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梅雨時節,那一顆酸酸甜甜、生津止渴的楊梅

梅雨時節,那一顆酸酸甜甜、生津止渴的楊梅

導讀

楊梅和梅雨的故事

為什麼楊梅只在梅雨季節時才有呢?這裡有一個凄美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住著一位美麗的仙子,她掌管著人間百果的開花結果,眾仙都叫她百果仙子。而在深山中住著一個惡魔,一直覬覦她的美貌。有一天,百果仙子下凡間巡查,惡魔使用法術將她捆在一個山洞裡。這時,有一個叫石郎的年輕獵人正巧路過,把她帶救回了村裡。百果仙子很感激石郎的救命之恩,慢慢地,她便喜歡上了這個勇敢善良的年輕人。百果仙子懂得仙術,她常常給當地的村民治病,並給自己取了個凡人的名字:梅珠。

梅珠的下落很快被惡魔知道了,他乘石郎外出打獵,設下圈套將仙子打下山崖。石郎回來不見了仙子的蹤影,四處尋找,最後在湖邊發現了她。她臨死前告訴石郎不要悲傷,並要求把她埋在一棵大樹下。石郎含著淚埋葬了百果仙子,然後帶著武器跟惡魔惡鬥一場,最終用箭射死了惡魔。當石郎拖著疲憊的身體來到那棵樹下,終於支撐不住,倒了下去。

那天晚上,下起了雨,這雨一下就是兩個月。第二年,當村民經過那顆樹的時候,發現樹上長滿了紫紅色的果子,摘下來一嘗,味道很甜,有的稍微帶點酸。回想起百果仙子,村民便管這果子叫楊梅。

讓人們感到奇怪的是,每次到了吃楊梅的季節雨會一直下個不停。村民都以為那是石郎思念梅珠所流的眼淚,便稱之為梅雨。

楊梅的中藥功效

楊梅是楊梅樹的果實,楊梅樹是常綠喬木,高可達12米,生長在我們東南各省(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的低山丘陵向陽山坡或山谷中,但現在我們常見到的是種植楊梅,為了採摘方便而修剪得比較矮小。

據《食療本草》記載,楊梅別名機子、聖生梅、白蒂梅、椴梅、山楊梅,《本草綱目》中說「楊梅有紅、白、紫三種,紅勝於白,紫勝於紅,顆大而核細,鹽藏、蜜漬、糖收皆佳。」除了果實楊梅,楊梅根、楊梅樹皮、楊梅葉、楊梅核仁也都有藥用效果。

楊梅

「嫣紅迭緋掛青枝,欲品楊梅待熟時。」楊梅未熟時顏色青綠,極酸,但成熟後開始發紅,且越紅越甜,紅到發紫發黑,這樣的楊梅便是真正成熟了。取一顆紫黑色的楊梅放入嘴中,那酸酸甜甜的汁水清香四溢,把梅雨帶來的灰色和鬱悶一掃而空,心情也一下子好起來了。

楊梅中含葡萄糖、果糖、檸檬酸、蘋果酸、草酸、乳酸和蠟質等;又含花色素的單葡萄糖甙和少量雙葡萄糖甙。這些元素裝點了楊梅的出挑,又喚醒了我們的味蕾。

中醫認為,楊梅味甘酸,性溫,歸脾、胃、肝經,具有生津解渴,和胃消食的功效,常用來治煩渴,吐瀉,痢疾,腹痛,滌腸胃,解酒。而梅雨季節正是初入夏季、未到伏天的時節,萬物處於生長勃發的時候,楊梅的溫性幫助人體的陽氣升發,再加上酸入肝、甘入脾,甘酸化陰,補充人體出汗流失的津液,實在是我們在這個季節最好的搭檔。

楊梅只在梅雨季才有,多產但不易保存又不能多吃,好在《本草綱目》中說了楊梅「鹽藏、蜜漬、糖收皆佳。」聰明的古人們就研發了白糖楊梅、蜜漬楊梅之類的蜜餞,其製作方法流傳到今天,使我們一年四季都能很方便地在超市中購買到楊梅蜜餞,品到唇齒間的甘酸,想到淅瀝瀝小雨中的風情。

楊梅酒是楊梅的另一種保存方法,挑選成熟、飽滿的果實,簡單地用鹽水清洗後,用放入冰糖的白酒浸泡即可。白酒要選擇清香型的,能夠溫和地接納楊梅的果香。現在楊梅酒也有成品銷售,對於治療飲食不慎造成的腹痛、腹瀉療效顯著。

◎楊梅根

楊梅根就是楊梅樹的樹根,味辛性溫,具有理氣、止血、化瘀的功效,能用來治胃痛、膈食嘔吐、疝氣、吐血、血崩、痔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牙痛、湯火傷、惡瘡、疥癩。

醫書記載有:

①《日華子本草》:「煎湯洗惡瘡疥癩。」

②《綱目》:「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燒灰油調塗湯火傷。」

③《貴州草藥》:「涼血止血,化瘀生新。」

④《福建中草藥》:「理氣散瘀,通關開竅。」

◎楊梅樹皮

楊梅樹皮味苦辛,微澀,性溫,歸肝、胃經。能行氣活血、止痛、止血、解毒消腫。能治療痢疾,跌打損傷,目翳,牙痛,湯火傷,惡瘡疥癩,比如醫書記載:

①《日華子本草》:「煎湯洗惡瘡疥癩。」

②《綱目》:「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燒灰油調,塗湯火傷。」

③《江西民間草藥驗方》:「退目翳,止瀉痢。」

◎楊梅葉

楊梅葉就是楊梅樹的葉子,鮮用或晒乾都可以。楊梅葉味苦微辛,性溫,能燥濕祛風,止癢。一般用於皮膚濕疹,取楊梅葉適量,煎水洗即可。

◎楊梅核仁

食用楊梅果實時,留下核仁,鮮用或晒乾。《本草綱目》還特別給出如何取用核仁:「取楊梅仁法,以柿漆拌核暴之,則自裂出也。」不知現在是否還是採用這種方法。

鄉下的孩子們可能就比較直接,吃完楊梅蜜餞,收集起核仁,積到一定熟量後,砸開核吃仁。生楊梅核仁是不能吃的,但蜜餞都是熟的,所以可以放心大膽吃。當然如果牙齒堅固,在吃楊梅蜜餞時直接咬碎核吃仁也可以,我的記憶中這樣吃滋味更好。

楊梅核仁味辛苦,性微溫,能利水消腫、斂瘡,主腳氣、牙疳。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燒灰,敷。《本草求原》還說:「治腳氣,須多食。」

楊梅的清洗

楊梅好吃,不僅我們喜歡,蟲子也同樣喜歡,所以我們有時候在楊梅中會看到白白的小蟲,這就是楊梅蟲。

楊梅蟲是果蠅的幼蟲,其實是無毒的,而且還是一種優質蛋白。在繁殖季節,它會被楊梅的氣味所吸引,在楊梅表面上產卵,它的卵孵化變成幼蟲後鑽入果肉中,以果肉為食。

買回家的楊梅要洗一下再吃,一般在家中可以將楊梅放於足夠濃度的鹽水中浸泡,可以幫助趕走楊梅中的蟲子。通常情況下,1升水中最少要加入2勺食鹽,而這個勺是小孩吃飯所用的普通勺子。楊梅放入鹽水中浸泡的時間20~30分鐘,浸泡完再用清水清洗一遍就可以食用了。

不能及時吃掉的楊梅也要先用高濃度的鹽水浸泡,這樣小蟲子便會受到刺激竄出來。若放冰箱保存也要先鹽水除蟲,否則蟲子凍死了就跑不出來了。(如果心夠大,不介意吃蟲子,可以直接放冰箱。)

楊梅的中藥秘方

上面介紹了楊梅、根、皮、葉、仁等的效用,這裡我們再把各醫書記載的方子整理一下供參考。

治痢:楊梅燒服之。(《普濟方》楊梅方)

治痢疾及預防中暑:楊梅浸燒酒服。或用五錢煎服。(江西《中草藥學》)

治胃腸脹滿:楊梅腌食鹽備用,越久越佳,用時取數顆泡開水服。(《泉州本草》)

治頭痛不止:楊梅為末,以少許搐鼻取嚏。(《綱目》)

治一切損傷,止血生肌,無瘢痕:楊梅和鹽核杵之如泥,成挺子,竹筒中收,遇破即填,小可即敷之。(《經驗後方》)

治湯火傷:楊梅燒灰為末,調茶油敷。(《泉州本草》)

治鼻息肉或一般肉芽:楊梅(連核)合冷飯粒搗極爛,敷患處。(《泉州本草》)

⑧楊梅用陳酒浸(酒越陳越好),每日食一兩枚,一日兩次,治痢疾

⑨楊梅用高粱酒浸,每次食一兩枚,一日兩次,治腹瀉,痧氣腹痛

⑩楊梅樹皮6克,水煎服,治腹瀉及牙床潰瘍

⑾楊梅樹皮研末,每次3克,開水沖服,治急性胃腸炎;若每服10克,早晚各一次,用開水或燒酒送服,治腰骨挫傷疼痛

⑿楊梅樹皮15克至30克,水煎服,治瘰癧

下痢不止。用楊梅燒過,研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一天服二次。

惡瘡疥癬。用楊梅樹皮及根煎湯洗。

牙痛。用楊梅樹皮及根煎水含漱。

注意事項

楊梅雖好,但世間沒有完美的事物,食用時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看一下古人的提醒:

①孟詵:「切不可多食,甚能損齒及筋。」

②《日華子本草》:「忌生蔥。」

③《開寶本草》:「多食令人發熱。」

④《本經逢原》:「血熱火旺人,不宜多食。」

⑤《本草從新》:「多食發瘡致痰。」

總結一下,就是楊梅不能多吃,尤其是熱性體質的人更不能多吃,這既有保護牙齒和筋的原因,也有溫性易化火的原因。

|作者簡介|

陳海倫,中醫愛好者,中醫錦囊網聯合創始人。

圖片來自網路,編輯整理:微鍵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價值就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津 的精彩文章:

TAG:生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