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包金山:守住一份安靜,堅持一份事業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包金山:守住一份安靜,堅持一份事業

【國醫大師包金山】1939年生人,蒙古族,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蒙醫整骨專家。1963年7月起從事蒙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內蒙古自治區名蒙醫。系具有200餘年歷史的包氏蒙古族整骨世家的第4代傳人,提出了具有祖傳整骨的科學新觀點,即「三診六則八結合四關係」,在蒙醫骨傷學科上做出了卓著的貢獻。

國醫大師、蒙醫整骨專家包金山今年80歲了,身型不算強壯,卻精神矍鑠。

「跟國醫大師學養生」包金山:守住一份安靜,堅持一份事業

(包金山)

說到自己的養生秘籍,包老說:「時代的飛速發展,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但是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健康隱患。對我而言,養生秘籍可能就是我的生活習慣還沒有跟上這個時代的發展,依舊過著慢生活。」 生活中的包金山不是一個善談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說,「熱鬧的地方我不願意去,我喜歡安靜。」

說到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人,人們的腦海里總是會浮現出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豪爽形象,而包金山卻是一個日常生活中從不喝酒的蒙古族漢子。包老說,現在,不同地域間的飲食差異也在逐漸縮小,蒙古族人的餐桌上也更講究葷素搭配和均衡營養了。包老自己不吃洋快餐,他喜歡吃玉米、小米、高粱、白面做成的飯。他不提倡吃太多的肉,尤其對於骨折恢復期的患者來講,過多的肉類攝入會影響血運,從而影響骨傷愈後。包老還強調,白開水才是最好的飲料,自己平時也只喝白開水,從不喝碳酸飲料。

可以說,生活中的「靜」和粗茶淡飯是包金山養生的簡單而有效的秘籍。

而面對患者,包老卻像一位老朋友,患者的病情、生活起居、心理波動等都事無巨細地一一詢問。包老堅持每天出診,對他來說,為患者看病、與患者交流,是自己一輩子最大的快樂,他非常享受這樣的工作狀態,這讓他的心態豁達、平和。

這麼多年來包老每天都要走20分鐘路,他認為這是比較適合他的運動方式。包金山說,現在腰椎間盤疾病患病年齡越來越提前了,這和大家平時不健康的生活、運動方式都有很大的關係,不少人日常想通過運動使自己變得更健康,但運動不能盲目地追求效果,更應該平衡自身身體狀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時間和方式。

每天來包金山診室就診的患者,除了骨折患者,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腰椎疾病,他們的患病多因久坐不動或用力不當。包金山建議,經常在辦公室坐著辦公的年輕人應該注意坐姿並且每坐30分鐘就要站起來活動一下;體力勞動者也不要經常保持一個姿勢,要適時調整。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平時運動較少,突然提拿重物時一定要小心,要避免因為突然用力而閃腰,造成腰椎損傷。

包金山說,養生沒有什麼秘訣,心態放鬆,再結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與習慣,留意、遠離那些容易讓人生病的小細節,便是最好的養生方式。

(張斯文、趙丹)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日常保護血管健康,記住這八個要點
三種有氧鍛煉,比跑步有趣,效果也杠杠的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