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近來攀折苦,應為離別多。」——王之渙

「近來攀折苦,應為離別多。」——王之渙

我喜歡古詩,在歷史的長河中,我憐愛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想必大家很熟了,作者就是王之渙。簡單幾句,就寫出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可我偏愛的是他的《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此詩言恩澤不及於邊塞,所謂君門遠於萬里也。」這話是不錯的。前兩句寫景,後兩句表達恩澤不及邊塞,這也確實是唐玄宗中後期的現狀。

然而我對它的愛卻有另外原因。還記得地理課上,常常用「春風不度玉門關」做考點。為什麼呢?因為中國處於亞洲東部,春夏吹東南季風,秋冬吹西北季風。東南季風從低緯吹向高緯,並且來自海洋,帶來暖空氣和雨水;但玉門關深處內陸,春風還真的就吹不到。記得做題時,問與地理有關的詩句,這個可是必選項。

另一個喜歡它的重要原因,來自一個小故事:

傳說,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請一位著名的書法家為她的扇子題詩。那位書法家寫的就是王之渙的《涼州詞》。可是由於疏忽,書法家忘了寫「間」字。慈禧大怒,要殺他。那位書法家急中生智,連忙解釋說:「老佛爺息怒,這是用王之渙的詩意填的一首詞。」併當場斷句,念給慈禧聽,慈禧聽了,轉怒為喜,連聲稱妙。

「黃河遠上 ,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真是何其美哉妙哉!固然那位書法家聰明,但也得原詩寫的好才行!

就因為這首詩,我很喜歡王之渙,於是我去翻找史書,可發現在歷史的滾滾長河中,這位才子卻被遺忘了,全唐詩僅收錄了他的六首詩,也是他僅存於史的六首,他更多的情懷和文采消失在歷史中…...

「楊柳東風時,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離別多。」——《送別》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書有悅 的精彩文章:

TAG:知書有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