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出賣楊靖宇將軍的4名叛徒為何只有2個被槍決?

出賣楊靖宇將軍的4名叛徒為何只有2個被槍決?

原標題:出賣楊靖宇將軍的4名叛徒為何只有2個被槍決?


1940年2月23日下午4時30分,一代抗日名將楊靖宇將軍被數百敵人圍困,他在左腕中彈的情況下,以右手持槍作戰,最後胸部中彈壯烈犧牲。這個被敵軍稱為「跑起來比鴕鳥還快」的英雄,是怎麼會被敵人包圍的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四個遺臭萬年的叛徒。


楊靖宇將軍是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這是我黨領導下的一支抗日武裝力量。自1935年以來,5年間和敵軍作戰約10萬餘次,牽制了敵軍大量兵力。關東軍為了鞏固後方基地,不得不大量增兵,兵力從20萬人增加到40萬人,對抗聯進行最殘酷的圍剿。同時它們還拚命引誘抗聯中的不堅定分子,在這種情況下,楊靖宇將軍身邊出現了叛徒,並最終導致了將軍的犧牲。



前排右一為程斌


第一個叛變的是第一師師長程斌。此人曾是楊將軍最得力的助手,有一定文化,人很聰明,對楊靖宇了解非常深。據說他能通過槍聲來判斷是不是楊將軍開的槍。因此這個人的叛變對楊將軍來說危害極大。

程斌變節後,第一件就是帶領敵人破壞了抗聯賴以生存的密營。密營是楊將軍的獨創,是抗聯在深山老林的秘密宿營地,裡面有槍支彈藥、食品藥品、服裝布匹等物資。以往抗聯不管白天仗打得多苦,晚上都可以得到休整和補充,靠的就是這遍布深山老林中的密營。


在程斌的帶領下,近80個密營被破壞,楊靖宇一下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困境。當時夜裡的溫度降到零下40度,由於沒有密營,楊靖宇只能在野外露宿。肚子里很餓卻沒有食物,身上徹骨的冷卻沒有衣服禦寒,雖然人很困卻不敢睡覺,因為一睡著就很可能醒不過來了。就是在這樣活著比死還艱難的情況下,楊靖宇依然咬牙堅持過來了。


如果沒有程斌,身經百戰的楊靖宇部隊不可能被打散,楊靖宇也不可能被窮追不捨無法脫身,鬼子十年沒有做到的事,被程斌做到了。可見此人是楊靖宇和眾多抗聯將士遇害的首犯。但此時楊靖宇仍然對未來充滿信心,因為他已經制定好了突圍的方案和路線。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切又因為一個人的叛變落了空。


這個人叫張秀峰,是楊靖宇的警衛排長。這個人的變節對楊靖宇來說是致命的,它導致突圍路線被徹底封鎖、楊靖宇的行蹤完全暴露。敵人縮小了包圍圈,追擊得更加瘋狂了。


後排左一為張秀峰


張秀峰是個孤兒,從小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跟隨楊靖宇時他才15歲。楊靖宇說,我沒有兒女,你也沒有父母,你就當我兒子吧。張秀峰大字不識一個,楊靖宇就手把手的教他認字,從自己的名字寫起。然而這個被楊靖宇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對待的人,卻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投敵了。


到了2月15日,楊靖宇身邊只剩下7人,而圍追他們的敵人卻有600人。為了尋找他們,敵人甚至在雪地里一根一根的劃火柴找足印,然而就是這樣,到了次日凌晨無衣無食的楊靖宇還是消失了。圍追的600人中,被打死、打傷、凍傷的人多達500餘人,最能還能動的不到50人。


2月18日,楊靖宇僅剩兩名警衛員,他們在下山找食物時與敵人遭遇並激戰,最後英勇犧牲。敵人從他們的身上搜到了楊靖宇的印章,它們斷定楊將軍已近在咫尺。於是它們又調集了600餘人將山圍了起來,並不允許打柴的百姓攜帶任何食物進山。


此時的楊將軍已經是孤身一人,他的鞋子早已爛成一團,靠一根繩子捆著才沒有散。他靠著驚人的毅力熬到了22日上午,這天他遇到了四個打柴的村民。為了獲得食物和棉鞋,他不得不暴露自己。他向村民懇求他們帶食物和棉鞋來,偽牌長趙廷喜說,你都這樣了,還是降了吧,現在投降的人不殺頭的。聽到這話,楊靖宇搖搖頭說,我是中國人哪,都降了,那中國就完了!趙廷喜聽後表示願意回家給他拿食物來,然而他一下山就向日本警察報告了楊靖宇的行蹤。接到報告的警佐西谷高興得跳得起來,立即集合隊伍跟隨趙廷喜上山了。

藏身在地窩棚中的楊靖宇滿心希望村民給自己帶來食物,卻聽到汽車的聲音。他知道最後的時刻到來了,他立刻向山上跑去。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的西谷在日記中寫道:「他跑動的速度極快,兩手擺動超過頭頂,速度快得如同一隻鴕鳥,但沒多久就跑不動了,在河口的一棵樹下坐了下來。」


敵人雖然圍上來了,卻沒有立即開槍,因為它們想要捉活的。但回答它們的只有槍聲。楊靖宇邊打邊怒喝:「誰是抗聯投降的,滾出來我有話說!」幾個叛徒龜縮在一旁大氣也不敢出。見沒有活捉的可能,敵人開始了最後的進攻,楊靖宇身上多處中彈,他用右手持槍射擊,最後胸部中彈,轟然倒下。


楊靖宇與敵軍作戰多年,敵人對他十分敬畏,即便是犧牲了敵人也不敢靠上前來,等了半天才慢慢靠上去辨認。當從程斌口中得知死者確為楊靖宇時,西谷等人沒有一絲快樂,反而全部大哭起來。


若沒有幾個可恥的變節者,楊靖宇根本不會死。敵人花了十餘年的時間沒有做到的事,被這幾個可恥的叛徒做到了,實在是令人痛心。在這四個叛徒中(除程斌、張秀峰、趙廷喜之外,還有一個張奚若,他是程斌的手下,正是他用機槍擊中楊靖宇的前胸),最後卻只有兩人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1951年的一天,瀋陽突降暴雨,一名行人衝進正打傘走過的程斌的傘下避雨,兩人四目相對,卻發現對方都是原來抗聯的叛徒。於是兩人立即回去分別舉報,又同時被抓獲。經審理之後又一同被處決,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出賣楊靖宇最後藏身地點的趙廷喜,得到的獎賞是30元錢。但是他從此之後在當地呆不下去了,只能遠走他鄉,直到6年後偷偷溜了回來,結果一露面就被群眾發現扭送到軍管會,經審判後在楊靖宇將軍墳前被處決。


張秀峰和最後殺害楊靖宇將軍的張奚若卻一直逍遙法外,張奚若曾在1968年因殺害楊靖宇將軍坐了兩年的牢就被放了出來,張秀峰則毫髮無傷。對此許多抗聯老戰士心中都憤恨難平,楊靖宇的警衛員黃生髮和王傳聖多次主張將這兩名敗類送上法庭,未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授銜時陳賡對毛主席直言:我的大將不是你給的!毛澤東竟這樣回答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