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道熵CTO胡曉宇:超融合2.0真正實現分散式架構下的高可用高可靠

道熵CTO胡曉宇:超融合2.0真正實現分散式架構下的高可用高可靠

超融合進入2.0時代,這個口號不是目前最火的超融合廠商Nutanix提出的,而是南京一家初創公司道熵提出的。作為南京321計劃中雲計算/雲存儲領域重點引進企業,南京道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軟體定義」數據中心和基於快閃記憶體優化的Web-Scale存儲系統研發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道熵CTO胡曉宇:超融合2.0真正實現分散式架構下的高可用高可靠

道熵創始人、CTO胡曉宇博士(左)接受至頂網採訪

聽說道熵即將超融合2.0產品的時候,抱著對這家低調的初創公司的滿滿好奇,至頂網記者踏上復興號,前往南京,對道熵創始人、CTO胡曉宇博士進行了一對一的交流。

厚積薄發,道熵專註打造穩定高效的存儲系統

第一印象是胡曉宇博士和他所創建的道熵公司一樣,質樸踏實,眼中所見和口中所談,都專註於技術創新和系統研發。

胡曉宇,江蘇省重點雙創人才,南京市重點321人才,1998年獲東南大學工學博士學位,2002年獲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理學博士學位。2004年至2013年,胡曉宇在瑞士IBM蘇黎世研究院任RSM研究員,他是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在此擔任RSM研究員職位的中國人。胡曉宇博士曾作為主要技術人員參與IBM高端存儲系統(代號Triton)的研發。

對於道熵的存儲基因,胡曉宇告訴記者:「在研究院時期,從最早的磁碟控制器的讀寫核心晶元到磁碟陣列RAID控制卡等方面的深度研究,可以說是透徹了解了機械硬碟的特性,以及磁碟陣列對於高可用、高可靠、高安全的需求。而且當時IBM是全球最早使用固態硬碟結合機械磁碟來提升磁碟陣列性能的廠家。」

這段時期的工作積累,加上對技術的熱愛和創新的思考,讓他深刻理解到存儲系統對於整個數據中心的重要性,因此2012年回國創立南京道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志在改變高端存儲被國外品牌佔據的局面。

2014年,道熵正式推出統一存儲磁碟陣列產品;

2016年,道熵正式發布伺服器虛擬化及桌面虛擬化產品;

2017年,道熵推出分散式存儲產品;

2018年6月,道熵正式發布鐵力士超融合2.0產品,宣布超融合替代磁碟陣列的時代到來。

隱患重重,超融合1.0亟待技術革新

2013年,Nutanix正式開啟超融合1.0時代。之後,超融合市場發展勢頭迅猛,據IDC數據,2017年中國超融合市場的收入規模達到3.793億美元,同比增長115.3%。

隨著超融合市場的火熱,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嘗試和應用。作為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可以想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分散式存儲技術是超融合的核心,決定這超融合產品的性能優劣。目前在不少領域的超融合產品都爆出因分散式存儲出現故障而導致客戶業務大範圍中斷、數據丟失,服務滯後等問題。

2018年3月在北京舉辦的CEPH亞太區大會上,用戶就直接指出:無論是SDS(軟體定義存儲)還是HCI(超融合),都無法替代關鍵業務應用中的磁碟陣列。

無論在數據安全性還是IO性能,超融合1.0都存在瓶頸。超融合1.0的分散式存儲特點主要由:所有寫數據都是2或者3分鏡像拷貝;數據隨機落盤在不同節點的磁碟上;無RAID保護,當磁碟或節點損壞,觸發數據恢復,數據在節點間重新分布等特點。

超融合1.0的特點造成了企業在應用過程中面臨三個缺陷。

缺陷一,熱點磁碟,超融合採用分散式存儲管理,數據跨節點隨機分配形成的熱點磁碟,對整個系統形成了超長時延。

缺陷二,數據安全隱患,僅僅針對單一硬體故障來源:硬碟損壞,無法有效應對其他數據損壞情況,包括主板老化、內存條失效、電源電壓波動等

缺陷三,業務中斷隱患,硬碟損壞形成的觸發數據重建,造成網路消耗、波及整個節點甚至造成熱點磁碟。節點宕機,觸發多磁碟數據重建,導致重建風暴。可以造成系統超過24小時無法正常工作。

儘管如此,超融合系統的先進性並不能完全否定。道熵研發團隊認為目前先進的存儲系統一定是既具備分散式存儲的高擴展性的基因,還必須融合了傳統磁碟陣列的高性能和高可用性和高穩定性的特性。根據多年存儲領域的技術積澱,道熵凝聚其團隊的智慧與心血,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鐵力士超融合2.0。

萬無一失,鐵力士超融合2.0巧妙化解1.0面臨的隱患

胡曉宇談到:「道熵鐵力士超融合2.0產品最大亮點在於其分散式存儲的進化,撇棄跨節點多副本模式,採用節點內RAID與節點間副本相結合的雙重數據保護機制,通過存儲虛擬化技術實現節點內存儲資源池化管理、在線數據完整性校驗和數據自修復功能,保證及時感知硬體故障並實現數據自我修護。鐵力士超融合2.0在數據安全保護、IO性能和業務連續性保障三個方面都有著質的飛躍。」

道熵鐵力士超融合2.0部將傳統磁碟陣列的高性能和高可用性和高穩定性等優勢與分散式存儲的高擴展性的基因有機融合,該平台可以為OpenStack雲計算平台、超融合、大數據應用、資料庫、容災備份提供安全控、高效持續、異構靈活的存儲基礎架構。

道熵超融合2.0實現了在X86伺服器平台下的存儲硬體層上,構建了一層虛擬化存儲池,跟分散式存儲技術無縫對接,這樣當數據在進行隨機分配的時候,不會造成數據跨節點隨機分配形成的熱點磁碟,從而實現低延時的工作負載。

在消除數據安全隱患上,在線數據完整性校驗和數據自修復機制,實現優先採用節點內RAID技術,亦可利用節點間數據塊複製。

硬體損壞時,通過軟體RAID在節點內完成磁碟故障修復,數據重建感知負載工作流變化,自動迴避工作負載,不影響業務正常工作,同時對於節點故障,鐵力士超融合2.0進行磁碟遷移而非數據重建,10分鐘內完成,不影響連續工作。

除此之外,鐵力士超融合2.0同時具備端到端數據校驗、在線數據壓縮、數據去冗餘、數據加密、精簡配置、SSD緩存、無限快照、數據自恢復等高級磁碟陣列的數據功能和保障機制,平台兼容所有主流X86伺服器品牌,避免硬體鎖定,保證用戶在硬體、軟體、許可和支持等方面都擁有最大的靈活性。

志存高遠,道熵意在打造軟體定義的數據中心

對於IT的未來展望,胡曉宇預測:「軟體定義的數據中心」是必然趨勢。

傳統的數據中心,IT人員的工作困囿於設備與系統的複雜運維,是公司的成本中心,而非創造力來源。隨著人工成本的大幅上升和IT硬體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每個企業都亟需更完美的解決方案,來通過IT軟體技術提升勞動效率、管理效率、經營效率。「軟體定義的數據中心」 為此而生,優勢顯著:軟體升級和更新更快速,產品選擇更加靈活,模塊化安裝更簡單,兼容性高,且可以在線隨需擴容。

道熵的使命是打造安全可靠、異構靈活、高效持續的IT基礎架構及超融合雲計算平台。通過道熵鐵力士超融合2.0平台,真正實現「軟體定義的數據中心」,從而將IT人員從複雜的IT建設和運維中解決出來,聚焦核心主營業務,促進IT職能從被動運維轉向創新平台,成為企業創新與發展的原動力,從成本中心轉化為核心競爭力,幫助中國4000萬家中小企業實現2025數字化轉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Cisco Live:思科和谷歌加碼基於Kubernetes的混合雲戰略
Splunk1.2億美元收購IT預警初創公司VictorOps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