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來頭最大的姓氏,明朝時曾風光無比,如今台灣卻僅剩3個人

中國來頭最大的姓氏,明朝時曾風光無比,如今台灣卻僅剩3個人

原標題:中國來頭最大的姓氏,明朝時曾風光無比,如今台灣卻僅剩3個人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中國擁有著數量眾多的姓氏,其歷史更是源遠流長。據不完全統計,見於古代文獻的姓氏有5662個,但這還不包括元朝及清朝時蒙古族、滿族、錫伯族等譯改而成的漢字姓氏。今天子淵就為大家介紹一個來頭不小但卻極其罕見的姓氏——神姓。



▲神農氏部落劇照

漢族向來自稱是「炎黃子孫」,對黃帝部落與炎帝部落之間的阪泉之戰也不陌生。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當初軒轅黃帝將神農氏打敗後,神農氏後裔榆罔曾帶領著族人離開黃河流域向東南方遷徙,後代子孫為紀念昔日威名赫赫的神農部落,就改姜姓為神姓。秦始皇統一全國推行郡縣制時,天下被劃分為三十六郡,其中琅琊郡的名門望族之中就有神姓一脈,其影響力不容小覷。



▲秦始皇嬴政劇照


秦朝初年,始皇嬴政決定全國實行統一的文字制度,史稱「書同文」。為了徵求各大世族的意見並動員其主動響應,各地郡守紛紛出動,琅琊郡守也曾專程前往神家拜訪。神氏時任族長還特意帶領族眾在大門口迎接,並正式答覆如下:「神氏久居山東之地,雖歷代受齊國恩惠,但祖先神農氏與黃帝並稱我華夏先祖,後有夏、商、周而分封諸侯,始皇滅六國諸侯將天下九鼎重新歸一,書同文之令乃天下一統之大事,神氏當全力支持之。」


▲秦代琅琊刻石


琅琊郡守為其深明大義頗受感動,還特地上奏朝廷請求減免神氏家族賦稅。事實上,神家人也是說到做到,請人將所有家族藏書全部用小篆抄寫後,主動帶頭將以前的舊書焚毀,還以家訓的方式規定家族以後不得再使用齊國文字了。有了神家帶頭,琅琊郡的世家紛紛效仿,統一文字這個律令很快在這裡得到了貫徹實施,效果非常理想。值得一提的是,神氏的威望和帶頭作用也讓琅琊郡人躲過了「焚書坑儒」的悲劇。


漢朝時,神氏家族僅有騎都尉神曜、中郎將神通二人見於史書記載,整個家族彷彿沉入歷史長河之中,低調而又神秘。兩宋時期,元符年間曾出過一位名為神潛的進士,但只擔任了從九品的宣教郎一職沒有什麼太大影響。此外,宋朝還有一人名為神應龍,通過特科步入仕途,最後做到正六品。



▲明太祖朱元璋劇照

直到明朝,神氏一族才迎來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因神忠、神選、神敬三人跟隨明太祖西征陳友諒有功,前兩人得以升任金吾左衛指揮,後者則官至濟州衛千戶。此後,神氏族人在明朝政壇上大放異彩,尤其是神保一家更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神保本人官至大同指揮僉事(正四品),其子神傑官至陝西都督指揮(正三品),比父親搞了兩級。而神保的孫子神英,則官至正一品的右都督,因功受封為涇陽伯;神保重孫神周很也很爭氣,因功被賜為國姓,同樣做到了都督的高位。由於神保的榮耀,明朝史家們才對神氏家族產生了濃厚興趣,而明朝關於神氏一族的記載比歷代記載加在一起還要多得多。



▲明朝將領劇照


隨著大明王朝覆滅,昔日繁盛輝煌的神氏家族也漸漸沒落,清代時關於他們的記載已經聊聊無幾。目前,中國還有一些姓神的人,但除了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原教授神承復家族之外,其他人並非出自琅琊神氏,也就意味著他們並不是神農後裔。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在台灣還有三個姓神的人,其中一人名為神正義,經常受到同事及他人調侃。更有趣的是,很多人還建議他娶一個姓「鬼」的妻子,這樣就可以實現一段「神鬼姻緣」,這種腦洞倒也令人哭笑不得。

參考文獻:


《明史》《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歐洲北部有一塊地,中國對其享有永久權利,可惜直到80年後才想起

TAG:趣觀歷史 |