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西臨汾舉辦首屆堯都民間祭拜堯帝大典

山西臨汾舉辦首屆堯都民間祭拜堯帝大典

6月11日,農曆四月二十八,正值帝堯誕辰之日。2018首屆堯都民間祭拜堯帝大典在山西臨汾堯都的堯帝陵景區隆重舉行。

當天上午,碧空如洗,艷陽高照。專家學者方隊、港澳台方隊、百家宗親方隊、百家商界方隊、百家旅行社方隊、百家媒體方隊及堯都社會各界群眾近萬人參加了祭拜活動。

山西省政協原副主席、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姜新文為祭拜活動主司儀。

上午9時19分,全體參祭人員肅立,擊鼓34通,鳴鐘9響。其中,34代表34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9寓意九州為中華禮數中最高位級。在祭拜現場,雄渾的鼓聲,深沉的鐘聲,在莊嚴肅穆中表達了對帝堯的無限崇敬。伴著古韻悠揚的樂曲聲,十屆全國人大常委、九三學社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賀鏗,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蔣孝嚴,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中國國民黨評議委員會主席張榮恭,原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向民,原青島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文華,原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三晉文化研究會會長李玉明,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希清,臨汾三晉文化研究會會長、原臨汾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合心,民革中央畫院副院長雷甲壽,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優秀基層黨組織代表孫開林, 台灣黨派代表, 大陸台商代表和台灣社團代表, 港澳同胞代表, 堯帝古居伊村代表、堯帝陵八村代表, 主辦方代表依次向帝堯敬獻花籃。

賀鏗在恭讀祭帝堯文時說,五千春秋,中華泱泱;萬里山河,堯光煌煌;允敬追遠,馳思浩茫;臨祭勉今,慕效明良;尊乎堯祖,文明濫觴;軒轅嫡脈,歷封陶唐;鴻基肇創,薪火先襄;源自中國,恩及遐荒;偉哉堯帝,勛業無疆;一木納諫,四時曆象;九州成統,兆民沐陽;集思謨策,教化安良;峻德禪位,王道興邦;宇內首善,始都平陽;龍族赤縣,雄立東方;巍然堯聖,精神永光;仁智之化,雲日之卬;順天之道,愛人之腸;一聖先覺,大鈞降祥;六合仰止,永世流芳;堯陵肅穆,松柏森蒼;帝盡天年,魂眠故鄉;四會膜拜,跪覆汀岡;萬抔成冢,報作幽堂;隔海遙祭,禮對祖邦;祖邦今日,復興在望;不忘初心,抱定信仰……

隨後,所有祭拜人員集體統一向帝堯聖像行三鞠躬禮。

大典的高潮部分在樂舞告祭環節,樂舞告祭由《序禮》、《大章》、《花祭》、《龍祭》四個主題舞段組成,為「單舞章聯珠結構」。《序禮》舞段,通過至誠至虔地呈現「三獻」儀軌,表達天下炎黃子孫懷祖歸宗、根系龍庭、敬奉心香的血脈之情;《大章》舞段,背景音樂變換轉乘,極具華夏文明色彩的擊缶之聲、雷鼓之音,戰戰響起,舞台之上,擁有先秦之時的帝王禮儀舞蹈「八佾舞」的舞者隨著鼓點音樂開始舞動。莊嚴威儀,一板一眼表現出肅穆高敬的氛圍,讓人們進入對祭祀嚴陣以待、束髮理冠的觀禮、行禮、敬禮的狀態。通過對「文以昭德」的文舞和「武以象功」的武舞進行現代演繹,表達出環宇之內唯我盛世中華國家大治繁榮昌盛的文化蘊涵;《花祭》舞段,著重展現堯帝發現二十四節氣,為部落百姓、華夏人民所帶來的便利和福祉,人們為之舞蹈讚頌。舞蹈秉承漢唐樂舞祭祀堯帝的禮制形態,融入今人對「中華第一祭典」的現代解讀和文化詮釋,通過花朵及楊柳的變幻進行現代演繹,生髮出一個飄逸、空靈、祭禮性的「四季花舞段」,表現堯帝的聖德如春風沐雨,滋育萬物生命生長的蓬勃氣象及百姓安居樂業的繁榮景象;《龍祭》舞段,是整個樂舞告祭的高潮和結尾。化身為赤龍的堯帝盤旋淡淡煙霧之中,巨龍騰空,萬民舉燈,多面大鼓齊敲、千盞龍燈和侍女百盞香爐的炫彩演繹相映生輝,表達出「美麗中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的美好圖景。

樂舞吿祭為祭拜堯帝大典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延承漢唐樂舞祭祀堯帝的禮制形態,將《禮記》中的禮儀和祭祀舞蹈中「八佾舞」、「儺舞」等單元素,融入今人對「中華第一祭典」的現代解讀和文化詮釋,禮的恢弘莊嚴、儀的大氣磅礴、舞的華美多彩、蹈的行雲流水,表現出堯帝以文德治天下,造福萬世的高天厚德。

樂舞吿祭結束後,全體參拜人員逐次進入國祖聖殿瞻仰堯帝聖像,隨後又拜謁了堯陵。

本次祭拜活動是由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三晉文化研究會、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台灣中華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聯合主辦的。

幾千年來,華夏子民敬仰堯帝,祭祀活動經久不衰。據史料記載,從西晉開始,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八日,在堯的出生地(臨汾市堯都區堯廟鎮伊村),民間自發舉行祭堯活動;自唐朝以來,每年正月初一在堯廟,清明節在堯帝陵,舉行祭祀活動一直流傳至今。

帝堯,姓伊祁,名放勛,號陶唐氏,出生於古唐國(今山西臨汾堯都區人),是上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相傳4300年前,帝堯定都平陽之後,開啟並推進了以農耕為主的古代文明,劃定九州,形成中國最早的格局;欽定曆法,廣鑿水井,推進農耕,用古樸的科學推動了人類的進步;設立「誹謗木」「敢諫鼓」,實行禪讓,首開民主政治之先河;興辦教育,教化民眾,協和萬邦,後世將帝堯尊為民師帝范、文明始祖和中國國祖。帝堯業績,翻閱《尚書》《史記》等歷史文獻,比比皆有,其所創造的物質精神成果被稱為堯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源泉。

堯都堪稱「華表誕生地」、「華人故鄉」,享有「五千年中華文明地標」美譽,遺存有豐富完整的堯文化旅遊資源,在全國獨一無二。在大陽鎮北郊村遺存有堯帝陵,世稱「神林」,在已知的三皇五帝陵墓中最為巍峨高大。2006年國務院第六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赤龍壁、牌樓、唐堯橋、墓表、山門、戲台、看樓、牌坊、獻殿、碑亭、碑廊、陵寢、雍熙堂、鼓樓、丹朱祠、娥英祠、昭明堂、鐘樓等景觀。有葬堯、帝堯嫁女、教子丹朱等許多動人的傳說故事。在臨汾城南堯廟鎮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堯廟,為紀念古帝唐堯所建,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994平方米,是一座集豐富歷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國祖廟,是中國紀念堯、舜、禹三位先祖的廟宇,民間俗稱「三聖廟」。主要景觀有廣運殿、虞舜殿、大禹殿、寢宮、堯典壁廊、堯字壁廊、祭祖堂、儀門、鐘樓、鼓樓、堯井,以及「龍鳳之脈」、文物雕塑等。堯廟鎮伊村相傳是帝堯出生的地方。現存有帝堯古居,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景區內仍留有明朝萬曆年間所立的帝堯茅茨土階碑等遺迹,並於近年修復了堯帝祠、祭農壇、赤龍潭、牌坊、堯井等景觀。古時,伊村曾建有一座高大的古式牌樓,上書「帝堯故里」四個大字。(光明融媒記者韓業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56歲堅強媽媽替兒還百萬巨債
中國古典音樂 走上國際舞台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