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框架式構圖的無限魅力

框架式構圖的無限魅力

框架式構圖:是攝影、攝像中常用的構圖法之一,簡單說就是用前景將主體框住。這種構圖法一開始應用很少,有些人認為框架式構圖容易破壞畫面的美感,可是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框架式構圖現在已經成為影視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構圖法,很多運用框架式構圖的鏡頭都成為永恆的經典。

突出畫面主體,增加層次感是框架式構圖最基本的用法。

《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策劃多年終於越獄成功,監獄長看著安迪挖的隧洞震驚的表情讓人印象深刻。導演運用框架式構圖將觀眾的視線集中在監獄長的面部表情上,不僅突出了人物內心,同時明暗對比更增強了畫面的層次感。

熱播電視劇《琅琊榜》中的畫面構圖十分考究。劇中框架式構圖應用很多,我們可以從上圖中看出,人物被置於室外明亮的背景之中,而攝像機在屋內,兩扇門把昏暗的室內和明亮的室外區分開來,同時形成一個方形框架,讓觀眾的視線集中在主人公身上,突出主體,增強畫面層次感。

喜劇演員主要是通過肢體動作、面部表情、語言感染力來營造喜劇效果。《泰囧》中利用車窗形成的一個框,將觀眾的視線集中在王寶強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上,這樣的構圖是為王寶強這樣特點鮮明的喜劇演員量身打造的。

突出主體、增加層次感這只是框架構圖最基本的用法,在電影中只要出現框架式構圖往往是極具深意的,這些鏡頭也是我們寫影評分析的重點和亮點。

《畢業生》最經典的鏡頭之一,羅賓森太太的腿構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框架。導演用這樣的構圖表現了整部影片的主題:熾熱的情慾,迷茫的青春。

斯皮爾伯格《人工智慧》,圓形的燈框住了小機器人,這樣的構圖表現了機器人和人之間表面上看似一家,實際上永遠隔著一個永遠無法跨越的地帶,展現出隔離感和抽離感。

法國著名攝影師馬克·呂布在1965年拍攝北京琉璃廠時採用了框架構圖。一個個框將畫面分成不同的區域,一張照片展現生活百態,這就是當時北京生活的縮影。

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張藝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其構圖藝術的頂峰之作。陰冷的大院就代表著封建舊俗,一席紅衣的頌蓮走入的是一個萬劫不復的深淵,這樣的框架束縛的不僅是頌蓮,更是那個年代的中國女性。

《美國麗人》中這個鏡頭就是主人公命運的縮影。主人公彷彿被封閉在虛擬的電腦屏幕中,正如主人公把自己禁錮在自己的想像中一樣戲謔。

《八月迷情》中奧古斯特望向窗外的鏡頭不知道感動了多少觀眾。一位音樂天才渴望活出自己的人生,這清澈的眼神是對未知世界的無限渴望。

關注公眾號+電話預約

2018火熱招生進行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語佳音訓練營 的精彩文章:

TAG:青語佳音訓練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