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時候到處都是的蜻蜓,現在到哪裡去了?

小時候到處都是的蜻蜓,現在到哪裡去了?

題圖:Yestone 邑石網正版圖庫

夏天又來了,可是蜻蜓為什麼越來越少了?

知友:歐陽海龍(400+ 贊同,中國科學院大學水生生物學博士,知乎編輯推薦)

蜻蜓雖然尚算皮實,可適應不同環境,但也架不住人類活動的干擾與侵害,尤其是近城市的郊區。

1. 棲息地破壞

蜻蜓對棲息地中的多種環境因子敏感,喬木隱蔽度、水體季節性、流速、水生植物群落(主要是挺水植物)等都會影響蜻蜓類群。人類活動對棲息地的破壞直接影響蜻蜓的生存與繁衍。

中國目前僅有的兩位蜻蜓博士之一、擁有 1500 余種世界範圍內蜻蜓標本和上萬份藏品、曾在湖北神農架新發現 3 個古老的大型珍稀蜻蜓種的中科院水生所博士後張浩淼博士曾這樣告訴記者:

蜻蜓在城市中的絕跡是一種世界現象,這主要是因為蜻蜓的棲息地消失了,蜻蜓是一種水生昆蟲,它的幼年是生活在水裡的,城市建設導致城市裡的很多池塘、湖泊、溪流消失,棲息地被破壞了,沒有適合生活的水環境,蜻蜓自然就沒有了。

我在貴州有一個長期監測點,用來觀測一種巨型蜻蜓,我監測了 10 年,在這 10 年裡,我親眼目睹了這個物種怎樣從一個穩定種群到基本消失的全過程,主要原因就是人為干擾,它所生存的環境在一年年地惡化,直到這裡被國家列為 5A 級景區,原始的溪流全被破壞了。

2. 環境污染

已經有研究表明殺蟲劑濃度顯著影響蜻蜓稚蟲的生長發育。城市排污造成的水體污染和空氣污染,更是直接影響蜻蜓賴以生存的環境。污染一方面不適合蜻蜓生存,另一方面還可能導致其發生基因突變,二者都會導致蜻蜓數量和種類的減少。

3. 環境治理影響

法國曾在一項研究中,對因露天採礦而酸化的湖泊經人工添加石灰進行生態修復,發現發現未進行人工修復的湖泊其蜻蜓多樣性明顯高於進行了人工修復的湖泊,且其類群組成結構也優於後者。原因就是人工添加石灰導致水體透明度大為下降,明顯降低了湖泊的環境質量,影響了生物多樣性。

4. 氣候變化

英國 2004 年蜻蜓學會曾經分析了 1960-2004 年蜻蜓的物候觀測數據,發現每 10 年蜻蜓的初飛時間( 即每年春、夏季節羽化後開始飛翔的時間) 提前約 1. 5 d,或年平均溫度每提高 1 ℃ 初飛時間提前約 3 d。

研究證明蜻蜓對溫度變化敏感,其生物、行為學特徵變化與氣候溫度的變化明顯相關。

荷蘭蜻蜓學會 2008 年的研究結果與之一致。國內也有研究表明溫度過高時蜻蜓數量會有所減少。城市熱島效應所帶來的溫度和濕度變化,對蜻蜓數量也會造成影響。

蜻蜓就像人類的親密「鄰居」,它的數量多少、是否健康,就代表著我們的生態環境是否健康。蜻蜓數量銳減的背後,其實是生態系統的衰退。

為了我們生存的環境,為了我們的孩子們依然能夠看到漂亮的蜻蜓,還是只能弱弱地呼籲一句:保護蜻蜓!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對不起,劉看山和小粽子來晚了!| 端午禮盒預售
原來,「打斷腿增高」在醫學史上是真實存在的……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