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呂蒙殺死關羽,本是大功一件,為何孫權卻把呂蒙毒死?

呂蒙殺死關羽,本是大功一件,為何孫權卻把呂蒙毒死?

在東漢末年的時候,中央的皇族勢力衰弱,有好幾代皇帝都被外戚或者是宦官控制著,任由他們把持朝政。中央的疲敝,也導致天下百姓的困苦。在那時,貪官污吏橫行無阻,甚至官官相護,矛頭一起指向窮苦的百姓。於是,百姓的賦稅徭役逐年增長,若遇到災荒之年,更是慘不忍睹。因此先後出現黃巾之亂等農民起義,隨後,各路諸侯爭相上場,演繹了一曲三國亂世長歌。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哪還有什麼仁義可講?全都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赤裸裸的血腥。哪怕是子殺父,臣殺君,只要是對自己有好處,什麼事都幹得出來。尤其是站在三國權利頂峰的各國主公,那王座可是用白骨堆砌成的。或許許多人覺得孫權比較溫和,不像是善用權謀的人。但是這位少年時便接管江東的吳王,若非有幾把刷子如何能讓周瑜,魯肅等天下英才盡心儘力輔佐?下面這件事,或許可以讓你知曉一二。

那是關羽守荊州的最後時刻。此時的關羽年紀已經不小,已經沒有了大將風範反而愈加高傲,完全不理會諸葛亮對他的告誡,不僅在北邊與魏軍相抗爭,還與南邊的東吳交惡。荊州兩面受敵,情況十分危急。終於在襄樊之戰中,關羽失利了。魏國與吳國結成同盟,一同來討伐這三國第一武神。關羽先是被騙出荊州,使得荊州內防空虛。魏國派徐晃在襄樊與其交戰,關羽不敵,只好撤回。

但當他想回到荊州的時候,卻發現荊州已是他人之物。原來在此之前,呂蒙為了讓關羽掉以輕心,故意向其說好話,讓關羽以為南邊的吳國不足慮。但就在關羽離開之後,呂蒙用白衣渡江的計策,偷偷的將士兵運到了荊州城外,趁機一舉奪得了荊州。

眼見荊州已經回不去了,關羽只好帶著殘兵向麥城走去,且沿途還遭到吳軍的襲擾,又折損了不少士兵。好不容易躲到了麥城,關羽立馬向上庸的劉封和孟達求援。但是,劉封因為往日曾與關羽結怨,不肯出兵幫助關羽。

無奈之下,面對吳軍的重重包圍,關羽只好冒險選擇在黑夜突圍。呂蒙料到關羽一定會帶兵突圍,早早地就在路上做了埋伏,挖好了陷馬坑。最終關羽被呂蒙擒獲,呂蒙當然不會放過他,同他的兒子關平一起殺害,當日被關羽羞辱的大仇終於得報。

得到關羽首級的呂蒙立馬返回東吳,向孫權報喜。但是孫權見到關羽首級之後,臉差點就嚇白了,這可捅了天大的婁子,殺了關羽,他大哥劉備一定不會放過吳國的,那可是寧用舉國之力也要跟吳國拼個魚死網破啊。之前他就反覆告誡過呂蒙,只可追趕關羽,不能將其斬殺。但是因為呂蒙被關羽羞辱過,為了報仇,就把孫權的話當做耳旁風了,毫不猶豫地砍下了關羽的首級。

面對即將到來的蜀國的怒火,孫權立馬下了狠心。正面和蜀國硬碰硬,是極不划算的,於是他定下了兩條計策。第一就是在為呂蒙慶功的時候,孫權給他喝下毒酒,將其毒死,用來平息蜀國直接的怒火。第二,他立馬派人將關羽的首級送到了曹操那裡,希望以此嫁禍給魏國。

且不論結果如何,就單從孫權的這兩個手段來看,就可見其權謀的毒辣。面對自己手下的愛將,為東吳立下許多大功的大都督呂蒙,竟然毫不留情面,說毒死就毒死。可見這些登上權力頂峰的人,沒有一個手上是乾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沫沫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備一輩子最愚蠢的2件事:過分相信一人,忘了重用一人

TAG:沫沫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