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帶一路」倡議或成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平台

「一帶一路」倡議或成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平台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電 題:聯合國官員:「一帶一路」倡議或成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平台

中新社記者 李純

聯合國駐華協調員、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羅世禮(Nicholas Rosellini)近日在北京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或可成為加速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平台。

受全球化智庫(CCG)邀請,羅世禮14日圍繞「『一帶一路』倡議與南南合作下,中國對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作用」一題發表演講。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致力於推動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該國際組織利用其全球發展經驗,支持中國制定應對發展挑戰的解決之道,並為中國開展南南合作和參與全球發展提供協助。羅世禮自2016年10月起擔任聯合國駐華協調員、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

「因其在全球經濟治理領域的崛起,中國在促進南南合作中的開拓性作用非常重要。」羅世禮表示,過去的40年間,中國提供了大量的海外援助。這只是中國為國際發展合作做出貢獻的其中一部分。

在他看來,「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增強了國際發展合作的勢頭。2016年9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成為第一個與中國政府簽署政府間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的國際組織。羅世禮認為,通過實體、社會經濟、數字金融的互聯互通,「一帶一路」倡議將實現區域的一體化與發展,為國際發展合作增添動力。

「更重要的是,如果實施得當,『一帶一路』倡議可能為多項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羅世禮說。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旨在從2015年到2030年間,以綜合方式徹底解決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維度的發展問題,轉向可持續發展道路,勾畫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藍圖。

值得注意的是,「消除貧困(No Poverty)」排在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首位,而中國在此方面的成績有目共睹。中共十八大以來的五年,中國有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中國的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

「我們看到了數年間中國脫貧人口的巨大數量,現在中國又確立了到2020年消除貧困的目標。」演講結束後,羅世禮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中國的減貧工作及其工業化進程和經濟發展的成就,體現了國家政策如何助力推進這些舉措,及項目的籌備、實施與優化。這既與其他國家的發展相關,也引起他們的興趣和關注,可以成為南南合作的基礎。

近年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中國及有關國家開展三方合作,以協調發展援助的供應與需求。羅世禮表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以幫助中國傳播實踐經驗,並使其適應他國的自身需要。「這對於南南合作而言,意義重大。」

無論是「一帶一路」倡議,還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近年來提出了一系列涉及國際發展合作的理念與倡議。羅世禮認為,中國的這些理念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存在許多對接的機會。「觀察中國的國際角色,中國正在助力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某種程度上講,『一帶一路』倡議或可成為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平台」。(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澳移民配額僅16.5萬?系技術擔保簽證減少
新方:新加坡總理今明將分別會見金正恩和特朗普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