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這些中國式定情飾物,為何讓人銘記?

這些中國式定情飾物,為何讓人銘記?

自古以來,國人都是非常含蓄的,總是用非常含蓄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木心先生在《從前慢》里寫到: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從這裡就得知,以前國人喜歡用鎖來當做定情信物。其實不止鎖,還有很多小飾物在承載著情人之間的情感,替他們表達愛意。一物傳愛意,餘生都是你。中國人,從來都是那麼可愛又浪漫呀~今天我們來細說一下,關於中國的那些定情飾物都有哪些~

同心鎖

相傳掌管著姻緣的月老有一個寶物,那便是同心鎖。同心鎖的含義是代表一對愛人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識、相愛,最後互送同心鎖,許下承諾之言,從此生生世世永結同心,永不分離。

玉佩

玉在我國的地位一直都非常高,《詩經》里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句。在古代,由玉做成的飾物常常是為了寄託某種美好的願望而存在的,代表著這是非常珍貴的東西。所以,便有了古語「君子無故,玉不去身」這麼一句話,但是,還有一句是,「若為愛情故,玉飾均可贈。」意思是說,玉飾即使極其珍貴,但若遇到喜歡的人,還是會贈予對方。清聞人倓的《古詩箋》中也寫到:「美玉綴羅纓」,解釋為「以玉綴纓,向恩情之結。」

戒指

原來戒指代表著訂情訂婚不是現在就流行的,在古時候就已經開始流行,成為經典,這歷史可謂是源遠流長。南朝時期的劉敬叔《異苑》中就有記載:沛郡人秦樹在冢墓中與一女子婚合,臨別時,「女泣曰:與君一睹,後面無期,以指環一雙贈之,結置衣帶,相送出門」,會面安可期,見指環如見其人,指環之重躍然詩里。但是與現在不同的是,戒指在古代是定親之物,所以女子未嫁人之前,是不可以佩戴的。

簪子

若你長發及腰,我便為你挽起三千青絲。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古代時候的女子,是不會輕易給他人觸碰頭髮的,而簪子亦是屬於非常私密的東西。在古時候,常常用男子替女子別上發簪來暗喻他們恩愛。據《西京雜記》中記載:漢武帝寵愛李夫人,有一次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搔頭,搔頭之名由此而來。所以,毫無疑問,簪子也屬於定情信物的一種。

梳子

結髮同心,以梳為禮。古人常以頭髮寄託相思之情,那麼梳子自然也成為了傳遞情愛的工具。在古時候,送梳子有「私訂終身、白頭偕老」的意思。女子出嫁之時也會親人為其梳頭的習俗,「一梳梳到底,二梳白髮齊眉,三梳子孫滿堂」,既代表著對女子的祝福,亦代表著情愛的傳遞之情。

纏臂金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纏臂金其實就是一種纏繞於臂的裝飾,用金銀帶條盤繞成螺旋圈狀,所盤圈數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它最為特別之處在於,不管從那個角度看,所見都為數道圓環,而相互不關聯,宛如佩戴著幾個手鐲般美麗。這個首飾不止好看,也暗喻著情比金堅,愛情被幸福地圍繞著。蘇東坡《寒具》詩中也有寫到:"夜來春睡濃於酒,壓褊佳人纏臂金。不僅讓人聯想到一個戴著纏臂金的女子於濃睡未醒中,帶出幾許醉意的嫵媚。

耳環

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古語有云: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山海經里也有寫:「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齒,穿耳以鎼」。由此得知,耳環從古至今,不止是作為裝飾的存在,其還具有情人之間互表心意的作用。「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講的便是一位已經名花有主的女同學委婉拒絕冒失追求者的故事。這裡的「明珠」指的就是耳環。

香囊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古人喜歡把芳香的花草裝進自己針織好的香囊里作為禮物送給戀人,以傳遞純潔、美好的愛意。《紅樓夢》里林妹妹也曾為寶哥哥縫製香囊,有一回黛玉誤會寶玉把她送他的香囊送了人,賭氣把正在做的另一個鉸了,可香囊卻是寶玉貼身戴著……香囊所寄託的是綿綿的情意,含蓄又浪漫,這種感情怕是多少言語都無法傳遞的。

手鐲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跳脫」也是手鐲的另一個名稱。古裝劇里經常會看到那麼一個情景,那便是仙女以手鐲相贈戀人。在陶弘景的《真浩》中記述有關於仙女萼綠華贈羊權金和玉跳脫的故事。蒲松齡《聊齋志異·白於玉》中也有書生吳生偶入仙境,與紫衣仙女歡好,臨別時仙女把自己所戴手鐲送給他留念的橋段。

看來國人雖然自古以來雖然含蓄,但是在定情信物上卻是極其浪漫和隨呀。「藏禮於器」,以物傳情,把自己的情意以及鄭重承諾寄託於物,再由一方交付,被另一方珍而重之。講究「情」,而不講究「物」,一塊玉佩,一個香囊,什麼細小的物件都可作為禮物贈予戀人。這些禮物,在漫長的等待里起到了一個很好地睹物思人作用,同時也是沉默的見證,見證了即使歷經歲月的流轉,這些寶物依舊散發著愛的光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古物一世界 的精彩文章:

TOP.41,第三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北宋官窯弦紋瓶

TAG:一古物一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