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好片,看完馬上想再刷一遍

好片,看完馬上想再刷一遍

又到畢業季。

其實和我們這種畢業好多年的職場老油條沒半毛錢關係,但就是擋不住人浮想聯翩啊。

想想還沒畢業的那會。

覺得整個世界都在等著自己。

那時,女孩的嘴是最甜的糖。

那時,全世界只有一堵叫學習的牆。

想回到過去?

好說,Sir這有一台時空穿梭機。

……嗯,就是電影。

一部部看完,中二魂重燃,渾身煥發出青春的氣息。

準備好變年輕了嗎?

接住——

《茶啊二中》

豆瓣9.4

導演: 閻凱

編劇: 凝羽動畫

類型: 喜劇 / 動畫

別被這橡皮人似的人物建模給嚇著了。

因為除了「畫得不像真人」這點,《茶啊二中》是又真又細膩。

彈幕說明問題。

細節說明問題。

你做過這種飛機嗎?

一部入坑絕對不丟臉,讓你樂到哭的校園動畫。

氣氛不能冷,墊上BGM。

4年4季,評分沒低過8.5,5月末新出的第4季飆到9.4

可能是看得人越來越多,也能接到廣告,經費多了,時長從第一季每集5分鐘,擴充到第四季的每集15分鐘。

可看性和豐富性大大增加。

先說讓你樂的部分,這是一部東北動畫。

片名有點拗口,「茶啊二中」。表面上,是個中學名,其實暗藏玄機。

這玄機就是,一個地名,吉林的省會,長春。(長春的古語發音為「茶啊沖」)

沒錯了,《茶啊二中》說的是長春某個學校的故事。

但放心,即便純南方人如Sir,也能一口氣刷完四季,外加各種亂七八糟的番外。

作為我國一項大型殺傷性+強感染性武器,東北話絕對有毒。

還記得那個段子,大學宿舍進來一個東北yin,畢業還你一寢室的東北老鄉。

東北話發音簡單,語調戲劇感強,好學也好笑。

Sir記得有期網綜,是何炅cue宋小寶,讓他用東北話重命名幾檔大家都熟悉的綜藝。

瞬間畫風就變了。

《創造101》《整事丫頭們》

《放開我北鼻》《你鬆開那孩子》

《奔跑吧兄弟》《快蹽(liāo)大兄弟》

《吐槽大會》《可勁兒嘚比》

《嚮往的生活》《尋思的好日子》

哈哈哈哈哈。

而《茶啊二中》里純正的東北腔,能讓同鄉流淚,讓外鄉人笑到流淚。

反正這部劇追得Sir,學到了好多新詞兒。

什麼看見你就煩可以說「堵挺」,左轉、右轉還能叫「大回、小回」。

我轉過去我看你這臉就堵挺

不是你嘎哈去啊

廁所不擱(gě)內頭兒呢嗎

啥轉向啊 你這出門大回小回不道啊

—怎麼給我沖Q幣這麼費勁巴拉的呢?

—卡蒙逼了

《茶啊二中》雖然說的是東北學生的故事,但你越看越發現,這其實是在說自己。

你懷念的一切,它都有。

動畫的主人公,是茶啊二中初二(3)班的學生。

晚自習、班會、期末考……每個上學時的小環節,都是它的主題。

看看這熟悉的教室。

晚自習,講台上坐著看自習盯紀律的老師,講台邊坐著個好動不服管的。

台下呢,有說話的,有看課外書的,有趴著睡覺的。

只要不吵,老師也就睜隻眼閉隻眼。

瞧黑板旁邊被塗塗改改的課程表。

班主任教哪門,哪門課就最多

再瞅瞅這卷子,像不像你曾經做過的那張。

卷子細節好評

以及曾經陪著你的那群人——

占課最多的班主任。

刀子嘴,開口就跟機關槍似的噠噠噠,學生把戲一眼就能看穿,脾氣暴躁,學生怕她怕得要死。

每次輪到她的課,沒學生敢開小差。

招女孩兒喜歡的孩子王。

每個班都少不了的角色,學習中等,不是什麼正經班幹部(一般是體育委員),但講義氣,會打架,男生都愛跟他玩兒。

他和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兒關係曖昧。

平時要是老師提到他倆其中一個,班上人都會默契地看向另一個,還帶著噓聲。

還有這一秒就能聯想到相似場景的畫面——

考試時,因為是印刷卷,總有老師要逐班通知改錯,末了還不忘說是印刷的鍋。

(常年背鍋的印刷師傅)

把卷子翻到第四頁的完形第9道選擇題

把2B的your 改成 our

這個印錯了哈

繼續答題吧

應該說初中的記憶,雖然最久遠,但卻最是無憂。

因為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它離學生的大劫,還遠著呢。

你們一定猜到了,高考

《青春派》

豆瓣7.4

導演: 劉傑

編劇: 劉傑 / 高山 / 朱珠 / 田曉威

類型: 劇情 / 愛情

2013年暑假上映,1000萬成本,2800萬票房。

一部很被忽視的青春片。

導演劉傑,處女作《馬背上的法庭》在法國藝術院線連映50周,是當地上映時間第二長的華語片(第一是《花樣年華》)。

沒有連男三、女三都是現實校草級顏值配置,沒有花里胡哨的心碎把戲。

《青春派》的故事開頭,親近得完全可以用這種句式開頭——

我們學校上一屆尖子班有個男生,他啊因為早戀被他媽K了。為了氣他媽,在高考時故意交了一科白卷。結果全班就他沒考上。為了能跟那個女孩在一起,他就轉到我們班復讀了」。

它用復讀生居然(董子健 飾)的第二次備考,審視了90後孩子的這道大劫。

沒有高亮加濾鏡的畫面,主角呢,灰頭土臉但學生氣足。

男主細看還冒著痘;女一女二,膚色黑,髮型土氣,一看就是好好學習的女生。(愛學習的女生惹了誰……)

《青春派》整部片,雖然跟男女主角一樣灰頭土臉,但卻難得的準確

因為導演拍它的目的,就是想留住2012年中國孩子的青春。

最有價值的事情是50年後,當別人想要了解的時候就來看,他會知道,這個電影準確真實地反映了這個時代。

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主角。

導演走遍了5座城市,20多所高中。

最後選擇了幾位高二的學生。

因為高一的孩子不夠緊張;高三的呢,又剛歷完劫,眼神狀態都不對。

據說為了拍戲,劇組找學校借了一間空教室,片子里有看書的鏡頭,學生是真的在看書。

於是,《青春派》留住了那段所有人都不想回去,卻總回味,束手束腳的青春時光

學校:

兩眼一睜,開始競爭。

累死你一個,幸福你全家。

不苦不累,高三無味;不拼不博,等於白活。所以就算拼個頭破血流,也要給我衝進一本的大樓。

扛得住,給我抗;扛不住,給我死扛。

各位家長,高考還有半年,你們有要破產的,請堅持堅持;有要離婚的,也請先湊合湊合。

家長:

你要連個大學都考不上 你這輩子就完了

你就跟你爸你媽我這樣

這輩子連城裡像樣的一個房子都混不上住

學生呢,自我催眠。

你們都是高三的學生了

在高三 沒有假期 沒有愛好 沒有娛樂

連一絲絲想玩的念頭 都是罪惡的

而那些讓我們回味,大概最多的,就是夾雜在其中細微的小情愫。

比如秘而不宣的「我喜歡你,你喜歡她」。

聽到「去他的高考」這句話,多少人心裡酸得要命。

而最心酸的部分過去,絕大部分幸運的學生,也會迎來喜憂參半的大學——

《一起同過窗》

豆瓣8.8

導演: 畢鑫業

編劇: 畢鑫業 / 梅瓊宇

類型: 劇情

說大學是一本「流水賬」,恐怕沒人會否認。

《一起同過窗》原名相當實誠,《我的大學流水賬》。

內容呢,也實誠,水得很,就說某大學一個剛入學新生班的故事。

主角是路橋川和鍾白為首的兩宿舍人。

2016年內地評分最高的國產劇。

Sir記得這部劇一出,表妹激動得很:終於有部青春劇在拍我們90後了!

《一起同過窗》一季一學年,目前第二季評分跟第一季持平,豆瓣8.8

大學生活神還原。

雖然大學過得水,但水得真實、有趣、動人

你上學時干過的傻事,說過的傻話,都能在《一起同過窗》里看到。

什麼開學第一晚秉燭夜聊。

居然能聊到天亮

軍訓時為了操練不磨腳,往鞋子里墊衛生巾。

過了英語四級,就跑到沒過的同學面前嘚瑟。

接地氣,有細節。

連平時國產劇里吵鬧的鬥嘴,都好看得很。

他說我沒女人味(回:誠實是種美德)

他當著別人面說我沒女人味(回:他的美德有點露骨)

一本捨不得合上的大學生活流水賬。

要問Sir它有什麼缺點?

只有一個,第一集太難看。

按理說,很多人讀大學,是為了畢業好找工作。

但讀著讀著,很多人就不想畢業了。(嗯……一定是對學術的深沉的愛)

畢業以後,生活會把我們衝散到哪裡呢?

近年來最好的一部青春片。

關於她和她——

《七月與安生》

豆瓣7.6

導演: 曾國祥

編劇: 林詠琛 / 李媛 / 許伊萌 / 吳楠 / 安妮寶貝

類型: 劇情 / 愛情

2年前上映,看過的人估計不少,但Sir還是想推薦。

不是為金馬獎雙影后的榮耀,也不是為它口碑翻盤的驚喜。

儘管它確實太讓人意外了。

不是Sir誇張,光是這部片的題材和原小說,就能攔住一群人要點開的手。

頻出爛片的青春題材:我和閨蜜的小時代。

讓人畏懼的原著作者:疼痛青春代言人,安妮寶貝。

但在陳可辛監製下,新人導演曾國祥妙手回春。

把原小說七月(馬思純 飾)、安生(周冬雨 飾)和男人家明兜兜轉轉的情事,拍成了完成度極高的,兩個女孩血肉模糊的自我成長

這也是Sir推薦的原因。

《七月與安生》拍出了女孩們成長路上,說大不大,但說小也不小的苦

一句「女孩子將來要習慣很多不舒服的事」,相信就能戳到不少人。

七月與安生,籠統的說,是兩種女孩的代表,小飛女和乖乖女

看髮型,小時候齊劉海,長大側分中發、長發的七月,保守不出錯,是家長心裡「女孩該有的樣子」,乖乖女無疑。

從小學、大學甚至工作,她都沒有走出過家鄉鎮江,她不是冒險的那個。

七月呢,小時候一頭亂髮,長大了要麼爆炸卷,要麼超短髮,或者是挑染的中長發。

20歲離家,北漂,酒吧服務員、銷售,儘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

過得又折騰又孤單,是小飛女。

這兩種女孩,偏偏從小又是一處長大,一起洗過澡、上過廁所、睡過同一個枕頭的好朋友。

不用想就知道,兩個女孩,兩種生活,有愛欲反差,也有羨慕。

她們在彼此完全不同的人生里,互相撞擊、磨礪,然後成長。

男孩的成長氣勢洶洶,女孩的,綿長敏感。

最後說一部超冷門,但是超帶感的——

《九降風》

豆瓣7.4

導演: 林書宇

編劇: 林書宇 / 蔡宗翰

類型: 劇情

10年前的台灣青春片,第45屆金馬最佳原創劇本。

它講述的是20世紀90年代台灣新竹一所高中7個男孩的故事。

片名「九降風」,取意自導演林書宇家鄉特有的氣候現象——

通常到農曆九月,新竹都會刮大風,又恰逢漲潮,空氣里會很潮濕。

悶熱、躁動、呼呼的風聲里夾雜著未知的危險,像極了衝動、易怒的青春期男孩。

風起之前,鄭希彥(鳳小岳 飾)和其他6個男孩子,還只是學校里難管的壞學生

他們過得無所事事,不愛學習,只喜歡湊一處鬧。

早上在學校外的榕樹下一起抽煙、看小黃書,午飯時在天台吹水,下課一起去玩遊戲、打桌游,或者看棒球比賽。

他們有最旺盛的精力,有漸漸萌生的讓他們也不知所措的慾望。

女孩濃密的眼睫毛,粉嘟嘟的嘴唇,還有她的小碎花弔帶,都是撩人的風景。

追著偶像,愛著女孩,陪著兄弟。

那陣風過之後,這種無聊的尋常生活,卻成了日後怎麼都回不去的「好時光」。

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這個小團體開始出現裂痕,也隨著畢業,7人散去。

《九降風》有台式青春片特有的清新。

半夜只有幾個光腚年輕人的泳池,能看得很遠的學校天台,夕陽下的沿海公路。

但它不像後來的《那些年》《我的少女時代》,充滿著對青春甜美的追憶。

反而多了一道大風過境後的陰鬱,道出了男孩迅速成長的逼仄和不知所措。

「我不再是我」,這種惆悵,片中插曲《藍色蝴蝶》也唱不盡。

一樣的學校 一樣的走道

一樣的吵鬧 不一樣的我

又到了六月 我還是掉下淚

三年的歲月 我忘不了誰

……

畢業的合照 流水的小橋

爬不完的階梯 我微微的笑

我又回到學校 樹越來越高

蟬依然很吵 我忘記了誰

初中、高中、大學。

青春無非就是你我他她。

但為什麼我們會如此懷念校園和青春?

我們想念的,是那時候做過的事,但讓我們不肯斷了念想的,是那些我們沒做過的事。

如果離校前跟老師道聲謝,可能看到別人在彈幕里說想老師時不會那麼愧疚;

如果那道選擇題沒猶豫,可能就能跟Ta上同一所學校;

如果那天追上去把話說開,可能他的婚禮伴郎就會是你;

如果畢業酒會打通了那個電話,你們可能已經愛過一回。

如果……可能……

這個只完成了一半的假設,這個彌補不了的遺憾,或許才是青春、校園最大的魔力。

希望屏幕前,你們因此文而起的懷念,不會白白浪費。

記住,易逝的不僅是過去,還有當下。

珍惜現在,不負好時光。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註:Sir電影

微博搜索關註:毒舌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電影 的精彩文章:

回來了,一流藝人參加的這檔超一流節目
讓我笑到肚痛的國產推理劇又來了

TAG:DO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