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邢台、邯鄲的申氏:元皇后裔

邢台、邯鄲的申氏:元皇后裔

原標題:邢台、邯鄲的申氏:元皇后裔


編者按:文章通過分析申氏祖墳墓碑及申氏家譜,得出今邢台、邯鄲一些縣的村莊的申氏是元皇后裔,屬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台系,並對元皇后裔與當地漢族和諧相處的情況進行了描述。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兄弟民族情同手足,相依為命,共同譜寫了祖國的歷史。

自古以來少數民族和漢族的團結和諧是主流,遷徙邢台、邯鄲一些縣的元皇后裔申氏和漢族和諧相處就是典範。


一、閱碑文方知是元皇后裔


今邢台、邯鄲一些縣的村莊的申氏,說他們是「銅鍋申」或「鍋片申」,他們只知道祖上破釜而分宗,大多數人對其家族的詳細情況是不清楚的。今沙河市三王村清宣統三年(1911年)所立石碑揭示了申氏家族之秘,碑原在申氏祖墳,後移村中。碑正面刻「申氏祖塋」,背面刻「故元潞王太始祖?公墓志銘」。墓志銘說:申氏始祖?公「為元皇裔,實小子王之從堂季父,而元順帝同胞叔也,初封晉王,改封潞王,子十八:文秀、文端、文正、文美、文信、文平;文智、文惠、文法、文亮、文俊、文雅、文臨、文翰、文簡、文瑞、文憲、文義……即俗傳所謂十八公是也……順帝北行抵和林,元裔殺戮殆盡,公藩潞乃攜眷避兵屯留,而絳州,為存宗嗣計,故改曰姓申,折銅鍋十八塊」。墓志銘撰寫者申瑞澄,永年申庄村人,清末湖北試用知縣。永年申庄和涉縣神頭申氏祖塋碑文和三王村碑文雷同,閱碑後,方知遷徙邢台、邯鄲一帶的申氏是元皇后裔。


據沙河上申庄《申氏家譜》、永年申庄《申氏族譜》、涉縣神頭《申氏家乘》、內丘柳林溝《申氏宗譜》和武安礦山村《申氏追遠錄》及申海群等人的調查了解,十八公中長子文秀遷沙河上申庄,不久一支遷三王村,因申氏始祖?公排行三,而且為王,所以其後人將名取為三王村,以作紀念。後子孫又遷至申庄、西趙村、葛村等村:三子文正遷威縣中章台,後有子孫遷北章台;四子文美遷永年申庄,後有子孫遷石碑口、陳庄等村,還有子孫遷至邢台縣麥地灣及邢台市區申庄等村;六子文平遷至曲州;七子文智遷武安礦山村;九子文法遷威縣東柏悅村;十六子文瑞遷內丘黃釜村,「釜」者鍋也,黃釜乃皇釜之隱語也。後有子孫遷柳林溝、申庄、申家洞等村;十八子文義遷涉縣段曲村,後有子孫遷神頭、申庄、東達、後皎、馬布等村。涉縣神頭申氏祖塋碑文說:十八子文義從山西潞城到洪洞,再由洪洞遷神頭,文義未去屯留和絳,這同蒙族小兒子守老窩的傳統相吻合。筆者推斷,逃往絳的元皇后裔申氏為安全東遷,也必然象遷往涉縣的文義一樣,先從絳到洪洞集中(明初洪洞大槐樹處設移民登記站),然後伴隨著漢人的移民浪潮而遷往邢台、邯鄲一帶。

1994年版《沙河市志?上申庄條》說:上申庄申氏為北魏拓跋氏後裔。查《上申莊家譜》,今申氏傳至二十七代,和三王村碑文相吻合,北魏年代甚遠,上申庄申氏絕不是北魏拓跋氏後裔,當年立碑攀附,目的為免遭明統治者迫害。


從山西遷徙邢台、邯鄲一些縣的元皇后裔申氏,因長期和漢族雜居相處,經過數百年的共同生活,已和漢族完全融合。當然這種融合既有融合,也有同化,兩者同時存在,而以融合為主。蒙漢民族融合提高了民族素質。元皇后裔申氏和漢族的民族融合,是民族融合的典範,是民族和諧的典範。


二、元皇后裔申氏屬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台系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晚年為繼承人問題苦惱不堪,四子中三子窩闊台追隨父親「伐金、定西域……攻城略地之功居多。」(《元史?太宗本紀》)成吉思汗駕崩後,窩闊台「以太祖遺詔即帝位於庫鐵烏阿刺里。」(《元史,太宗本紀》)窩闊台死後,其子貴由繼汗位。成吉思汗雖立窩闊台繼汗位,但寵愛幼子托雷,將重軍交給托雷,讓其監國。貴由死,托雷子蒙哥依賴其父留下的雄厚實力爭得大汗之位。蒙哥死其弟忽必烈繼汗位,建立了我國歷史上領土最遼闊的元朝,元的大統一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沙河三王村碑文說:申氏始祖?公是元順帝胞叔,可元順帝父明宗和世只有一個弟弟文宗圖貼睦爾,申氏太始祖非元順帝胞叔!武安礦山村《申氏追遠錄》說:申氏太始祖「初封晉王,改封潞王,世居潞城天宮村。」元代確有晉王,元世祖封皇長孫甘麻刺為晉王,其子也孫鐵木兒世襲晉王,後稱帝即泰定帝,以其子八的麻亦兒間卜世襲晉王,三代晉王均未居潞城,由此斷定申氏非晉王后。因申氏祖先口傳久遠,難免失真。元史專家周清澍依據「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八年(1291),分賜太宗窩闊台之孫、闊出之子小薛大王牧地於潞州上黨。」(見2005年11月1日《周清澍給申海群先生的信》)「疑申氏一族也許是小薛後代,因小薛一族世代駐居潞州。」 (見《周清澍給申海群先生的信》)周先生疑申氏是窩闊台系是有道理的。在元統治即將崩潰時,小薛後裔不願意再回漠北的主要原因是,窩闊台系同托雷系長期爭奪皇位鬥爭相當激烈,作為窩闊台系的元皇后裔申氏深知同托雷系的元順帝逃往漠北不會有好結果;且他們已數代生活在中原,已習慣中原生活,也不願意再回嚴寒的漠北。


三、元皇后裔申氏遷徙邢台、邯鄲一帶之原因

為什麼元皇后裔申氏要遷往邢台、邯鄲一帶呢?考慮原因有五:其一,邢台、邯鄲一帶的人在元朝為官者甚多。邢台縣人劉秉忠是忽必烈的重要謀臣和元朝的開國元勛,位居三公;邢台縣人郭守敬為世界著名科學家,官拜詔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沙河張文謙是忽必烈的重要的謀士,曾任中書左丞、御史中丞、樞密副使;南和人馬亨官居戶部尚書。除此之外,?水(威縣)劉肅、劉恩、永年人王磐、武安人胡祗?皆在元朝為官。邢台、邯鄲一帶不少人在元朝為官,曾是元朝的支柱,其家庭、親屬幾代人必然懷念元朝統治,和元皇后裔有共鳴之處,元皇后裔申氏對邢台、邯鄲一帶不少人在元朝為官有特殊的感情,這也是他們遷徙邢台、邯鄲一帶的原因之一。其二,窩闊台之孫小薛封于山西潞州數代,潞城已成為其故鄉。曹孟德有詩:「狐死猶首丘,故鄉安可忘!」申氏東遷少則百餘里,多則數百里,反映了元皇后裔申氏對山西潞州的故鄉之情。其三,從申氏遷往的村莊來看,多為靠近太行山的丘陵區,有些村莊雖是平原,但位於距太行山不遠的東麓,元皇后裔申氏遷徙的主要原因是避難,距太行山較近,一旦遇到追殺和不測,能儘快逃往深山,但深山地少條件差,難於生存,而土地多的丘陵區和距太行山不遠的平原正是元皇后裔遷徙的理想之地。其四,邢台、邯鄲一帶是歷史上的民族走廊地區,這裡是中原農業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接點,草原文化和農業文化長期碰撞的結果,造就了邢台、邯鄲的民族走廊的特殊地位,這樣的地區具有廣泛的包容性,在這裡少數民族和漢族可以和諧相處,因而吸引元皇后裔遷徙於此。其五,邢台、邯鄲特別是邢台一帶佛教興盛。元代蒙族人信仰喇嘛教(佛教的一支),元皇后裔遷徙邢台一帶是宗教信仰的要求。邢台佛教興盛始於十六國後趙時期,後趙皇帝石勒、石虎皆信佛教,以佛教為國教,其都城襄國(今邢台市)是北方佛教的中心,後趙佛教大發展為邢台佛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元世祖十分重視邢州的佛教事業,1255年,忽必烈南征途中經邢州,在開元寺大會諸王。潞城距邢台不遠,住潞城的元皇后裔對邢台佛教的興盛情況是清楚的,這是元皇后裔申氏遷徙邢台一帶的重要原因。


四、昔日輝煌今朝英才多


元滅後,元皇后裔申氏由黃金家庭淪為隱姓埋名的平民階層,必定深深觸動這個家族的靈魂。元皇后裔申氏東遷後,未有反明復元之舉,他們苦讀儒家之書,熱衷科考,而永年申庄申氏最為突出,《申氏族譜》說:明、清申氏出了七個進士,二十個舉人。《山西通志?潞安府志》載:申佳胤,字孔嘉,屯留人,徙永年九世,明崇禎年間進士。申佳胤明末官居太僕丞。當李自成攻破居庸關,他心情沉重,看到明大勢已去,給兒子寫信,決心以身殉國,馳馬京城,當他得知崇禎帝弔死煤山後,向皇城方向三跪拜,而跳進京郊一井中,時年42歲。清入關後,順治帝為了緩和民族矛盾,欲對前明殉國之臣進行褒恤。魏裔介向順治帝上《裒忠疏》,順治帝閱後大加讚賞。魏裔介在《裒忠疏》中雖列申佳胤之名,卻未被順治帝列入褒恤之列。申佳胤子涵光披麻戴孝徒步千里進京,慟哭東華門,圍觀者無不為之落淚。魏裔介再疏爭之,申佳胤遂得祀恤如例。沙河上申庄《申氏族譜》說:康熙帝南巡,御駕造訪永年申庄,得知申佳胤為明賢良忠臣,隨提御筆寫了《明忠臣故里》御匾。從此,凡文武官員路過此地,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先參拜御匾,方敢路過。因此申佳胤的事迹傳為佳話,流芳百世。申佳胤長子涵光,曾隱居沙河廣陽山,為河朔一帶著名詩人,著有《聰山集》等。沙河上申庄《申氏家譜》載:二世祖希顏公,明舉人,曾任山東福山縣知縣,清廉勤政,為百姓謀福利,深得百姓愛戴。其子孫秉希顏公遺志,捐資修橋,造福故里,至今橋尚在。1998年版《涉縣誌》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僅涉縣元皇后裔申氏為國捐軀先烈就57名。


作者簡介:1.張西服(1955— ),河北省廣宗縣人。邢台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邢台市地方志學會會長。


2.李智文(1941— ),邢台學院歷史系教授,邢台歷史學會副會長。

來源:河北省情


點擊「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申氏宗親會 的精彩文章:

TAG:申氏宗親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