晚上,陳老太太的姐夫就將袁太老師的骨灰背上山,找了個地方好好地埋葬了,並委託兒子李成卓和李成群守護。其實,早在一九八O年間,成都維摩精舍的後起弟子們感念衰太老師的無上恩德,就來到玉溪口,希望將袁太老師骨灰請回成都供奉。但是當時情況尚未明朗,陳老太太不願輕易將骨灰交給他人,於是沒有同意,弟子們就失望而回。陳老太太及家人擔心骨灰被弟子們私自取走,又在一個夜裡,另外在家宅旁的菜園子里挖了個坑,將骨灰埋了起來。

在得到袁太老師骨灰埋在潼南玉溪口的確切消息後,二OO九年二月,宗性法師就馬上致函父親,希望父親當即就到潼南玉溪口將袁太老師靈骨迎出來,建套紀念,他在信中云:……另向您老提一建議,關於袁老夫子墓地事宜。袁老夫子在佛學上的造諧和禪學修為,在四川佛教史上是應記下一筆的。現袁老夫子的靈骨棲隱(潼南)玉溪,愚見以為,當修茸墓地,樹立墓碑,立墓志銘,以供後世憑弔……」宗性法師認為袁太老師於佛教功德無量,希望父親修靈塔後,最好能修建墓碑,將其功德刻於碑上,以供後人憑弔。

父親當即回函:「……法師來函,提示吾師煥公遺蛻,尚在潼南玉溪,應需建紀念塔一事,忽而使我如見當時同參同學中,有一故友之感。但此事,唯再請法師代覓一潼南當地善信,能發心對此任勞任怨者為之,如是玉溪鎮或潼南本地之出家人或善信后土更好。所有經費,統歸我負擔………

更多關注南先生語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先生語錄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消災延壽藥師法門修法要點

TAG:南先生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