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雄安舊時風物之五十五 家家戶戶聞雞鳴

雄安舊時風物之五十五 家家戶戶聞雞鳴

小時候那些年,生活普遍困難,每家的經濟來源都很少,養群雞成了補貼家用、改善生活的不錯的方式。黎明時分,雄雞唱早,現在回想起來倒頗有田園之趣。

記的那時媽媽也年年養雞。小雞的來源有兩種,一是自家養的老母雞孵。每年春夏時節媽媽會挑挑揀揀地攢齊二十隻左右的成色好的帶「色(shǎi)」的雞蛋,放進鋪好滑秸的雞筐里,把正「抱窩」的老母雞放進去孵化。一是買孵好了的小雞。那時春夏時節,總會有騎著自行車的人,馱著又大又扁帶著孔的圓竹筐,裡面裝滿了剛孵化出來的小雞,一邊走一邊拉著長聲兒吆喝「買小雞兒來」。聽到吆喝聲,媽媽和鄰居的嬸子們,都會圍了過去,左挑右挑,揀身量好的、歡實的,買十隻二十隻回家。

無論是孵的還是買的,那小雞都黃乎乎圓嘟嘟的,煞是喜人,它們也確實是家裡的寶貝。媽媽每天都會泡好小米,一遍一遍地喂它們,它們嘰嘰喳喳擠在一起啄食的場景更是讓人喜歡。下雨天涼,為了不使小雞著涼,媽媽甚至會掀起炕席的一角,把小雞放到炕上。平日里看著一隻老母雞帶著一群毛茸茸的小雞在院子里覓食,還挺溫暖人心的。

小雞長得很快,沒多少天就會長出小翅膀,這時小雞們的活動範圍就擴大了,經常走出院門。為了防止走失或與鄰居家的弄混了,每家都會在自家小雞的頭上或翅膀上用顏料做上獨特的標記。每天傍晚每家的女主人都會拿瓢盛上些高粱、玉米之類的,撒到地上,咕咕咕一喊,自家的雞就會回家吃食了。這時候女主人們都會數一數雞的數量夠不夠,差哪只,趕緊去找,千萬不能丟了。

雞的成活率並不高,連孵帶買,精心飼養,等到長成了,頂多也落不了三二十隻。如果不幸秋季再傳一次雞(鬧一次雞瘟),就所剩者寥寥了。

健健康康活下來的雞都承載了一個貧困家庭的一點希望。開春時節,新雞也下蛋了,每一家的女主人都會喜上眉梢。這些雞蛋可以改善伙食,可以換些蔬菜、食品,還可以賣錢,因此每家都對它們保護的很好。記的那時的雞窩都是用磚砌成的,差不多齊腰高,全封閉,只在前面留一個門。每天睡覺前,都要把雞全部趕進雞窩,然後用木板把門插死,不留大的縫隙。這麼做主要是為了防止黃鼬吃雞,那時黃鼬多,雞窩上只要有一個稍大的縫隙,黃鼬就能鑽進去,吃飽了再溜走。如果哪天疏忽大意沒關雞窩,又趕上黃鼬光顧,那對這窩雞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每天早晨開雞窩時,每家的女主人都會有一個儀式,把每一隻母雞的屁股都摸一遍,以確定哪只雞憋著蛋呢,今天會下,心裡好有譜。等到傍晚就會知道哪只雞沒把蛋下在雞窩裡,丟在了外邊,哪只雞不該下蛋卻占著雞窩。那隻丟蛋的雞一般都會受到女主人的懲罰,進窩時,女主人會把它拎起來,輕輕地扯(拍打)它的臉,嘴裡不停的教訓:「讓你丟蛋,讓你丟蛋!讓你不長記性!」那場景很是有趣。

並不是每隻雞都會一直受主人的寵愛,比如長成個的公雞、不怎麼下蛋的老母雞。公雞留一兩個即可,作踩蛋兒(交配)之需,其餘的和老母雞一樣,養著只會費糧食。每到八月十五、過年,媽媽都會燉這些公雞或老母雞犒勞我們,那燉雞的香味一輩子都記憶猶新,再也沒有比那更香的燉雞了。其實我最回味的還是媽媽燉的骨渣丸子,為了不浪費,有時媽媽會把雞肉連骨頭都剁爛了,燉雞肉丸子,很香,可惜現在很難吃到了。在那個困難時代,淘汰的雞誰家也不舍的都吃掉,除了過年過節解解饞,其餘的幾乎都賣掉。那時村裡邊總來買雞的,騎著自行車,馱著花筐和抄子,高聲吆喝著:「賣鴨子雞來,有鴨子雞的賣。」因此,我們那時都跟這些人叫「買鴨子雞的」。你想賣哪只,指給他,他便追著用抄子逮住它,以斤論價。

現在養雞都規模化、現代化了,肉雞、蛋雞分類飼養,長得快,產量高,但沒了原先的味道。一些還堅持老方法養的柴雞,下的柴雞蛋,倒都貴的出奇,成了奢侈食品,這也不奇怪,物以稀為貴嘛,何況你能吃齣兒時的味道。

作者專欄

雄安舊時風物之五十四 玩水的樂趣

雄安舊時風物之五十三 捉麻雀

情迷白洋淀

雄縣的炸麻花

雄安舊時風物之五十二 小時候上古賢廟

雄安舊時風物之五十一 我們的「愛車」

雄安舊時風物之五十 擔水

雄安舊時風物之四十九 罩魚

本文為「雄安新區熱點」(ID:xaxqhot)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瓦橋關 的精彩文章:

TAG:瓦橋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