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擋不住的電動潮 2019 MotoE電摩世界盃

擋不住的電動潮 2019 MotoE電摩世界盃

面對已經運營了四年的電動方程式Formula E,或許不少車迷仍然冷眼旁觀,不過筆者實在不解的是,如果電動車真那麼不堪的話,為什麼面對現實版鋼鐵俠出品的TESLA,幾乎全球的車民都在流口水?難道這又是一出「真香」告白?我王境澤就是沒車開,坐公交坐地鐵坐三輪摩的,也對電動車沒興趣...加速真快!屏幕真大!在污染地球這一方面的行動力,沒有任何物種比人類更專業,更邪惡的是,當污染程度太低,污染手段不夠直接,或者污染源不夠廣的時候,心中那種不盡興還毫不掩飾地宣諸於口:電動賽車?買菜用都嫌它慢!在NASA真真正正找到第二個地球並解決太空移民問題之前,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當地球剩下最後一滴油,肯定不是留給汽車,必然是為軍事戒備所用,因此不用多想了,在燃油用盡之前,傳統燃料汽車會率先滅絕。非常無奈的是,電動車是可能性最高的替代產物,不管是「真香」,還是「假香」,在革命性糧食出現之前,這飯還是要吃,電動車還是更低成本更安全更可靠的出路。

儘管不招人待見,電動早已成為一股趨勢,不管路上跑的街車,還是賽道上跑的賽車,都不乏電動的身影,而且能見度還越來越高。早在2018年2月,FIM發布了MotoE電動摩托世界盃,並宣布將在2019年開始舉行,顯然這是順著Formula E電動潮流而誕生的一項電動摩托賽事,將電動賽車技術大面積地推廣到兩輪世界。MotoE摩托賽車的車架統一由義大利Energica公司提供,這家公司從2010年已經開始涉足電動摩托賽事,而MotoE的性能參數也相當不賴。

MotoE摩托賽車搭載的是電池容量為5-50千瓦時的鋰離子電池,有CCS Combo的DC快充技術加持,最大充電功率65千瓦,0-85%充電時間只需20分鐘,充滿時間只需30分鐘左右。電機最大輸出功率不是很高,只有為110千瓦(147馬力),相比現時260馬力的MotoGP,還有一大段距離,不過電機的一大優勢是扭力,MotoE從0到5,000rpm之間都可輸出峰值扭矩20.4公斤·米,也就是說從擰油門的那一瞬間開始,電機已經全力盡出,使其3秒內完成0-100km/h加速。不過跟Formula E賽車類似,極速方面也是一個短板,MotoE最快只能跑到250km/h。

圖:MotoE賽車統一使用Energica Ego車架,該車架早在2013年已經完成設計,並在2015年推出市面。Energica Ego這款車除了電動之外,還有一些技術亮點,就是大量使用了CNC和3D列印技術,例如儀錶和大燈都是使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來的。

圖:早在2015年初,Energica公司已經在歐洲完成快充技術測試,使用DC 20千瓦快充,讓Energica Ego可以在20分鐘內實現0-80%的充電。而Energica Ego晉陞為MotoE統一車型後,快充技術更加完善,充電速度也更快了。

圖:MotoE的電機最大輸出147馬力,0-100km/h加速時間3秒左右,這個性能參數暫時還沒法跟1,000cc的MotoGP比,加速性能應該跟600cc的Moto2差不多,不過Moto2的極速能達到280km/h左右,在極速這方面的性能,MotoE應該是跟更低級別的250cc Moto3相當。而且從2019年開始,Moto2不再用600cc四缸引擎了,而是用765cc三缸,屆時MotoE不一定能追到Moto2的水平。

最近,FIM還公布了MotoE的具體比賽流程。FIM已經確定下來,MotoE將會以MotoGP墊賽的形式出現,在MotoGP比賽周末期間,周五進行兩節30分鐘的練習賽,每節練習賽之間的間距為4小時。而周六則是進行排位賽,FIM還為排位賽專門起了一個名字:E-Pole。至於周日早上,在MotoGP練習賽之後,馬上就進行MotoE正賽,比賽距離或許會在5至8圈之間。具體的分站時間表還沒正式確定,不過根據FIM的意思,第一賽季MotoE將會在歐洲舉辦五站比賽,而且第一站舉辦地應該會在西班牙的赫雷茲賽道。

不過MotoE不是電動摩托賽事的先驅,將兩輪電動搬上世界賽車舞台的應該是曼島TT(Isle of Man TT)中的TT Zero組別,從不知名的2009 TTXGP手中接棒,2010年TT Zero電動摩托賽事正式啟航。TT Zero是一項非常有意思的賽事,除了電動這個討人嫌的名號之外,更多的是鼓勵新技術、新血液的加入,因此參與的車隊當中,除了有一些新晉團隊,還有英國大學生團隊,畢竟綠色電動的用家,就是這些新生代,由他們親自參與絕對是合情合理。2018曼島TT的比賽結果顯示,Senior TT組別的參賽者Peter Hickman刷新了曼島TT的平均速度紀錄,達到了135.452MPH(218km/h),這個平均時速已經擊敗Ulster摩托車大獎賽,讓曼島TT成為世界上最快的公路賽。相比動輒超過130MPH平均時速的Senior TT和Superbike TT組別,TT Zero的車速遠沒有那麼快,不過這些年來TT Zero的平均時速紀錄不斷在穩步上升,從2010年的96.820MPH(156km/h),到2012年的104.056MPH(167km/h),2014年的117.366MPH(189km/h),再到2018年的121.824MPH(196km/h),TT Zero的潛力就擺在那兒,平均時速突破130MPH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圖:曼島TT為公路賽,當然取材於公路,其實這不僅是一場比賽,而是英國汽車/摩托車文化的象徵。曼島TT比賽周期間,山下的小鎮公路限速,而到了右上角的上山路段,路上沒有雪糕筒警戒的情況下,一律為不限速路段,而且是單向行車(順時針方向),普通車輛可以在盲彎中全速壓線過彎,公路也就變成對普通駕車人開放的賽道。曼島TT打著摩托車公路賽的名號,實質上是藉此讓英國車民狂歡。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Top Gear》S07E01就在曼島山路區域測試M6、V8 Vantage和911 Carrera S三款車的極速,就是貪圖曼島山路不限速。只不過2018年的曼島TT賽事,沉浸著悲情的氣氛,兩名騎手死亡,還有一騎手重傷,這項比賽的危險性確實太高。

圖:跟Stop&Go的永久賽道不一樣,曼島TT由大量的高速彎和大直路組成,當中只有為數不多的回頭彎,直線速度夠快才能跑出好成績,而TT Zero的弱項剛好就是直線極速,雖然今年TT Zero賽車的極速已經提高到270km/h左右,不過跟300km/h以上的Superbike TT相比簡直是慢了一大截。試想一下,如果在狹窄多彎的城市街道,TT Zero或許會呈現另一種競技狀態。

圖:2018年曼島TT賽事TT Zero的121.824MPH平均時速紀錄,就是由無限(MUGEN)賽車所創下的。

圖:MUGEN的2018款TT Zero賽車最大可輸出160馬力,峰值扭矩21.4公斤·米,而車身重量為248kg。

電動摩托在中國已經是遍地開花,從快遞、送餐從業人員的工作車,到普通市民的代步工具,基本上是無處不在,不過國內有一部分人,至少有一群人,對電動摩托十分抗拒,這群人就是摩旅一族。不難理解,歐洲的電動摩托充電有多快,充電樁分布得有多廣,那也是歐洲的事,看看天朝的現實情況,電動摩托只能勉強上班代步罷了。再說,在歐洲地區,來一個幾百公里的摩旅,很可能就是跨國遊玩,而在國內騎幾百公里,甚至連省都出不了,而國人最愛的青藏行,是以千公里為計量單位的,一來一回沒有一萬幾千公里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摩旅,全程電動豈不是開玩笑,恐怕沒有幾個月回不來。而且,國內的一部分摩旅人士可能是世界上最缺安全感的一群,趕一趟青藏,250cc排量以下不行,沒有水冷引擎不行(都被GW250慣壞了),引擎挑油不行,續航力沒有三、四百公里不行,電動摩托通通都不行!所以,現實環境所逼,國內摩旅人抗拒電動潮流也是必然的。而現在TT Zero和MotoE所做的,就是從賽場中研發更尖端的電動技術,繼而擴散至公路,不管從輿論還是技術層面上,儘可能將電摩做得更強大。當然,也有可能在電摩技術高度發達,有能力跑青藏之前,天朝已經全面禁摩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敵汽車網 的精彩文章:

真潤真節能 飛度試用萬靈霸Eco-Max機油
開搶499時代

TAG:無敵汽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