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洲際導彈:實戰化之路要邁這幾道坎

洲際導彈:實戰化之路要邁這幾道坎

需技術積累的大國產物

洲際彈道導彈作為一國承擔戰略核打擊任務的特殊武器,從研製、試驗、定型、投產、列裝等都必須經歷一系列必不可少的環節。

從世界已擁有戰略核導彈的大國來看,其現役的導彈大多經歷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積累發展歷程,即便是在洲際導彈技術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的俄羅斯,在其研製過程中也是路途坎坷。例如,俄羅斯最新裝備的亞爾斯陸基機動洲際彈道導彈,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就開始以白楊-M陸基機動洲際彈道導彈為基礎進行研製,在研製中途遇到了包括新型制導系統、突防技術、新型發動機技術等一系列難題,直到2009年才初步裝備俄羅斯戰略火箭軍。

就導彈技術水平而言,目前擁有可立即投入使用的洲際導彈的國家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而此次印度試射的「烈火-5」遠沒有達到洲際導彈技術門檻。

從實戰化要求看,洲際導彈的快速列裝並不代表快速形成戰鬥力。例如,雖然美國民兵-3陸上井基洲際導彈和俄羅斯白楊陸基機動洲際導彈服役多年,但每年都要進行多次抽檢性飛行試驗,檢驗其可靠性。

相反,印度「烈火」系列導彈充其量只進行了研製性試驗和鑒定試驗,連環境試驗、壽命試驗等都沒有完成,且不論印度的核武器小型化水平如何,這種連運載器+核彈頭相結合大關都沒試驗過的洲際導彈,其實戰化水平必然有限。


機動運輸考驗大

洲際導彈發射車的目的在於它可以背負一個價值千金的「大寶貝」進行長途機動,在非常規的隱蔽位置進行部署,可以顯著提高國家的核打擊/反擊能力。

一般來講,陸基洲際導彈都是集貯存-運送-發射為一體化,導彈置於發射車背部的發射筒內,在運輸狀況下呈關閉狀況,發射車前端安裝有一個艙蓋,發射前艙蓋打開,導彈經過液壓設備起豎發射。

對於洲際導彈而言,要實現機動部署,遇到的問題是眾多的。例如,裝載有導彈的發射車機動到目的地起豎,並進入發射模式,在其過程中需要攻克包括發射車的防震動和導彈的抗震能力在內的大量技術難題。

其原因在於,彈上有些精密的電子儀器設備,可能會因為導彈發射車在行進過程中造成的震動而失准。如果將導彈拉到預定發射地點再對彈上各種電子儀器設備進行檢查,必然會延誤戰機,錯失最佳導彈發射時機甚至失去第二次核反擊的機會。

另外,洲際導彈的快速測地技術同樣十分重要。洲際導彈的命中精度有賴於對發射場、飛行環境和靶場環境的精確感知,如何快速測定出對精度影響最大的地理和氣象環境參數,並形成相應的發射計劃十分重要。目前,一些常規的測地手段很難滿足洲際導彈的實戰發射要求。


全系統整合不簡單

靈活、機動的陸基洲際導彈被視為二次核反擊的最佳途徑之一,因此,包括美國、俄羅斯等極少數國家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推陳出新。但是,發射1枚洲際導彈可不是簡單的能飛上天就行了,要想保證導彈在飛行過程中的變軌、再入、最後命中目標,涉及到一系列地面系統設備、天上衛星的緊密配合。

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羅斯等極少數國家的陸基機動洲際導彈具備隨時隨地發射的能力。也就是說,這些國家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將需要攻擊目標的地點,地面雷達系統、衛星獲取的數據等信息整合在一輛發射車上,發射導彈攻擊目標。

如今印度的「烈火-5」還不具備將各種設備和系統整合的能力,仍需要通過較長的時間彙集各種系統獲得的信息,致使導彈的快速反擊效率不高。

另外,導彈的命中精度取決於主動飛行段結束時間的運動參數,導彈在發射前要進行方位瞄準和水平修正,為制導系統建立初始基準,這也需要由地面方位瞄準系統和水平修正系統與導彈上的制導和控制系統共同完成。

例如,蘇聯時期的洲際導彈多採用使用無線電制導和慣性制導方式,這些制導方式易受干擾或精確度和定向性不穩定。所以,俄羅斯自格洛納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成型後,其洲際導彈基本都接入了該系統,在原有制導的基礎上增強了準確性和抗干擾性,有效避免了導航系統受制於人,使國家戰略威懾力大幅度提升。

印度國防部公布的烈火-5遠程彈道導彈發射現場照片

作者:彭金平

來源:中國航天報·飛天科普周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航天報社 的精彩文章:

假如航天器玻璃突然破裂怎麼辦……
千里點穴手,隱身巡航導彈正騰飛

TAG:中國航天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