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育無痕卻用情——從扔掉的一張廢紙談起

教育無痕卻用情——從扔掉的一張廢紙談起

在校園中,我一直養成這樣一個習慣:只要看到一個垃圾袋或者一張廢紙,我就會主動撿拾起來,而且遇到有學生路過時,我會說:「來,咱們一起揀起來,你我彎彎腰,校園更美麗!」當學生撿拾後跑步送到垃圾桶時,我總會表揚他們:」真是一個好孩子!」

校園中出現學生亂丟掉的垃圾,暴露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這決不是小事一樁;同樣,當學生面對垃圾而無動於衷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個民族的劣根暴露無遺。我時常告誡老師:這不是一個小事,關乎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和民族的整體素質,小事不大,意義深遠。寫到這裡,大家一定會想到在日本廣島召開的亞運會閉幕結束時,六萬人的會場竟無一張廢紙——多麼可怕可敬的民族!而這種良好品質和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的,這是集體的自覺行動,這是一個文明習慣的正方向,不用監督,不用提示,這種公共道德意識是融入骨子裡的,代代相傳,才會形成一個民族強大的美德力量。

我有時站在教學樓上,仔細觀察著所有師生對於一張散落在操場上廢紙的態度,大家視而不見,熟視無睹,為什麼呢?難道我是學校校長,我就會主動去撿拾嗎?是不是我在作秀?不是的,這是我多年養成的習慣,彷彿不撿拾垃圾,心裡愧疚,那是我的學校,正如自己臉上落上了一灘鳥糞,因為學校是你的一個家!

「小朋友,把這個廢紙揀起來,做一個好孩子!」「又不是我扔的!」這是幼兒園一個小朋友如此回答我的話,我一時語塞,為什麼一至六年級學生讓他們撿拾垃圾時,他們會配合我,因為他們知道,揀垃圾是一個小學生應該養成的良好習慣,儘管垃圾不是我扔的,這就是教育的提醒作用,發揮作用就要認同、感知和自省,最後才能約束自己,不但不扔還要撿拾垃圾。而幼兒園的小朋友代表著一個群體的意識,不是我的事,為什麼我要做?其實,公共衛生是大家的事,你撿拾垃圾就是收穫乾淨,你不撿拾就等同於再扔一次,你要是扔而不知恥,就是對公共場所衛生的漠視,反襯個人道德素養的低劣,如果整個群體如此,同樣是可怕的可卑的,最後教育變成了擺設。

教育從撿拾一張廢紙開始!這是我對全體師生髮出的一個號召,這不是小題大做,危言聳聽。我常常與老師一道分析追問一張廢紙的出現,映射了多少人的精神品質,對多少人的道德,我們的教育現狀進行了怎樣的體檢?扔的人是下意識還是有意識的?毫無疑問,是有意識的,是有人讓其扔掉的嗎?沒有!那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如果你再把目光放在所有老師身上,你會發現根源就在如此:隨手扔掉一個煙頭,不知羞愧;張嘴吐口痰,泰然視之;還有浪費紙張,不知痛惜,反正是公家的,我不扔別人還扔。就是這種小小的惡意,讓一個個文明習慣靜靜地躺在那裡,踐踏著、損害著,還指手畫腳地向別人說三道四,這是老師的悲哀!

我曾計算過一筆帳。就以我校為例,最後到下午放學後,前後操場上最多出現了不到10塊廢紙,但放眼忘去,與校園的美麗非常不協調,令人無地自容!假如有10個人路過這10塊廢紙撿拾起來,校園就會一切皆美麗。我校僅教師就有80多位,如果有幾個老師彎彎腰,還會這樣嗎?同樣的800多名學生,有幾個學生能主動撿拾起來。或者是分擔區學生每日一查也許會是另一番景象吧。

學校教育就從撿拾一張廢紙開始,關鍵是教師要用心、用情、用智、用行,如此無痕的教育才會迸發無窮的力量,民族的良好素質接力棒才會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村李子 的精彩文章:

TAG:山村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