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貝聿銘為故鄉傾情之作—蘇州博物館

貝聿銘為故鄉傾情之作—蘇州博物館

貝聿銘簡介

貝聿銘,美籍華人建築師,1917年生於廣州,祖籍蘇州,是蘇州望族。貝聿銘曾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就讀建築學。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他的代表建築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盧浮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房也是他的作品。

蘇州博物館,成立於1960年,原館址在太平天國忠王府。1999年蘇州市政府邀請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2006年新館建成並開放。新館佔地面積約107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000餘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國忠王府,總建築面積達26500平方米,投資達3.39億元。新館建築以白色粉牆為主色調,屋頂採用了許多幾何形狀,玻璃屋頂將與石屋頂相互映襯,能使自然光進入室內。在室外水池邊有一組沙和石頭組成的小山景在白色牆輝映下是一幅山水畫卷,這是貝氏設計的得意之處。

體現了中式山水園林的幾何之美與意境之美

古典與現代結合的經典範例

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其亮點為:一是建築造型與所處環境自然融合;二是空間處理獨具匠心;三是建築材料考究和內部構思的精巧;四是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線引入到室內。貝老先生曾經說:「蘇州博物館新館的建設比我在國外搞其它建築設計要難得多新館色調以傳統的粉牆黛瓦為元素,給江南建築符號增加了新的詮釋內涵。

蘇州博物館新館以意味深長的精準選址、「中而新、蘇而新」的設計思想、「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設計原則,成為一件傳統與現代和諧圓融的「雙面綉」藝術作品。它不僅是當今蘇州的一個標誌性公共建築,也是中國建築文化從傳統走向未來的一座橋樑,更為蘇州博物館的傳承與創新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GIF

大會圖集

山水意趣

貝聿銘設計的作品有一個共同點是內庭院,內庭院將內外空間串連,使自然融於建築。新館建築與創新園藝是互相依託的,貝聿銘設計了一個主庭院和若干小內庭院,布局精巧。位於中央大廳北部的主庭院是最讓貝聿銘煞費苦心的。「譬如不用傳統的太湖石,也不用我在香山用的石灰石,我希望從中國古代山水書畫中尋找園林設計的靈感,並與蘇州當地的能工巧匠合作,爭取造出一個有新意的蘇州園林」。主庭院東、南、西三面由新館建築相圍,北面與拙政園相鄰,大約佔新館面積的五分之一空間。這是一座在古典園林元素基礎上精心打造出的創意山水園,由鋪滿鵝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橋、八角涼亭、竹林等組成,既不同於蘇州傳統園林,又不脫離中國人文氣息和神韻。多條通往山水園的門徑,使觀眾可以通過各個角度一睹現代版的江南園林水景風光。山水園隔北牆直接銜接拙政園之補園,水景始於北牆西北角。北牆之下為獨具創意的片石假山,貝先生一直對揚州八怪中石濤的「片石山房」情有獨鍾,並有意在蘇州博物館中「以壁為紙,以石為繪」,從石頭著力。

這種別具一格的山水景觀,呈現出清晰的輪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來彷彿與旁邊的拙政園相連,新舊園景筆斷意連,巧妙地融為一體。山水園的假山用片石來擺放,就是將渾厚的大石頭切片,再高低錯落排砌,營造出米芾水墨山水畫的意境。石片假山從構圖到每塊石頭的選擇,貝聿銘都傾注了許多心血。石片顏色由深入淺,在朦朧的江南煙雨籠罩中層巒迭嶂。而在月夜中,循著花園南面一株桂樹散發的芳香進入山水園,可見園中水池朗月傾瀉,魚翔淺底。在若明若暗的景觀燈映照下,遠山朦朧,竹林疏影橫斜婆娑,水畔涼廳亭亭玉立,湖面曲橋橫貫,如同一幅清寂空靈、意境迷人的立體水墨山水,靜觀自得個中三味。

編輯:李會如

審核:萬雯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