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D列印成過氣網紅?揭開表象看本質!

3D列印成過氣網紅?揭開表象看本質!

兩年前,3D列印的概念剛被炒熱,很多人覺得這個領域大有前途,創業的不在少數,有人試圖做2C的產品,無奈一個15厘米的人像要600塊,對於消費者來說,性價比實在是有點低。而主攻B端的公司們,卻因為列印精度的問題遲遲無法落地,一旦解決了精度問題,可高額的機器費用又讓企業犯了難。

自此之後,3D列印彷彿是慢慢冷卻了一般,不少3D列印企業隨著3D技術的降溫消失在了歷史洪流中。

那麼3D列印究竟是怎樣的技術呢?為什麼迅速崛起之後,又迅速沒落了?

今天通原文化為你揭開這層神秘面紗(請自帶舌尖上的中國配音語氣觀看~)

3D列印技術,是先在計算機上設計好CAD三維模型,然後3D印表機將材料逐層疊加,最終生成產品。3D列印技術具有按需製造、減少廢棄副產品、材料多種組合、精確實體複製、便攜製造等多種優勢。這些優勢可以降低約50%製造費用,縮短加工周期70%,實現設計製造一體化和複雜製造。

在3D列印過程中,最常出現的就是列印精度不夠、列印速度慢、機械強度差等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精度不夠高。在逐層製造過程中,雖然每個層次會被計算機軟體切得很薄,但在一定微觀尺度下,仍會形成一定厚度的一級級「台階」,這就是所謂台階效應。

其次是列印速度慢。3D列印受制於「三次方定律」,即隨著體積的增加,列印時間、材料數量都會成三次方增長。如果想要列印兩倍於原體積的物體,就需要花費8倍的時間和成本。

第三是機械強度差。受材料和成型技術的影響,一些產品的耐久性和可靠性還存問題,在長期應用、耐疲勞等方面是弱項。用於航空航天業、汽車製造業的金屬3D列印除外。

因為此等種種原因,使得3D列印在工業應用方面一度放緩,那麼當初那些投身於3D列印的企業又存在怎樣的轉機呢?

機遇一:分散式製造點

可以聯合一些線下的零售店,結合3D列印技術和傳統製造方式,完成一些產品是實現,比如說:創意U盤、筆筒、收納盒,甚至是現場列印刻有個人標誌的專屬用具。

機遇二:工業級3D印表機

經濟實力強大的企業,可以購置價格昂貴的工業級3D印表機,生產製造出材料多樣的汽車配件、建築、裝修、輔食、鞋類等產品。

機遇三:衝擊傳統電商

現在的電商運營模式是,在網上促成用戶交易,通過物流將產品發售到用戶手中。在未來,雖然不能做到人手一台3D列印設備,但是在人們居住範圍內,設立3D列印分散式製造點,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就近提供相應服務。一些設備零件現在時常面臨生產商停止生產、設備零件稀缺等問題,待3D列印服務真正崛起,一些基礎配件我們都能自行列印。

3D列印的相關報道雖然減少了,相關的企業也面臨轉型等各種危機,然而其中有一部分技術實力可觀的公司,仍在努力鑽研。現有的3D列印技術,特別是桌面級的技術,還不能達到無所不能的程度,但依照現如今,大家慢慢沉澱在3D列印技術研發中的狀態而言,相信在未來5至10年,3D列印技術將會有巨大的突破。

3D列印並不是單純的過氣網紅,只是由偶像派轉型成實力派,轉型固然是痛苦而沉重的,通原文化相信經過歷史沉澱的3D列印設備,將以更加細膩、精緻、科學、嚴謹的姿態呈現在大眾面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通原 的精彩文章:

TAG:通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