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寧德時代火速IPO,開掛的路上有哪些「貴人」?

寧德時代火速IPO,開掛的路上有哪些「貴人」?

創立僅7年,便一躍成為全球鋰電出貨量老大;

企業開張後第一單客戶就是寶馬汽車;

24天火速過會,刷新IPO過會紀錄……

寧德時代是神話一般的存在。

這樣一家腳踩風火輪的新企業,

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千億估值,資本市場又迎來一獨角獸。6月11日,寧德時代正式登陸A股市場。被譽為「業界華為」,坐擁「動力電池老大」和「獨角獸」兩大概念的寧德時代創造了A股市場IPO的新速度。

時勢造英雄——寧德時代成名路

站上中國新能源汽車風口,並在市場、政策、技術的多重催化之下,寧德時代僅用6年半時間,即超越比亞迪、松下、三星等國內外對手,變身全球銷量排名第一的動力電池系統供應商。

寧德時代成立於2011年12月。不關注鋰電行業的人可能對此並不熟悉,但是不要緊,因為你一定知道三星Note7事件。

那年,三星Note7電池爆炸事故發生後,便將該型號的鋰電池由自產改為由一家新能源科技公司「ATL」生產提供。而寧德時代(CATL)就是由「ATL」的動力電池部門逐漸成長起來的。

也就是說著名的三星事件,炸出了國內一家手機用鋰電池製造行業的隱形冠軍。因為如今,ATL已經是高端智能手機首選的電池供應商,三星、蘋果、華為、OPPO等企業都是ATL的客戶。OPPO「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家喻戶曉的廣告詞也要悉數歸功於ATL。

不僅如此,成立時間比比亞迪整整晚了16年的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方面的產值也是後來居上。

招股說明書中稱,2016年,全球動力電池企業前兩名分別是日本的松下電器和中國的比亞迪。寧德時代排在第三位。排在第四、第五和六位的沃爾瑪、LG化學和國軒高科,與前三名存在較大差距。由於寧德時代在市場份額上表現突出,其產值佔比甚至超過了比亞迪。2016年國內動力電池前十大廠商的產值佔全國的比例為83.9%,行業集中度較高,其中寧德時代的產值份額最高,佔23.3%,其次是比亞迪,其產值份額佔22.5%。(數據來源:證券時報網)

到2017年,寧德時代繼續保持著高增長態勢,當年動力電池銷量為11.84GWh,位居全球首位。國內市場中,截止2017年底,全國已經有140多家(含在建)動力電池企業,寧德時代佔有27%的市場份額,超出第二名比亞迪一倍多。其驚人的增長速度也著實讓人咋舌。

行業的龍頭地位為寧德時代帶來了收入和資產規模的快速增長。招股書顯示,寧德時代2017年上半年營收62.94億元,凈利潤為20.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56億元。(數據來源:華爾街見聞)

2017年12月21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大中華區獨角獸企業總數達120家,寧德時代以超1000億元估值與今日頭條、陸金所並列第五。

基因與朋友圈

作為一家國產新能源電池企業,寧德時代搶佔全球市場「前三甲」的背後,正是源於其電動技術的「寶馬血統」。資料顯示,寧德時代與寶馬的合作始於2012年。

華晨寶馬首款高端純電動車「之諾1E」的動力電池系統由寧德時代和寶馬共同開發,由寧德時代製造。

華晨寶馬首款高端純電動車「之諾1E」

通過這次合作,寧德時代獲得寶馬的認可,成為寶馬集團在大中華地區唯一一家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因此大大提升了技術水平。

與寶馬合作後,寧德時代聲名鵲起,市場迅速打開。短短几年,上汽、北汽、長安、吉利、長城、東南汽車、宇通、海格、金龍、重汽、東風等多家國內車企都與寧德建立了合作關係。此外大眾、賓士也計劃合作,業內預測,一旦2020年賓士純電動汽車成功實現國產,寧德時代市場佔有率將進一步擴大。(數據來源:華爾街見聞)

背後37家VC/PE,3家上市公司

寧德時代上市的背後,還站著一眾堪稱「天團」的VC/PE的支持。其中不乏深創投、君聯資本、一村資本、國投創新、渤海華美、七匹狼資本、聯想、富士康、平安置業等。

寧德時代成立以來有兩輪較大融資:

第一輪:2016年1月5日,招銀叄號、西藏鴻商、西藏旭贏、先進位造、天津君聯、華美六期、廣發信德、仁達九號、海峽產業、聚寶7號、深創投、招銀國際、一村資本、平潭天得、七匹狼創投等15位投資人與寧德時代簽署了投資協議。

第二輪:2016年11月至12月,招銀動力、博裕二期、上海雲鋒、華鼎新動力、平安置業、國投創新、先進位造(國投創新旗下基金)、天津君聯、仁達九號等九家投資方簽署投資協議。

2017年,寧德時代IPO前最後一次增資還引入了不少明星機構股東,包括上汽集團和平安置業共同持股的常州頎德、招商基金出資的安鵬行遠、長安汽車參股的德茂海潤、TCL出資的新疆東鵬、建信信託出資的中金啟元等。僅汽車圈就近乎有半壁江山都早已坐在了這場資本盛宴的飯桌之前。

搭乘新能源東風,但也只是開始

隨著全球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節能、環保有關行業的發展被高度重視,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形成共識。不僅各國政府先後公布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計劃,各大國際整車企業也陸續發布新能源汽車戰略。

在此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從2011年的5.1萬輛增長至2017年的162.1萬輛,6年時間銷量增長30.8倍。GGII預計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600萬輛,相比2017年增長2.7倍。因此,未來3年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需求將保持增長,GGII預計到2022年中國汽車動力鋰電池產量將達到215GWh,同比2017年增長3.8倍。

當然,不論是新能源大力發展的時代背景,還是寧德時代如今取得的「江湖地位」,並不能保證它在全球第一的位置上高枕無憂,這個行業的深度較量才剛剛拉開序幕。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Ustyle 的精彩文章:

TAG:BUsty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