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布江拼布繡的設計價值及傳承開發策略

大布江拼布繡的設計價值及傳承開發策略

作者:黃彥可 劉宗明(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

摘 要:湖南永興大布江拼布綉是湘南民間女紅藝術的一種典型代表,是湖南非物質文化資源中極具地方傳統特色的手工藝類型。文章概述了大布江拼布繡的概況和藝術特色,分別從實用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生態價值角度,分析了大布江拼布綉藝術的設計價值;從人類學、社會學、設計學的不同角度闡明其傳承意義,並從文化生態的角度探討了其創新傳承開發策略。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布江拼布綉;審美價值;設計價值;文化生態

湖南地處我國中部腹地,長期的社會穩定孕育出較為封閉的、綿延不斷的文化形態,特別是在少數民族眾多的湘西部地區,土家織錦、侗錦、壯錦、苗綉、湘繡等女紅藝術馳名中外。目前學界的研究多集中於從非物質文化的角度對湖南湘西地區的少數民族的傳統女紅藝術進行研究,研究的重點也多關注在刺繡、織錦、服飾等領域。對發跡於湘南一帶漢族群落中的拼布藝術則關注不多。近年來,通過技藝傳承人何娟,筆者開始關注湖南永興大布江拼布綉藝術,進而通過田野調查和文獻研究這種極具地域特色的拼布藝術。湖南的拼布藝術以湘南一帶成就最高,而湖南永興大布江拼布綉則又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長期以來在湖南永興、資興、安仁、桂東、汝城等相鄰一帶的農村廣泛流傳。

本文擬結合在湖南永興大布江地區的實地調研材料,選取最具代表性的技藝傳承人何娟和曹曉柏的作品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大布江拼布繡的藝術特徵和設計價值,探討拼布藝術現代社會傳承的意義及其開發策略。

1 大布江拼布藝術概況

拼布是女紅技藝的一種重要的形式,古時家庭貧困的勞動婦女縫衣裁被剩餘的邊角廢料不捨得丟掉,保留起來,日積月累得多了,就把這些小碎布一片片縫合起來做成孩子的書包、帽子、鞋子等。後來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慢慢地對這些拼布製品的美感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心靈手巧的女子開始有意識地吸收其他的文化藝術形式,如刺繡、堆綾、挑花、繪畫等,使拼布開始由下里巴人走上陽春白雪之路。拼布慢慢有了圖樣,針法有了很多的講究,變得比較程式化,就有了藝術的範式。由做小件到做服飾、甚至家飾,並且慢慢在不同的地域文化土壤中盛開出不同風格和豐富象徵文化的拼布藝術。直至今日,由於拼布獨一無二的泛眾性、地域性、文化性和符號性的特點,使之成為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藝術家們研究地域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

大布江拼布藝術起源於漢朝,盛行於明清及民國時期,是一種流行於民間的原生態造型藝術。而現代大布江拼布綉則在秉承傳統表現手法的基礎上,借鑒其他藝術種類的表現方式,採用現代美術設計理念,加入了現代生活元素,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2003年聯合國出台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拼布作為手工藝類入選。我國於同年啟動「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展開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普查、申報和保護工作。2009年湖南永興大布江拼布綉入選郴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年又被評為湖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 大布江拼布綉藝術的設計價值

大布江拼布綉作為湖南省最美珍稀老手藝、最具發展潛力的傳統技藝項目之一,從宏觀的角度進行價值分析,可包括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兩個方面。從微觀的角度進行分析,包括實用價值、審美價值、收藏價值和生態價值等。

2.1 實用價值

傳統大布江拼布在民間的存在形式和使用範圍極為廣泛。現代大布江拼布綉則擴大了使用範圍,多裝框以藝術品的形式來表現,做成牆上掛的藝術品登上大雅之堂,以提升文化藝術內涵(如表1和圖1所示)。

圖1 湖南永興大布江拼布綉製品

2.2 文化價值

拼布藝術是民間美術的一種表現方式,是歷史發展的產物,是文化的載體。它不僅僅反映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人們的生活狀態,還體現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宗教信仰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嚮往。

拼布藝術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在發展的過程中又受到了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禮儀文化、宗教、其他藝術形式、外來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影響,從而表現出多樣文化元素複合性的特點,致使其風格特徵具有典型的地域性和時代性,是藝術社會學和藝術人類學很好的研究對象(圖2)。

圖2 受中國年畫影響的現代大布江拼布綉作品

在湖南永興大布江拼布綉製品中,牛角帽最具特色。牛角帽(圖3)因帽頂有兩隻仿「牛角」裝飾而得名,是大布江拼布藝術的實用代表之一。帽子上除拼綉一些精美的圖案外,還會飾以精美的銀飾品。在中國民間,帽子既是權利和地位的象徵,又是財富的代表,是一件「牛靈活現」、 「牛氣衝天」的吉祥之寶,具有地方特色。

圖3 牛角帽

技藝傳承人何娟的作品《吉祥虎》(圖4)借用大布江鄉當地最普通的口水兜形狀為載體,選用最傳統的構圖方法,盡量展示「虎」在人們生活中吉祥的一面,將虎頭上的「王」字用八卦符代替,更加突出「祈福」的意圖。在兜兜的對稱面,則選用大布江拼布經典的「石榴花」圖案,表達「多子多福」「紅紅火火」的意思。這些一針一線親手縫製的物件寄託著濃濃的慈母之情。

圖4 大布江拼布綉傳承人何娟的作品《吉祥虎》

2.3 美學價值

傳統的大布江拼布藝術以民間隨處可見的碎布和舊衣物為原料,以黑白藍紅黃為主顏色,技法源遠流長,「以針代筆」「以線暈色」,造型古樸洗鍊,手工精細巧妙,刻畫的人物憨態可掬,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而現代拼布綉作品用色則更為自由奔放,色調明朗,何娟的作品《時機已到》(圖5)用色奔突、大膽,不受概念化模式的局限,色彩對比強烈。在傳統的大布江拼布繡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的思維理念,突破傳統拼布綉畫面色彩較「素、冷」的局限,選用絢麗的「紅色、黃色、綠色」為主色調,以群雞相聚且誇張的形態,表達「團圓、和諧、慶賀」的意境。畫中共有十隻雞,取名來自於「九隻雞等到了最後一隻雞的到來」, 「十雞已到」寓意「時機已到」,每個人在點畫雞數時,可能都會點到不同的數目,並且每次點都會有不同的效果出現,意猶未盡。

作品《年年有餘》(圖6)因為魚和「余」諧音,運用中國傳統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語言之一,表達人們對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餘的財富及食糧的美好希望。在色彩運用上以補色色相進行搭配,其中又以中國傳統的吉慶色紅色為主色調,以綠色和藍色進行對比,在構圖中採用解構的構型方式,表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吉祥無限之意,整體畫面活潑,熱鬧,突出了吉慶的意蘊。

作品《天地男兒》(圖7)巧妙地以一張臉示天,以一雙男兒身份之「足」寓地,借用傳統文化中的英雄臉譜和傳統拼布點線的章法,聯璧「大男兒情懷」植入「好男兒志在四方」的寄望,以無限空闊的內蘊撰寫「天地男兒」的聲明歸宿。作品的特點匠心慧眼,做到了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使得作品質樸中透靈,大氣非凡,極富張力。

圖5 時機已到 (左)圖6 年年有餘(中)圖7 天地男兒(右)

2.4 生態價值

拼布從誕生起就體現出了節約資源、消除紡織品過剩,環境保護的綠色設計的理念,化零為整,變廢為寶、物盡其用是拼布藝術的宗旨,這種理念在如今這個飛速發展、物質過剩、人心浮躁、文化多元的時代背景下顯得尤為可貴。在中國傳統拼布藝術作品中,以百家被(圖8)和百家衣(圖9)最具有代表性。民間相傳: 「娃娃吃百家飯,縫百家被,穿百家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中國封建時期的民間習俗,百家被、百家衣都寄託著父母對子女未來的期望和祝福,希望娃娃健康成長。據說當家中的初生小孩滿一百天時,父母親就會到各家各戶或親朋好友家中拜訪,以收集一些布料,將它們拼接在一起縫製而成,寓意孩童在百家庇蔭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圖8 百家被

「百家衣」顧名思義是用百家的布做成的衣服,也就是集各種顏色的碎布片連綴、縫製而成的,雖不一定要來自百家,但拿布的家數越多越好。其中,要數紫色的布塊較為難討,因「紫」諧音「子」,所以一般人家不願把「子」送人家,那隻好到孤寡老人處去討。百家衣來自「百家」,就是受到了百家的祝福與護佑,孩子就會無病無災、福大命大,長命百歲。除健康長壽的作用外,各種布片綴成的「百家衣」,經過精心拼湊、組合,圖案、花紋、色彩既斑斕,又美觀大方,十分好看,招人喜愛。

圖9 百家衣

3 湖南大布江拼布綉傳承的意義

3.1 從人類學的角度上來講,可以在現代社會推動中國傳統女紅精神的復甦,重新認識傳統文化價值,提高文化自覺和民族自豪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典型的中國慈母形象,也是中國傳統女紅精神的代表(圖10)。中國台灣女紅坊的創始人陳曹倩女士就為她的每個孩子親手縫製一個收納袋,並取名為「阿福袋」,其祝福之意不言而喻。在筆者看來,女紅精神就如這兩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一般,細密而深沉,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淳樸的中華兒女,孵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同時也是世界文明體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永遠不變的是母親對子女的愛和祝福,而女紅是母親傳達祝福的最佳載體。近年來我國一大批女紅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就代表著女紅精神的文化自覺和民族自豪感的復甦和提升。

圖10 拼布中濃濃的慈母情

3.2 從社會學的角度上來講,可以促進本地區文化資源建設,打造文化名片

近年來隨著湖湘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在地方政府、高校、行業協會、設計師、手工藝人等社會各層的共同努力下,對大布江拼布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做出了很多卓有成就的貢獻。從政策、經濟上的支持,到拼布傳統技藝的保護和傳承人的培養,對地方產業的扶植,拼布文化的推廣和宣傳,從而使國內外各界人士重新認識了這種歷史悠久的女紅藝術和魅力。特別是在全球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利用設計的力量讓傳統手工藝重新煥發生命活力,成為打造地方文化名片的有利途徑。

3.3 從設計學的角度上來講,運用設計思維和方法,把「遺產」活化為「資源」,開創拼布藝術文化創意的嶄新路徑

創新是一種更深刻的保護方式, 「從遺產到資源」就是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將其變成新的文化的一部分,新的社會肌體的一部分,使其溶解在民族的血液中,不斷循環和更新。也就是說創新也是一種保護,是一種更深刻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有融入現代的生活中才可以得以世世代代流傳,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民族文化的種子與基因長存於其中。

4 湖南大布江拼布綉傳承開發策略

4.1 建設健康、良性的拼布文化生態

20世紀50年代,美國人類學家斯圖爾德(Julai H.Steward) 出版 《文化變遷的理論》(Theory of CultureChange: 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藝術,標誌著文化生態學的誕生。在這本著作中,斯圖爾德對文化生態學做出了定義: 「文化生態學是研究特定的生態環境與文化之間的相互依存和平衡的學科。」其理論核心即「文化生態適應」和「文化核心(culture core)及其餘留物(remainder)」。2001 年我國藝術人類學家方李莉在其文章中對「文化生態」的意義給予了進一步的闡發:「人類所創造的每一種文化都是一個動態的生命體,各種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種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類似食物鏈的文化鏈。它們互相關聯成一張動態的生命之網,其作為人類文化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都具有自身的價值,為維護整個人類文化的完整性而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圖11代表了拼布藝術健康、良性動態發展的文化生態,在這一張動態的生態網中,人的因素、社會的因素和環境的因素協調運作方能推動拼布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圖11 拼布藝術的文化生態

4.2 運用動態的思維推動現代拼布藝術多元化創新

傳統的大布江拼布藝術是中國封建時期農業文明的產物,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的變遷,在那樣的文化生態中孕育的藝術形式因失去了土壤而失衡(文化生態的失衡)、斷裂甚至面臨消失的危險。但慶幸的是,就如斯圖爾德所言,文化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對非物質文化的保護不能用固化、守舊、仿古的觀念,而是要運用動態的、發展的、可持續的思維,在保持「文化核心(或文化基因)」不變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發展和中外交流的趨勢,融合多學科理論(如社會學、人類學、文化生態學、設計學、美學、色彩學、考古學等)和多種藝術形式(如纖維藝術、拼貼藝術、服裝、刺繡、貼布、挑花、堆綾等),以及材料(如麻、皮草、人造纖維等)和技術(如絎縫技術、拼貼技術等)等,推動現代拼布藝術的文化轉型和多元化創新(圖12)。

圖12 融合多種文化元素的現代創新拼布藝術(何娟作品)

現代拼布設計離不開對傳統拼布藝術的借鑒,通過圖案、材料、工藝建立起與傳統拼布的聯繫,但現代拼布藝術在對傳統拼布的風格、形式、工藝、思想及應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更注重將現代設計意識、新的設計表現元素、創意性思維和工藝因素融入到拼布的設計和創作中,使之與現代審美觀念相適應。現代審美意識的多元化和個性化趨勢,使現代拼布設計不斷嘗試進行打破舊形式、重構新形式的探索,產生了綜合性的藝術語言,構建了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創意表現形式。

現代拼布藝術已不僅僅局限於廢物利用等傳統的工藝表現,而發展成為集實用性、藝術性、觀賞性等於一體的藝術形式。越來越多的拼布藝術家開始在作品中從全新的角度詮釋這一古老的纖維藝術,在拼布藝術中可以看出設計者對生活的理解和精神世界的追求。無論是在主題、形式、文化背景、工藝技法上脫離了傳統拼布藝術概念的束縛,以全新的與當今時代接軌的藝術形式進行表現,實現拼布藝術從實用到時尚的飛躍發展(圖13)。對於拼布藝術這類迫切需要轉型的傳統手工藝來說,積極地吸納採取其他的藝術手法,結合多種現代藝術的表現形式,融為己用,才不會被時代的浪潮所裹挾而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做一顆蒙塵的珍珠 。

圖13 大布江拼布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頗具地域性特色

4.3「互聯網+」時代傳承方式的變遷助推拼布「遺產——資源」的活化

傳統的大布江拼布藝術的傳承方式包括:一是橫向傳遞,即被他人模仿、學習,大布江鄉的周邊鄉村婦女大多數都會相互切磋學習拼布綉技藝,一些年齡比較大的婦女家中至今仍保留著圖樣和工具;二是縱向傳遞,即通過口授相傳、言傳身教的方式由家中女性長輩傳給晚輩,如媽媽傳給女兒,奶奶傳給孫女等。從研究中發現,相比傳統大布江拼布藝術的封閉性,現代的大布江拼布藝術具有明顯的開放性特點(圖14),具體表現在由實用拼布向藝術拼布發展的傾向;針法上汲取其他女紅藝術(特別是湘繡)的手法更加豐富多變,表現力和感染力更強;傳承方式也由家庭式的言傳身教向公司化、產業化、職業教育轉變,通過多種渠道實現全民學習、終生學習的全新學習模式。

圖14 湖南大布江拼布綉藝術傳承方式的變遷

自媒體時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表現為:

第一、全新的保護手段。「互聯網+」時代,數字影像、三維立體成像、全媒體與寬頻網路技術研究與應用的發展,創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方式。

第二、全新的傳播媒介。互聯網能有效地拓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空間,不受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的限制,突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使各地的人們能利用已有的通訊工具間接地、及時地了解到大布江拼布綉藝術和發展動態,無形中擴大了知名度和影響力。如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通過「新通道」地方性知識平台的建設(New Channel),構建以非遺項目及傳承人為核心,以其他地方知識作為補充說明的全新非遺文化保護模式,目前該項目主要在我國的偏遠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包括湖南通道、隆回花瑤、四川雅安)展開,對推動地域文化知識的傳承發揮了良好作用。

第三、開創了一種全民學習、終生學習的全新學習方式。當前,微信、微博、微電影、APP、QQ 等互聯網時代下的社交軟體得到了廣泛地使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互聯網,有機融合地發展,讓非遺得到更加科學、有效的保護和傳承。

5 結論

傳承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好的保護手段,而創新則是在社會變遷、文化生態變化之下拼布藝術由「遺產-資源」的文化轉型的必然之路。傳統拼布藝術來自於民間,現代拼布藝術的良性發展也不能脫離民間和社會的有用性。「文化資源」的概念是費孝通先生晚年所倡導的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對文化遺產進行資源活用,也是文化遺產從靜態轉化為活態的過程。也就是說在「文化資源」的概念中,文化遺產不再只是前人遺留下來的死去的過去,而是讓其成為重振地方文化和地方經濟的一種資源。

(原文載《湖南包裝》2018年第一期,知網、萬方、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收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定的學術期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包裝 的精彩文章:

TAG:湖南包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